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魏忠贤,人们称我小千岁 第43章 计成

作者:键盘战斗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9 05:58:2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打压刘侨是顺手之举,真正的用意在今日。

杨报国沉声解释。

魏忠贤祖孙俩一点也不像。

朱由校内心升起了念头,奇怪的看了眼魏忠贤,又瞅了瞅杨报国。

虽然喜欢魏忠贤,也信任魏忠贤,朱由校心里头还是觉得有些事情,需要听外面大臣的。

杨报国这孩子,更像外面的大臣。

只不过呢。

此子是魏忠贤的外孙,所以不被读书人接受,朱由校这个月经历了不少事,为自己的内心的念头感到兴奋。

有种蠢蠢欲动的掌控欲。

这样的家伙,可以当做独臣吧。

祖父没教过,父亲没来得及教,朱由校隐隐想到,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

杨报国说话之间,也发现了朱由校走神,但是不知道这家伙内心在想什么。

不过杨报国有点了解朱由校。

从小没人管,性子比较懒散,一句话概括就是自控力极差,喜欢享受和玩闹。

但是朱由校并不傻,随着他的年龄,许多的道理,哪怕没人教,他自己也会懂一些。

对于这样的皇帝,首先是顺着他,然后不能把对方当傻子一样的哄骗,因为此人迟早会感觉到不妥。

同样,摸清楚了朱由校的性格,也才好对症下药。

熟悉朱由校的客氏,加上人老成精的魏忠贤,虽然外头都开始称呼魏忠贤九千岁,可朱由校也没怎么怀疑过魏忠贤。

因为比起外廷的大臣,朱由校觉得魏忠贤更忠心。

简而言之。

九真一假。

“各地大臣上疏的灾情是真的,地方上的确灾民变多,因为活不下去,所以耕牛减少。”

“你是说灾民宰杀耕牛?”

朱由校严肃起来。

刚才魏忠贤说了耕牛的重要性,以及祖制上对耕牛的保护,所以朱由校生气了。

“灾民为了活下去,不管大明律法,臣认为,此事应该出手解决。”

“你有方法?”

朱由校奇怪的问道。

说起灾民,大臣们都无能为力,只能使用拖字诀。

朱由校也没有办法。

听到杨报国的话,竟然能解决这个问题,朱由校期盼起来。

“大明律早有规定,灾情的时候,地方官府要出面赈灾,赈灾的同时保护耕牛,不允许灾民宰杀耕牛。”

朱由校脸上失望。

地方官府要是能赈灾,内阁早就出手了。

没钱没粮,没办法赈灾。

杨报国继续说道:“只是目前情况特殊,既然原来的法子无法使用,臣建议可以变通。”

“如何变通?”

“内廷牲口房以前最多的时候,养了两三万头牲口,自从正德朝之后,牲口房的规模开始变小。”

“不过牲口房的土地还在,许多地方长满了杂草,还有皇城御马监也有许多空地,都是上好的牧地。”

“这些地方空置起来太过浪费,正好可以用来养牛,朝廷应当下旨,把遭灾的京畿四府的灾民手里的耕牛集中起来,由内廷负责放养,等灾情过后,再把耕牛还给灾民。”

“如此,不费国家钱粮,却能养活至少数万头耕牛。”杨报国说完了。

朱由校呆住了。

怎么就没人想出这么好的主意呢。

魏忠贤老脸笑开了花。

他早就想名正言顺插手御马监了。

外孙的主意,正好符合他的想法,祖孙俩一拍即合。

御马监规模最大的时候,专门用来养马,既然养马,需要马夫,御马监的马夫,自然要最好的。

燕王朱棣造反进京,不敢信任原来的京营,于是看中了御马监的马夫们。

把这些精壮的汉子当成他的禁军来使用。

因为马夫的编制在御马监,而御马监只服务皇帝,所以马夫的名义统帅是皇帝,实际管理这支军队的是御马监的提督太监。

后来土木堡之变,京城被围,人们才想起了这支武装力量,也成为当时京城实力最强悍的武装。

这群马夫也不辱使命,在西直门击败了瓦剌军,最激烈的战斗就是他们打的。

不过这些已经是昨日黄花。

两三百年的风云,一切都变了,御马监也没有了以前的规模,不但许多马场被侵占,皇城周边的马场也大多荒废。

不过御马监仍然是皇城里唯二的军事力量。

第一支自然是东厂,东厂的人来源于锦衣卫。

第二支就是御马监,还是马夫们。

掌握了这两支武装力量,魏忠贤在内廷就谁也不怕,连王安都不会放在眼里。

杨报国看中了这些优良的马场。

魏忠贤看上了御马监的权势。

“内廷能做到吗?”

朱由校关心的看向魏忠贤。

魏忠贤苦着脸,“虽然是苦活,可也是为了大明江山,万岁爷放心,内廷一定做好。”

朱由校高兴了。

外头的大臣们真应该看看,太监都比他们忧国忧民,而且太监忠心耿耿。

“只不过此事就怕外头的大臣们不太愿意。”

杨报国提出了担心。

朱由校脸色一冷,看来也知道大臣们的德性。

“这事让内廷去做。”

朱由校松了口。

既然大臣们不愿意做事,那就让愿意做事的人去做。

面对大臣们的无力,朱由校渐渐发现,使用太监能很好的制衡大臣们。

魏忠贤高兴坏了。

杨报国却没那么高兴。

小皇帝终归要长大,以后要更上心了。

果不其然。

朱由校招来内阁,告诉了耕牛的事情,刘一燝第一个反对,理由就是太监们只会索求无度,对地方有百害而无一利。

连司礼监王安得知后,也劝阻朱由校。

朱由校盯了王安许久。

王安不敢多言。

杨报国把最近的事,让人去告诉汪文言。

庄子里粮食的短缺很快就能解决,以及耕牛也有了着落。

平日里内廷帮忙养牛,庄子里却可以占便宜,免费使用这些耕牛,为庄子开垦荒地提供巨大的帮助。

洛阳走运河运粮到京城,唐代定都洛阳,以洛阳为中心修建了五千里的大运河。

大明定都北京,以北京为中心,主要是南北京杭运河,把南方的粮食运输到京畿地区。

如果是通过道路使用车队运输粮食,每日不停,从洛阳到京城也需要两个月之久。

车队一天只能走三四十里地,遇到道路情况不好,可能三十里都走不到。

但是运河不同。

运河的船只虽然也会遇到各种情况,但是正常行驶的话,逆行顺流平均下来,每个时辰能走二十余里。

不过遇到风浪,或者关隘的时候,船只也会停留不少的时间,但是比起车队的速度已经快了许多倍。

更重要的是船只运载的重量,不是马车可以比拟的,消耗也远远低于陆运。

几万石的粮食,几十艘普通操作就搞定了。

因为运河有的地方水情不好,只能用中小船只,如果可以使用大船,两艘船就能装下,马车可不行,太过费时费力,消耗更是不划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