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侨堂堂锦衣卫同知,署理北镇抚司。
他没想到杨报国这小子,如此的不讲规矩,也没想到,李伯升胆子这么大。
“刘同知。”
“我职责所在,不是故意为难你。”
李伯升没穿飞鱼服。
一身东厂番子的打扮,头戴圆帽,脚套皂靴,身穿褐衫袍子。
东厂不像锦衣卫有诸多颜色分等级。
东厂无论是档头还是下面办事的番子穿一样的衣服,不过下面的番子穿直身,款式不同。
刘侨的穿着,是东厂十二名档头穿的衣服。
内廷知道是魏忠贤外孙的人,第二日就送了几套崭新的服饰,不如原来飞鱼服好看,但是能压得住锦衣卫。
刘侨皱眉。
只当没听见。
公房里,刘侨坐在案几上,如常的批阅公文,李伯升则故意坐到刘侨对面,不给刘侨一点面子。
原来东厂在各部坐镇的东厂番子,也没这么办事的,撕破脸才会这么干,故意恶心人。
刘侨到底是堂官,虽然若无其事,结果下午就不见了踪影,不来锦衣卫坐班了。
虽然知道给了李伯升告状自己的借口,可是刘侨真没有办法唾面自干。
郑养性都办不到的事情,杨千户办到了。
逼得刘侨都不敢来锦衣卫。
手段虽然下作,可下面的人只在乎谁赢了,很明显,刘侨对付不了杨千户。
哪怕杨千户只是千户,五品官。
而且名不正言不顺,南镇抚司的虚职官,伸手到了北镇抚司,可谁在乎呢。
能提拔人最大。
当下午杨报国出现锦衣卫衙门的时候,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哪怕是刘侨的人,也不敢在杨报国面前乱来。
只用了一回合。
杨报国就拿到了北镇抚司。
“你就是张管带?”
专门赶来北镇抚司,杨报国很客气,唯独经过一个人的时候停下脚步。
众人知道那家伙要遭殃了。
有些人面露担忧,有些人高高挂起,有些人神情期待。
此人靠着刘侨的权势,在锦衣卫作威作福,得罪了很多人,以前敢怒不敢言,现在刘侨都躲离开锦衣卫,何况此人。
杨报国打量眼前的缇骑头子,刘侨的亲信。
那人脸色一变,不敢说话。
“我经常听你的名字啊,以前是周百户,后来是李彪,如今又是李伯升,看来你是个人物?”
杨报国眯起了眼睛,最常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以前没机会,现在撞到了自己的手里,顺便收拾了他。
“噗通。”
张管带竟然跪下了。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千户大人,小的该死,希望千户大人给小的一个改过的机会。”
杨报国都愣住了。
什么人不要面子?
其实很多人不要面子,为了权力财富,面子算的了什么。
可是大多数人还是要顾虑点面子的。
人活一口气。
权利财富这些身外物,最后还不是为了精神上来服务,连面子都没有了,又有何趣味。
那人见杨报国没说话,竟然跪着前行,抱住才十四岁,年龄可以做他儿子的少年千户。
“小的张于志,一定对千户大人忠心耿耿,如有半点虚言,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李伯升扭过了头。
太丢人了。
同为锦衣卫,李伯升看不下去,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很多,除了觉得丢人,内心更加厌恶起此人。
连原来此人的属下,还有刘侨的人,五味杂陈,可也觉得这人太没骨气了。
大不了不干了嘛。
一点脸都不要,以后怎么做人。
真特么人才啊。
杨报国无语。
其实自己真打算拿此人杀鸡儆猴,此人的作态,也让人厌弃,不过转头一想,如此没有底线的人,有时候可以去做一些事。
大部分的缇骑统领都在,还有缇骑的精锐骨干。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也不能轻易放过。
“你也去东厂吧。”
杨报国淡然说道,“去海子里种种菜,这是我给你的机会,你愿不愿意啊。”
“小的愿意。”
杨报国话音刚落,张于志就满口答应。
到底是明白还是不明白。
杨报国没料到此人如此爽快,等看到此人的眼神,杨报国明白了,这家伙脑子的确转得快。
去海子里种菜,的确是侮辱人的处罚。
可如果只是要惩罚,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既然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说明的确是给机会。
有些人醒悟过来,眼神复杂,有些人没想明白,只觉得此人真没骨气。
……
皇城。
朱由校拿着弹弓,射伤了一路的野物。
他心里很不爽。
一个是外头大臣们的事,明明说好了让熊廷弼复职,结果内阁拖来拖去,变成了现在的局面。
一个是皇后的事。
自上回从杨报国口中得知皇后的秘闻,朱由校就仿佛吞了苍蝇般的恶心,还不能吐出来。
小黄门送来了一叠奏疏,放在了桌子上。
朱由校才拿起来看。
第一本是锦衣卫的密疏。
朱由校打开一看,竟然是市井的油盐酱醋茶的市价。
魏忠贤跟了一路,笑着解释道,“这是太祖皇帝的祖制,锦衣卫每日把京城市井的这些市场价收集起来,每日上报到宫里头,提供给万岁爷看,好让万岁爷知道民间百姓,才能体量民间疾苦。”
朱由校这才得知,好奇的看了下去。
刚开始还觉得新奇,千篇一律的文字,很快让他失去了兴趣,不会看到了关于耕牛的事。
“这里头有件大事。”
魏忠贤指点。
“这一段,京城的集市多了许多牛肉,说明有人杀牛,牛是国家之本,大明律禁止民间宰杀耕牛。”
“万岁爷您想想啊,要是没有了耕牛,就会影响老百姓种地,关乎我大明社稷,这可不是小事情。”
听了魏忠贤的解释,朱由校恍然大悟。
“幸亏有魏大伴,否则朕就漏了这一出。”
朱由校知道了事情严重性,当即下令,“让锦衣卫来人详细解释。”
不久。
杨报国进宫。
“你小子,这些日子跑哪里去了。”
朱由校没想到是杨报国,除了高兴之余,还有些膈应。
皇后的事就是此子透露的。
朱由校不想让人知道皇后的秘闻,太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