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在阶下等着刘邦发问,半晌无声,抬眼发现便宜老子在走神。
距离上次父子私下见面已经过了一个月了,父子俩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地当面交谈过。
他清了清嗓子问道:“陛下最近身体可好?”
刘邦被这声“陛下”叫回了神,看着儿子关切的眼神心里发暖,笑道:“宫内只有你我父子二人,叫父亲即可。”
“父亲。”刘盈也不扭捏,继续讲着曲辕犁的构思以及制造计划。
刘邦听着儿子的试点计划以及推行步骤,深觉得十分靠谱,打趣道:“你计划得这样清楚,便按照你说的行事好了,何必来和我说这些?”
刘盈摸不清刘邦的意思,便道:“父亲是天下的主人,任何事情的实施都理应知道。”
如此理性,也如此无趣。
刘邦敲着桌子看着太子不说话,半晌他说道:“这件事我会让交由丞相看着处理,太子想要什么赏赐吗?”
刘盈知道这是将自己摘出来的意思,他也不在意,道:“臣不想要赏赐,只是贩卖所得营收臣希望能优先用于整修郑国渠。”
“这个?”刘邦看着儿子迫切的目光心生恶趣味,“朕的陵寝,都城和宫殿可都没修呢?”
“修了郑国渠,陛下所说的工程才能推行地更好。”刘盈对此早有应对之语,只有保农先做好,国家财政才能真正稳定下来。
国库赤字的现状刘邦也早有耳闻,他也知道儿子所说有道理,复问道:“你前天和吕禄说了什么,最近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臣让吕禄找一样东西,若是能找到,工程修建之事将事半功倍。”刘盈卖着关子,不意外自己身边有刘邦的眼线。
“那朕等着你的好消息。”刘邦期许地看着儿子道,九岁的孩子已经十分稳重,他打发道:“具体事情你和丞相拟章程吧,拟好递到内廷就好。”
刘盈应了声好就要退下,刚转身就听到刘邦问道:“那新犁叫曲辕犁是为什么啊?”
他刚要回答原因就看到刘邦幽深的目光,才明白这其实并不是个问句,于是笑道:“陛下听错了,新犁叫高帝犁。”
刘邦明白了儿子的言下之意,很满意他的识大体,笑道:“看来我听错了。”
老狐狸,刘盈腹诽。
刘盈去丞相府的时候,萧何和属下正在讨论春耕发放粮种的预算,一众人埋着头打着算盘,整个丞相府响彻着噼啪的背景音。
随着汉朝返耕还籍的政策实施,全国人口数据终于有了起色,许多被逼迫的人从山林返乡,加上士兵分田的政策,可以说全国上下开垦的热情十分高涨。
为了鼓励百姓开垦,提高国库税收收入,萧何决定低价发放一批良种,此时正在和一众官员核算预算支出。
听到太子来访,萧何立马起身迎接。
“臣有失远迎,不知殿下来所为何事?”
“无碍,是孤叨扰了丞相,此来是为了新犁一事……”
听完了刘盈的来意,萧何看着他目光变得火热,活像看着个巨大的金山。
你说太子的脑子怎么长的,总能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
萧何听完了立刻拍板道:“臣马上下令人试耕,若是确认无误,立马让大司农,将作大匠抓紧赶制,同时令粟都尉抓紧宣传,争取春耕前让关中人都用上新犁。”
刘盈对萧何办事的能力很放心,他交代完便出去忙别的事了。
没多久,在政府大力宣传下高帝犁在市场卖得火热。
本来百姓还心有顾虑,并不知道东西是否如宣传般好用,但是刘盈下令可以先体验试用一小时,果然试用后不用多说,百姓纷纷放开了荷包的口子争相抢购。
考虑到穷困情况差异,刘盈还引用分期购买的概念,只需要先付三成定金,登记入册便可以将犁具领回家,剩余的余款加上多一点的利息待收成后再给即可。
如果三成定金也付不起,那官方还提供租用服务,只需付一笔押金便可以以低廉的价格租用使用。
这三种措施一下,彻底激发了高帝犁消费的热情。
萧何收到当下的营收日报,看着一车车往国库运进来的铜钱,感叹就是管仲陶朱在世,也不过如此。
栎阳周边府县新犁具已经陆续下田,全国地区也在稳步推行,随着高帝犁在民间的应用,刘邦的名声也更加响亮。
以往百姓对刘邦的印象是推翻暴政的赤帝之子,现在又多了个“农圣”的名头,大家纷纷夸赞陛下是个体恤百姓的好皇帝。
若不体恤怎么能发明如此好的犁具呢?
对于这类夸赞,刘邦十分坦然的照单全收,毕竟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生的好儿子。
外界纷纷扰扰并没有影响刘盈,他最近在统一核算少府与内库的分成,可以说这次凭着曲辕犁成功贩卖,成功的解决了少府和国库赤字的问题。
也是在这个时候,刘盈收到了石灰石的消息。
吕禄虽无实权,但吕家养有府兵,办起事效率还不错的。不出一周就找出许多种满足要求的石块。
刘盈一一将石块煅烧后用水混合,查看哪些石块会发热,终于挑选出了几种石灰石。
”这几处石块产量如何,可有主?”刘盈问道。
”不过荒野山路,并不见得有主,若是殿下需要,待臣细细询问,替殿下买下来。”吕禄回复道。
刘邦收到手下密探传报,太子与吕禄又一次会面,联想到儿子上次的惊喜,今日刘盈又马上去了大司农,他便兴冲冲带人去堵刘盈。
刘盈这边和工匠阐述自己想要水泥的效果。
他只知道水泥的成分,但具体比例还真是不清楚。好在这些工匠确实都是行家里手,听刘盈形容略微琢磨就弄得有模有样。
刘邦来的时候,几人正干站着等水泥干。见刘邦来了忙行礼,刘邦大手一挥就免了礼,干脆问道:”太子教你们做什么呢?”
参事李朴上前答话道:”禀陛下,殿下在试验水泥。”
刘邦自然不好意思张口问什么是水泥,他眼神转向刘盈,颇为傲娇地示意他做个注解。
刘盈能怎么办,只得配合地告诉刘邦水泥的作用。
听得刘盈的话,刘邦高兴地眯起了眼,矜持道:”有如此好物,太子怎么不先报于我?”
刘盈见他并没有生气,便解释道:”臣想着先做出来,成与不成总要有个结果,免得陛下空欢喜。”
刘邦忍不住摸了摸刘盈的发髻,只觉得柔软若绸缎,像主人一样,感慨道:”父子之间哪里讲究那么多?”
这句话便是告诉刘盈哪怕不成功,你愿意替君父分忧的孝心我也是知道的。
一时之间气氛大好,刘盈这几日忙里忙外,越发显得清瘦,刘邦关切道:”昨日未发现,你最近怎见清减如此多?”
”儿今年九岁了,该长个抽条了。”刘盈见刘邦关怀自然给面子做个乖儿子。
水泥已晒得差不多,刘盈请示刘邦后,旁边早已等待兵士便用大锤狠狠砸向那块地面,砰地巨响后移开锤子,那地面只有一个浅浅的坑洼之处。
这效果真的让刘邦惊了,他是知道儿子不是会说谎的,但想着总也得有美化成分,怎料到效果竟如此好,连他准备的宽慰之话也没用得到。
刘邦细问李朴,得知此物成本比砖石更低,却更坚固,连连大笑,心想这下丞相再不能推辞工期了,说着便让人传来了萧何。
萧何听得皇帝传讯便架着牛车来了,离远看他那头牛头上还顶着朵红花,刘盈不由噗嗤笑出声。
刘邦听得刘盈笑,好奇问道:”怎么了?”
”萧太傅的牛也是个美人呢,要不为何簪花呢?”刘盈调笑道。
刘邦听完也觉得好笑,父子俩笑点奇异长在一处,他回头看那牛不由比对宫里美人,再看那牛打响鼻更是乐不可支,当然他还是得礼貌地训斥刘盈一下。
”促狭。”
”是,臣的错。”
萧何看到了水泥的效果,比起刘邦他想得更多,修桥铺路等等无不可用,他激动地手抖,仿佛下一秒一口气上不来就会撅过去。
”陛下,此物利国利民,何人造出此物啊,陛下宜重赏。”萧何立马给某人请起了功,让旁边刘盈不好意思摸起了鼻子。
刘邦想你要是知道刘盈刚才取笑你的牛,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积极,他也一副虚心纳谏地样子问:”丞相看,此人该赏何物?”
萧何想了想,便道:”宜赏万金,若是白身可提拔封为列侯。”
汉承秦制,实行二十等爵位制度,列侯在二十等爵位中位列二十等,为最高级,有封国食邑,仅次于王爵。
可以说这个奖励十分的贵重了。
刘邦满意地点头,儿子长脸比自己打胜仗还高兴,彻底绷不住乐道:”这可是你的门生做的,你倒好张嘴就给他降了个级。”
皇太子尊位虽无品级,但世人都知其尊贵只在皇帝之下。因此刘邦这话倒也没错。
萧何立马反应过来,立刻热情地转头看向国本,和他起沟通水泥的事。刘盈也不藏私,详细地讲解着种种问题。
刘邦见他二人说得热火朝天,将自己撂在一旁有些酸气。
刘盈不经意转眼看见刘邦神情,便自然转了口风,将话题引到刘邦兴建国都计划工程上,诚然一副为君父牛马走的模样。
萧何一副玲珑心窍,马上配和地说了宫殿与陵寝修建计划,成功地转移了刘邦的注意力。
因得水泥的出现,原定的工程计划需要更改,萧何比不得这对父子清闲,很快便告辞赶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