明代手术刀:开局给张居正割痔疮 第72章 孕期保健

作者:协和音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3 01:14:29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要想跟那些官员互换利益,不一定需要给他们送钱。

在龚玉心跟他提过那个因为馋嘴而导致婴儿超重的例子之后,贺悬也想到了一个前世非常赚钱的行业,孕期保健。

如今到这阔太太家里的两个护士,就是太方医阁的新职业,孕妇保健师。

“太太,现在该是做孕妇操的时候了。”一个助产师行礼说道。

“嗯,好,准备一下吧,帮我更衣。”那阔太太点点头说道。

立刻就有几个侍女上前,帮助那阔太太换上了宽松舒适的短衣。

又有几个侍女搬来了几张垫子,那个提醒的助产师站到垫子上,然后看着那太太在众人帮助下也站到垫子上。

“好的,来,太太,学着我的样子,首先是前屈,注意呼吸放松,尽量把身体放轻松。”那助产师说道,看着阔太太学着她的样子做操。

孕妇操有很多益处,能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稳定产妇情绪状态,利于调整胎位,帮助顺利生产,实在孕期保健的不二选择。

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大概就是这实在是一项有钱人的喜好活动,即使在现代,绝大多数人的孕期保健也只能靠手机APP和网络教程。

原因无他,实在没那钱,没那精力。

在明代的这些百姓,自然比现代的更穷,更苦,但不管是哪个朝代,总有那些有闲钱,有精力,又很注重自身健康的阶级。

贺悬的这个孕期保健就是为此存在的。

他不打算跟那些出去单干的助产师抢活干,毕竟,光靠接生才能赚几个钱?

明代平民百姓大多不富裕,单次接生实在赚不了多少钱,又辛苦得很,实在不划算。

于是贺悬盯上了这个之前还没人盯上过的赛道。

这两个助产师,一个是孕妇保健师,负责运动、缓解身体不适,以及一些孕期该做的事。

另一个则是孕妇营养师。

到了午饭时间,按照营养师提供的菜谱,厨子做了一些鸡蛋、豆腐、芝麻、瘦肉、菠菜之类的东西。饭后又吃了一些核桃,安排的明明白白。

孕妇的每一餐都会由营养师和产妇商量,在尽量满足孕妇喜好的前提下,营养师会为她准备最适合养胎的食物。

吃完饭、休息,运动,时间流逝到下午。

到了热敷的时间了,保健师让侍女们去准备热毛巾,开始给产妇热敷,以缓解孕妇比较容易出现的腰肩酸痛。

“太太现在怎么样了?”一个长须男人阔步走了进来,正是宛平县的县令。

宛平县作为京县,整个城西都属他管辖,更兼有京城修缮,以及大量的商业诉讼和权贵纠纷带来的灰钱,故虽然只是七品小官,但却颇为富裕。

他一进来,就看到他的夫人正穿着一身宽松得体的短衫,侧卧着,露着肩膀和腰,上面正敷着几块还冒着热气的毛巾。

“嗯,舒服。”太太侧躺着,满意地哼了一声。

“夫人,身体好些了吗?”他走到屋内,握着那阔太太的手,有些讨好似地说道。

“好,好,真不错!”那阔太太睁开眼睛,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早跟你说了,这三十两银子一点都不贵!之前生前两个孩子的时候,我天天腰酸背痛,浑身乏力,也不想吃饭,现在好了,那太方医阁的娘婆,给我照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又会热敷,又会按摩,还教做操!你之前还嫌贵,真是!”

她说道。

“是,是,是,只要夫人高兴就好,这笔钱花得划算,花得划算!”县令捋了捋胡须,满意地说道。

太方医阁的孕期保健既然是面向富翁的,那价格自然不会低廉。

像这种两人一组的,每月就要三十两银子,还要管她们二人吃住,虽然太方医阁的护士大多招募自穷家,但供人吃饭关乎自己面子,也不好潦草了事。

孕期保健持续三个月,从怀孕七月开始,到孩子生下来为止,安排得明明白白。

当然,贺悬并没有像前世那样开一个孕妇保健院,把那些孕妇都接到院里来疗养。

虽然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但是……实在担不起那风险,算了。

县太爷握着太太的手,心里也有些得意。

虽然孕期保健明面上是要三十两,利润确实很高,但那只是面对一些没有权利的商人罢了。

面对官员,贺悬也会在暗地里把价位降低到二十两,其实这才是贺悬心中真实的价格,这样,一来不会亏损,二来得了人情。

在大明的官场,这样的人情越多,办起事来就越方便了。

当然,两个助产师,三个月的配置,只是太方医阁孕期保健行业的最低配而已。

面对一些不差钱的主,贺悬也自然会提供更高档的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比如现在,在皇宫内院里,怀胎不过三个月的郑淑嫔,身后就跟了整整十个太方医阁的孕期保健师,她们会一直指导,照顾郑淑嫔,直到她顺利把孩子生下来为止。

而这,才是太方医阁乘凉大树的主干。

完成这一切后,贺悬把自己近期的一些动作,以及最近的一些报告都编撰成册,寄给了张居正。

此时,他仔细地看着贺悬的报告,感到一阵满意。

随着太方助产师的逐渐铺开,京城幼儿的夭折率大大降低,预计不久京城的人口就会有一波小的上升。

而太方医学院的第二期培训班也已经开始了招生工作,有了第一批的经验,他们就可以更大胆一点,扩张一下规模了。

这次招生的不再仅限于助产师,外科、内科、牙科,都有了一批新的学生。

而这一批学生毕业以后,新的认证计划也会启动,让大明能有一批更加优质的医生,时间长了,整个大明的医学界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吧。

看完这份报告,张居正拿起了第二份报告,那是来自太医院的报告。

贺悬的认证计划,让他想到了宋朝时候的医师制度。

宋时候,太医局会对天下医生每三年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不过者要暂停行医,重新学习,严重失误者还会取消医师资格。

但可惜到了明代,实行了医户制度以后,太医院的考核就局限在了太医院的内部,不再对民间医生进行考核,因此民间医生良莠不齐,事故不少,百姓多受此苦。

不过,若是让太医院那帮人考核民间医生,只怕是给他们一个敛财的机会吧。这种事,交给民间医生来做,或许是好事。

张居正又拿起了第三份报告,那是关于全国各地惠民药局的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