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后,秋山寒意渐浓,山林之间雾气氤氲如纱。
杨过拂去玄铁重剑上沾着的几片枫叶,剑锋与红枫相映,倒映出身后青衣女子若有所思的面容。
“师祖认得独孤前辈吗?”
杨过挽了个剑花,扭头回望,寒铁破空之声惊起三丈外啄食松果的灰雀。
小龙女正在溪边浣剑,闻言也侧过脸来,素白衣袂在风中扬起又垂落。
林侍女指尖摩挲着斑驳剑痕,那些经年累月刻在石壁上的字迹正渗出苍苔。她忽而屈指轻叩“剑魔”二字,青玉扳指与山岩相击,发出清越的玉磬声。
“我年少时,听你们祖师说过些江湖上的事……”
林侍女垂眸似在追溯百年烟云,缓缓道:“徽宗年间,江湖上似是有位使着笨重怪剑的怪人,此人一招便挑了当时的林罗汉堂首座,却连法号都不曾留下。”
她扭头看向杨过,言道:“你们师祖只是游历至于北地时,道听途说来的,至于是不是这位独孤剑魔,那就难说了。”
杨过呼吸一滞,未料到当真会有一些关于独孤求败的事迹,手中重剑险些坠地。
小龙女飘然近前,霜雪般的袖口拂过剑身,带起几缕若有似无的梅香。
林侍女却是道:“另外……'求败'这个名字,多半不是这位剑魔的本名。”并指如剑,在满地枯叶上勾画起来,内力所至,黄叶竟如墨浸宣纸般显出字迹——正是独孤求败临终刻在剑冢的遗言。
“四十岁前持之横行天下.……”杨过喃喃念着,忽觉重剑在掌中隐隐震颤。
林侍女广袖一挥,满地字迹顷刻化作齑粉,感慨道:“这般人物,若真欲扬名于世间,又岂会隐居深谷与雕为伴?取下‘求败’二字,一来,当真无敌寂寞,二来,其性情必然孤傲至极。
就是不知那柄紫薇软剑强及的义士,又是何人……”转身望向武当山方向,暮色中七十二峰轮廓宛如水墨。
“你若当真好奇的很——”
林侍女袍袖轻拂,三丈外古松应声飘落几枚松针,“武当的张前辈,见闻广博,或知其中玄机。”言罢斜睨杨过,见他眼珠骨碌乱转,不觉莞尔,屈指轻弹其额:“小猴儿又要作怪什么?”
杨过抚摸额头,心下已然确认,林侍女日前突然改变态度,定然与武当那位张真人有干系。
他心中虽疑,面上仍旧不动声色,正待嬉笑,忽觉肩头重剑微沉。
转目望去。
但见神雕昂首长唳,铁翅拍得落叶翻飞。
小龙女素手轻抚雕羽,接住紫红蛇胆,用清水洗净表面,雪臂轻扬:“师父。”
林侍女取过蛇胆,神情平淡:“此物药力化出的内力不纯,于尔等小辈或可短时间增益功力,但也要你们耗费极长时间去精纯内力,于我辈更是不如静心打坐来的好。若非还有增长力力之效……“
话到此处。
林侍女轻轻摇头,还是一口将其吞下,盘膝在一块青石上,炼化药力。
她虽也吞服蛇胆,却实不敢如杨、龙二人之前那般大量吞服,怕影响到几十年的根基。
杨过听言在耳,暗自认同。
上一世。
他之所以三十六岁还没臻至入神坐照之境,便是因年轻时大量吞服蛇胆,根基驳杂的缘故。
但,话又说回来。
若非蛇胆而让他内力大进,只是一味苦练,他三十六岁时,也不一定有那样的一身武功。
只能说,时也命也。
“过儿!”
呼~
疾风扑面而至。
杨过一怔,扭头看向小龙女,却见神雕扑扇着大翅膀打过来,
他嘴角微微抽动,抽出重剑与之相抗。
只是,此世的雕兄实在太强,通体如精铁般,刀枪不入也就罢了,铁翅随便一挥就是数万斤的力道。
莫说如今的他,便是上一世他三十六岁,也不敢托大以木剑相抗。
“过儿,要帮忙嘛?”小龙女俏立风中,盈盈而笑。
“来!龙儿,咱俩一起会会雕兄。”
“好啊!”
小龙女应声,抽出无锋双剑相助,登时就战成平局。
只是打着打着,杨过渐渐发觉不对,一剑挡住袭向小龙女的铁翅,叫道,“雕兄,你打龙儿,跟打我的力道怎生不一样?”
神雕大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咕咕…咕咕……”叫上数声,一翅膀劈头盖脸的砸了过来。
…
如此。
杨过三人在谷中逗留数日,便在神雕依依惜别的目光里离开。
走之前。
杨过足足拉来三大车酒水,山路崎岖,马车不通,许多地方,只能拼借人力硬抬,可以说费老大劲了。
但,他却是甘之如饴的。
神雕见此,搂抱着杨过,“咕咕”叫着,亲热好一阵,才送杨过出谷。
镇上。
侏儒僧踩在一条长凳上四处张望,见到杨过三人,喜道:“出来了,小公子他们从山里边出来了!”
杨过寻见侏儒僧那铮亮的光头,向他点了下头,跃上马,继续赶路。
“快快快……公子走啦,咱们快跟上。”
“唉……这什么破差事呀,公子他们三个的武功,要咱们来保护个什么劲儿?真是没事找事……”
唐链喋喋不休抱怨,一抬头,见到三姐面具下的双目冰寒如刀,不禁缩了缩脖子,有些害怕。
“说够了没?说够了就赶紧走!”
“这就走,这就走……”唐链陪笑道。
这几天在小镇上歇息。
他是被薛啼鹃好一顿教训,满身叛逆已烟消云散——已老实,求放过。
“你觉得麻烦,那你路也也别停下歇了,直接去铁掌锋,累不死你。”
“啊?三姐什么意思?公子要去铁掌峰吗?三姐,你说话?”
……
出了剑谷的崇山峻岭,没过一日,三人便来到襄阳城里边。
杨、龙二人对望一眼,心间皆有回忆涌现。
此时,
襄阳尚未面临战火困扰,城中百姓算得安居乐业。
只是街上乞丐却多的很。
杨过是江湖老手,一眼便瞧出,这些三五成群的叫花子并非野丐,而是丐帮弟子,心下暗道:“是襄阳有变……还是…郭伯母眼下,就准备着手将丐帮总舵移至襄阳了?唔……还有北丐帮…‘南慕容,北乔峰’……
那位慕容公子,几个月前,见过一面,风度翩翩,心肠仁侠,倒也是名副其实。
不知这位乔帮主,又是什么样的英豪……”
思及,这些年在江湖上听得的传闻。
杨过心里对这位素未谋面的乔帮主,很有钦佩。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句郭靖对他说的话。
他一直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