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朕成了暴君 【正版无广】第89章 阴谋准备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9:29:3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大朝会上,皇帝宣布诏旨,要官员和勋戚拿出家中存银来铸造银币。

并且,官员要带头使用银币,不再用银两消费。

虽然只限于京中的官员和勋贵,但张四维知道,波澜乍起,很快就会推广全国。

“张居正啊,你这真是人之将死,其行也疯啊!”

“也好,得罪的人又多了一大批。”

谁都能看出来,推出银币,就意味着没有了火耗。

不用你再把碎银熔炼成银锭,你收的什么火耗?

没有了正当的名义,再收就是贪腐,老百姓也不会接受。

“不过是时间长短,地方官的额外收入,就要没了。”

张四维露出几丝冷笑,伸手拿起书案上的镇纸,把玩着,思索着。

“老爷,兵科给事中顾允前来拜望。”下人在外通传。

张四维沉吟了一下,说道:“请他来书房。”

兵科给事中顾允,也是张四维的门生。

为了隐秘,张四维只跟李植和顾允来往,还都打着公事的名义。

毕竟,张居正在家,内阁由他作主,向他请示汇报也是名正言顺。

时间不大,顾允带着公文走进书房,施礼拜见。

“坐吧!”张四维亲切地笑着,伸手示意,“老夫刚得闲暇,你又把公事拿来。”

顾允抱歉地笑了笑,说道:“叨扰张阁老,实是公事不能耽搁。”

“坐下说。”张四维命下人奉茶,看着公文问道:“兵部又有何事?”

顾允坐下,整理了下措辞,开口说道:“蓟镇边军奉诏已入京营,这是一件。”

“另一件则是蓟镇总兵戚继光要扩军两万,请朝廷允准。”

张四维一皱眉,说道:“边军之事,本相早已知晓。这扩军,有何名义?”

顾允喝了口茶水,说道:“戚继光要出外扫边巡猎,认为兵力稍嫌不足。”

张四维捋着胡须,思索半晌,猜测道:“这未必是戚继光之意啊!“

顾允颌首赞同,说道:“下官也如此想。是不是那位卧病居家,暗中的谋划。”

张四维哼了一声,说道:“戚继光已在蓟镇十余年,该换换地方了。”

顾允心领神会,附和道:“地方将领久驻作强,恐非朝廷之福。”

“还是要等一等。”张四维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说道:“万岁每奏必准,此事也必应允。”

顾允说道:“招兵训练非一时之功,那位据说已不久于人世了。”

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以银换币,阁老以为如何?”

“利于国,而弊于官。”张四维简短地回答道:“此事不可公开反对,无理无据。”

顾允点了点头,笑道:“地方官少了进项,怕是要恨之入骨啦!”

张四维郑重地说道:“万岁对此颇为关注,也确实是利国利民之善政。”

“下官明白。”顾允躬身应承。

他想起朝会上皇帝又怼了反对的官员,有理有据,令人无话可说。

言辞犀利,思维敏锐,实在不是一位能够轻易糊弄的皇帝啊!

但张四维和他都发现,皇帝爱财,或者说对赚钱极为热衷。

或许,这就是突破口。

张居正首辅十年,敛了多少钱财,恐怕不下于冯保吧?

到时候暗示一下,皇帝定会愤怒。

张居正严格要求皇帝,自己却是个大贪官,生活又奢侈,这就是罪。

张四维和顾允又谈了片刻,顾允便告辞而去。

现在只有等,等张居正咽气,便能展开“倒张”计划。

“都准备好了,就等你死啦!”张四维负手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微眯了眼睛。

…………….

银币的发行,与银两通用,在京师掀起了波澜。

新的钱币需要得到认可,朝廷的旨意,或是官府的强令,是一方面。

能够具有真正的购买力,才能奠定其信誉。

这是朱翊钧想到的,并为此做了安排和准备。

首先,朝外关厢和什刹海的商铺预售和预租,全部改为银币,不收银两;

然后,皇家商品拍卖会将于数日后开始,也全部用银币交易。

从拍卖清单看,不乏纱罗、闪色绸、象牙、玛瑙、精美瓷器等市面难见的精品。

如此一来,银币既方便携带、花用,又有皇家站台托底,信用便立了起来。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是银子就认,并没有那么麻烦。

何况,官府也认,商家也认,能交赋税,有购买力,也就足够了。

“最多也不到一万啊!”朱翊钧已经看过名单,并不是十分满意。

但他也有些理解,谁敢拿出大笔银子暴露身家,那不是自己找麻烦嘛!

像老牌勋贵,拿得多一点;新晋官员,就更不想暴露家财了。

“也好,不断地收银铸币,假以时日,银币在市面上便会逐渐取代银子。”

显然,对这样的结果,朱翊钧还能够接受。

其实,他也做了准备,看谁敢抵制,抓住典型狠收拾。

“万岁——”周氏有些怯生生地唤着,将剥好的鸡蛋小心地放在盘里。

周氏明眸皓齿,柳眉半掩,秀发浓密,眼神中仿佛透着柔情和幽怨,让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怜惜。

朱翊钧缓过神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也吃,早晨吃一两个鸡蛋,很有营养。”

周氏得到了些许宽慰,抿嘴笑着,说道:“臣妾喜欢吃醪糟蛋。”

“甜的?”朱翊钧猜测着问道。

周氏点了点头,说道:“要加糖的,还能加猪油或油渣。”

朱翊钧没吃过,微笑道:“可以上牌,让朕也尝尝。”

周氏的羞怯和忐忑去了大半,殷勤地给皇帝挟了小酱菜。

昨天皇帝赏了套首饰,昨晚和皇帝颠鸾倒凤。

自己一个宫,有八个宫人侍候,吃喝不愁,穿着绫罗绸缎。

这就是她以后的生活,从十六岁直到终老。

朱翊钧很怜惜,都是自己的女人,自己选的。

虽然是看脸看身材,但也希望能睡出感情。

至少,能活得开心些。

物质方面固然重要,精神上也不可或缺。

“朕就是老黄牛啊,勤勤恳恳,耕耘不辍。火爆腰花,补起来。”

“咋没人给朕送海狗肾呢,那玩艺儿天然的,比蓝色小药片好吧?”

朱翊钧吃过早膳,还笑着摸了摸周氏的脸蛋儿,才在宫人的陪侍下离去。

周氏跪送,回到殿内,轻咬着嘴唇,脸上还是少女般的娇羞和喜悦。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