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经济总结就一个穷,从国家到百姓,一视同仁的穷,耗子来少府府库都得饿着出去。
长年的战乱,导致人口的锐减,国家劳动力极其不足。刘盈查看最新全国人口统计数据,总数仅约1800万,而要知道秦朝时人口便已达到了3000多万。
战争几乎覆灭了全国一半人口。
少府的主要来源便是“口赋”,也就是人头税,国家都没人了,自然没钱。
可是都城要建,皇宫要修,刘邦还有心清理追模样花钱的地方如流水让人不得不头疼。
可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刘盈将目光驻足在农业上。
他记得很清楚汉二年六月关中大旱,粮食减产导致物价飞涨,百姓为了活命,甚至到了异人而食的地步,人口死亡过半。
所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如何实现今年的丰收是当下重中之重。
曲辕犁,刘盈最先想到这个兴农神器,作为农业的重要发明,对整个历史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下使用的犁以犁铧和黎镜为主,但是犁架厚重需要多人或牲畜牵引,生产效率不高。
而曲辕犁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辕头安装了可转动的犁盘,使犁架变小变轻,操作上更简便,方便调头转弯,同时增加了犁评与犁建,能够灵活地调节耕耘深度,适应多样化土壤要求。
可以说曲辕犁的耕种效率是数倍于传统耕犁的。
说做就做,刘盈在绢布上画起曲辕犁的结构图,待画完便让侍卫传召少府负责制造农具的工官。
负责人叫赵元,刚巧今天值班,不一会就到了。
刘盈道:“赵干事,你近些看一下这个图纸。”
赵元对上司的孩子很熟悉,知道他很善于创新改造,发明的东西都很有利于民生,当即道:“殿下是又有什么新的创想了吗?”
刘盈看他眼珠发亮,不禁莞尔道:“你先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
赵元低头看着图样,刘盈画得很仔细,每个部件的尺寸都标识了长度,虽然和传统犁具不一样,但他略微琢磨一下便知道大概的用处。
他激动道:“殿下,这犁具的设计真是别出心裁,既轻便又省力……”
“先别说太早,你可能做。”刘盈阻止了他的热情问道。
“自然。”赵元挺了挺胸膛。
“你停下手里其他的活,优先做这个。”
赵元领命退下。
他没走多久,吕禄就跑来求见。
吕禄已有许多日没见刘盈,听到小表弟召自己,也不含糊骑马就来了太子府。
刘盈见他骑的马高大威猛,全身毫无杂毛,心里隐忧,便劝道:”表哥下次来还是低调些。”
吕禄有些不以为然,直接道:”就是一匹马罢了,殿下若是也想要,我去让父亲给您找匹好的。”
“陛下为了修养生息,提倡以俭养德,出行之间四匹马都不同色,我若骑了匹好马,陛下该如何想?”刘盈叹道,为表哥的政治思维忧虑。
吕禄最初听刘盈说话还不在意,直到看刘盈幽深眼神才明白他的意思,忙请罪道:”是臣的僭越,殿下恕罪。”
刘盈柔声道:”舅舅刚封了侯,正是处于风口浪尖之时,万望表哥克己守礼,不要堕了舅舅的名声。”
吕禄心里念他的好,便道:”殿下找微臣来所谓何事?”
”陛下着力修筑长安都城,可眼下战乱刚平,正是修生养息之时,府库空无一物,因此此城修来怕是耗时将久。”刘盈微微一顿道,心里琢磨着怎么合理地把石灰石黑引出来。
吕禄听了这话拿不准他的意思,问道:”恕臣驽钝,殿下的意思是?”
刘盈实在想不到理由,摆烂编造道:”我幼时曾遇到个道人,他见与我有缘,便给了我个方子,有了这道方子修城将事半功倍,只是有个材料还需请表哥走一趟。”
”敢不从命,不知是要去哪?”
”禄哥可听过石灰石?”
吕禄摇头,这个名字实在陌生。
刘盈微微皱起了眉头道:“表哥也没听过吗?”
若是石灰石找不到,那水泥之事恐怕难以功成。
吕禄见不得刘盈低落便道:”许是名称不同,殿下细细形容一下,臣说不定知道的。”
”这类石块颜色多是灰白色或青黑色,性脆,易破碎,你按着这些特征把附近满足要求的石块都采个样。”刘盈回忆着石灰石特征吩咐道。
吕禄一一记下,见刘盈着急也不敢耽搁便回府安排。
第二日,天才微亮,下人便回报有人拜访,原来是昨天的工官赵元。
刘盈眼睛都睁不开,听说赵元这么早过来,便撑着身子让人赶紧更衣接待。
早春天气仍有余寒,刘盈见赵元冻得鼻子通红,身上背着曲辕犁,竟是一路走到太子府的。
刘盈忙吩咐下人去煮些红糖姜茶来。
“赵干事先喝些水吧,辛苦了。”刘盈笑道。
赵元昨天连夜将新犁赶制出来,匆匆补了几个钟头觉,便兴冲冲地赶来太子府。听到刘盈的话,他才意识到自己属实有些冒昧了。
太子半披着头发,衣服穿的整齐,鞋却是半踩着的,显然他穿得很匆忙,赵元突然理解了同僚间关于太子性柔的传言。
太子真的很温柔,连自己这样小的官也如此重视不轻曼。
刘盈摸着赵元放在一旁的新犁,和他后世在博物馆看过的没有很大差别,显然做工的人很严谨地遵照图纸赶制。
刘盈十分满意,果然能混到国家部门的人员都有几把刷子。
两人喝完水便一同前往皇庄,刘盈提前叫人调了头耕牛过来,随机选了块地便要试试看。
“殿下,我来吧。”赵元看刘盈手拽向新犁差点叫出来。
刘盈想着赵元算是平均成年男性体力参考,便也没有推辞,将位置让给赵元。
赵元在家做过农事,又是专业做犁具的,他简单对着犁具比划几下,便驱使着耕牛往前犁地。
那耕牛本来休息,突然被调过来加班,一肚子气,听到口令卯着劲往前跑,拽得赵元差点后仰掉下来。
这犁比对旧犁可太省力了!!!
很快耕牛就跑到了田的另一头,赵元眼疾手快地转动了犁盘,耕牛顺势便折回来。
如此丝滑,让牛和人都愣住了。
赵元激动地咽了咽口水,他拍了拍耕牛将其拴好,对刘盈说:“殿下,这犁,这犁简直是神器。”
刘盈笑了,搞技术的人是有几分可爱存在的,他又问是否还有不方便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臣想不到了,这是臣做过最好的犁。”赵元仍未平复心情,他手比划道:“殿下您看到了吗,一来一回不到一个钟头,臣觉得犁在飞似的。”
听赵元如此说,刘盈对曲辕犁更有信心,他想了想道:“赵干事,你传我令旨,少府一半工官抓紧赶制新犁,用于春耕。”
“你们赶制完,可安排官员对就近农区进行制造教程宣传。”刘盈道,“并在市区开具曲辕犁的专营点。”
赵元听出了刘盈对此事的重视,慎重道:“臣必不辜负殿下信任。”
回到官署,同事叫赵元今日来迟了,好奇问道:“子任,你大早去做什么了?”
“都过来看。”赵元招呼着同事过来,指着绢布道:“殿下叫我做新犁,今早去试耕,这犁真不同凡响,牛一点不费力了。”
其他同事听到太子又有了新发明,一窝蜂围上来说道:“真的吗?什么样,我看看。”
等见到了图纸,一群工官沉默了,显然识货得不只是赵元。
听到太子说让他们加紧做放到市场贩卖,他们不由心向身往:“这个百姓买了,明年会大大提升粮食产量,到时候少府就有钱了。”
“是的,到时候府库有钱,我们工资也会全额发放吧?”另一人笑道。
想到这大伙干劲十足,恨不得马上赶出几万犁具全送到市区贩卖。
刘邦在外面打了一天猎,回到宫里刚喝口水就听到手下汇报曲辕犁的事。他听了手下人绘声绘色地说着那牛耕地的过程,心中又喜又忧。
一个新犁具,可以省掉一头牛,那现有的耕牛可以开垦更多的地,说不定没开发过的荒地也能利用上来。
春耕能赶上的话,今年粮食就能丰产,百姓不会饿肚子,库房也会有盈余。
只是不知道这犁具造价几何,百姓是否买得起,刘邦想起现在物价飞涨的局面,不由摸了摸鼻头。
刘盈回宫没多久就听到刘邦传唤,便知道曲辕犁的事已经传到他耳朵里,不耽搁便去面见讲述犁具的种种思路。
刘邦取过刘盈递过来的图纸,看着这个台阶下的儿子发愣。
日光透过栎阳宫窗洒在台下静坐的身影上,在他的面庞上勾勒出一层金色的轮廓,一如记忆里一样乖巧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