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红觉得见见未来的哥哥,也不是什么坏事,她本人没意见。
世平就将这事告诉了世和。
世和就请了假回老家去。
世和的年假有不少,因为他为了涨工资,表现很好,别人休假他不休,别人怕吃苦他不怕,目的就是这个。
他穷怕了,饿怕了,有机会,就抓住,达到一定条件就可以涨工资,级别高了,以后退休也可以享受较好的待遇。在这个时代,在这样的环境,有些机会必须抓住,就像大家都没吃的时候,谁有一个馒头就已经赢了人生。在生存危机之下,重回丛林,适用该法则,什么成功失败?活下来就算成功,死了就是失败。真理掌握在发馒头的人那里,谁想活命,谁就得承认发馒头的人说的就是真理,就要讨好,就要献媚,更要顺从,听话的人才有吃的,不听话的只有饿死,没有人同情,没有人可怜,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的。大概过来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谁想拥有未来,就要放弃所谓的尊严,苟活下来,在馒头面前,人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俯首称臣。这个比用刀枪逼着低头还管用。刀枪毙命,一了百了,馒头面前,哪怕自己死了,也要看看自己照顾的亲人,大概也不忍心就死了算,自己倒下没关系,顶梁柱倒下,顶梁柱死了,但是整个房子都会塌,这就让人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做决定。
因为是哥哥,父亲不在了,自己就要担负一些责任,家里没一个当家理事的,凭他母亲,还像是缺点什么,女人存活于世界,难,单身女人存活于世间,也难,有了孩子的寡妇存活于穷乡僻壤自然环境恶劣的世间,更是难上加难。世和丝毫不敢懈怠,时刻警醒,哪怕睡着,也要准备睁眼。安排好世平的婚事,了却心头大事,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事,和家里添丁添口没啥区别,对家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婚姻大事,一个人只能决定结婚,跟谁结婚,不能办好整个结婚的流程。这就是难题所在了。世和必须要请假回家一趟,先定下来再说。等吃了定心丸就好了,接下来的事就可以水到渠成。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不能凭想象办事。
有时候所想的和现实的差距太大,让人不知所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反差太大,亮瞎了人双眼,有一种恍若隔世进入五维空间的感觉。
世平没想到什么是爱情,世和也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就是辛勤工作,吃苦才能享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享福,说明吃苦还没吃够。他从小就没了父亲,缺乏父爱,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有限,就像马车,拉车的马匹越多,车就跑的越快一样,世平的家,只有他母亲这一匹马,跑起来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结婚就是为了延续香火,为了面子,为了在农村有所谓的社会地位。人在吃饱穿暖之后,考虑最多的还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包括名誉、声誉等社会价值评价。人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没有人直截了当说出来。人人都在追名逐利,人的一生,就是为名和利这两个字奋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直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盼望哥哥长大可以分担家庭重担,谁知道哥哥离开农村到了城里,名声不错,可是名声解决不了现实难题,家里家外,重担从他母亲转到他这里。名声不能让缸里有水,仓里有粮,名声也不能让下雨时走路脚不粘泥,晴天大太阳身上不出汗,名声大了,住凉爽的大房子,当然不会有这些烦恼,如果名声小,本身就是小人物,一些困难和考验就必须要面对。
世和一直想要脱离农村,如同卧龙期待一场大雨,电闪雷鸣,可以一跃而起,腾空万里,结果被隔壁的老蔡看上,告诉他当兵的消息,让他去试试。
第一年没经验,结果没通过,第二年再去,就通过了。全家既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家里总算有人鲤鱼跃龙门成功了,不再是农民身份,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下苦力气才有饭吃了。忧的是家里缺少劳动力,完不成任务,家里又要超支,日子恐怕不好过,在这种喜忧参半的情况下,世和离开家,到了部队接受安排。
世和一直想要脱离农村,这次成功,也算运气好,也是动了脑筋。
一是村小队队长徐德恨就是不放人,理由是家里缺劳动力,小生产队完不成任务,坚决不行。
小队长的说法不成立,世和心里不服,这是滥用职权,不想让他走,怕他出去混好了,对小队长是一个威胁,这个家伙经常白天开大会,晚上开小会,开小会时他老婆吹枕头风,对他多多少少是个影响。他老婆考虑到如果世和混好了,就会在势头上压倒徐德恨,那么,是邻居,又是存在纠纷的,哪怕两家有界石分开了宅基地,但谁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多占点,如果有可能,可以再扩张一点,朴素的思维就是,人在农村,离不开土地,不管是什么地,耕地也好,宅基地也好,多占没坏处,只有好处。人人都感到威胁,像是人人都有空间紧迫症一样。
具体威胁是什么?是因为怕世和有本事,或者出人头地后回来报复。为什么会报复?因为有仇。具体仇是什么?就是两家宅基地纠纷。
世和家势力大,祖上留下的老宅子多,地势又好。后来因为特殊年代的特殊事件,让世和家失去了很多,包括地盘也在缩小,其中包括宅基地。
宅基地在本村中地势最高,风水先生看过的,选择这个地方,可以给后人带来好运气。
当然,到了世和这一代,心里有,不说出来,要不然就很麻烦。现在就是这样。很多违心的话要说,不说就和别人不一样,就会有麻烦。
世和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他很想为弟弟铺平道路,让他走上幸福之路。他很清楚,母亲年事已高,力气越来越少,家里的重担都压在世平身上。
为世平找一个好媳妇,就是找一个好帮手。家里缺的就是劳动力,农村人都想生儿子,因为儿子力气大,有了儿子,耕田种地干重活就不用求人,家里弟兄多了,势力就大,一般人不敢欺负。
如果家里是独女,恐怕就要遭罪,除了准备一些嫁妆,还要损失一个劳动力。虽说新时代,不爱红装爱武装,但是,劳动力流失到丈夫家,是铁定的事实。
如果要招女婿,上门来的,恐怕大部分人都还不能接受,不是迫不得已,还是不想当上门女婿,愿意娶媳妇,而不想嫁丈夫。
这个姑娘到底怎样,只是听说出身不好,也就是成分不好,世和不认同父辈的错误会让后代来买单,况且是对是错,还没有标准答案。他有包容心,想促成这件婚事。
韩秀红早就听说了世和当兵,在部队表现好,复员后在家呆了一年,就被抽调到工作队,后来从工作队又到了更大的城市。
看来,世和已经端上了铁饭碗,这个在农村人的眼中,可是香饽饽,端上铁饭碗,就再也不怕挨饿,吃上商品粮,是这一代人的梦想,梦寐以求,如果能实现这个梦想,就算成功。
韩秀红觉得世平这个小伙子不错,年纪轻轻,就挑起家庭的重担,不过,正因为家庭负担重,韩秀红的母亲一直不看好这个婚姻。
世平约韩秀红出来,说:“我哥专门回来看看你,把婚事定下来,他很忙的,请假都不容易,你看行不行?”
“这不太好吧!”
“咋了?”
“我们还没结婚,你哥怎么能见呢?”
“正因为没结婚,先看看,然后让我哥来定下婚事。你知道的,我从小就没了父亲,是哥哥抚养我长大。大小事我都要跟他商量的。”
“是这样啊!不过,按照农村的规矩,结婚之前,是不能见大伯的。你们家情况特殊,我还要跟我妈商量商量。免得我擅自作主,让她生气。”韩秀红说。
“你的事你做主,啥子都听你妈的,恐怕以后难搞。”
“你说这话是啥意思?我妈的话不听能行吗?她生我养我这么大,我不听她的话,她会伤心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不是让我不听我妈的话,就是叛逆,就是不孝顺她,让她生气,让她早死对吗?”
“你这个人咋就这样了呢?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妈的话有道理的就听,没有道理的就不能听,这才是通情达理。”世平说。
“不要这样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让我和娘家彻底撇清关系,说到底,你还是瞧不起我,嫌弃我!”韩秀红说。
“不是,不是,我家要不是我爸把家财败光了,恐怕和你家差不多,成分也不好,也会处处受到限制。”世平说。
“不管咋说,成分的事,不是我定的,也不是我家自古就有的,我们也是受害者。我看上你,是因为你勤劳,任劳任怨,品质不错,也没嫌弃你家穷。”韩秀红说。
世平隐隐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的婚事可能要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