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5月,樱花虽然早就凋零,但是却进入到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
现在的温度最为宜人,所以,在华盛顿大大小小的公园里,到处都是享受着阳光的人们。
毕竟在经历过一个寒冷的冬天之后,对于这里的人们而言,阳光才是最为珍贵的。
在波托马克河边,一个人正站在河边,向着河里扔着玉米粒,喂着那些从南方飞来的水鸟、野鸭。
他看起来似乎很专注,就这时有一个人走到了他的身边,似乎也对喂水鸟很感兴趣。
像他这样的人,在河边有不少,有很多人总是喜欢在河边去喂水鸟,他们而言这可能就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
“以色列……”
刚刚走来的男人,对身旁正在喂着鸟的男人说道: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正不断的加大对以色列的支持。”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最早支持的以色列的国家,是苏联!
早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在英法美等国对以色列军事禁运的时期,苏联就通过捷克向以色列输出武器,同时还同意苏联境内的犹太人前往以色列,那些人都曾在苏军服役,甚至驾驶着T34坦克一路打到过柏林,正是这些战斗经验丰富前苏军,支撑起了以军的半天边,确保了战争的胜利。而苏联对他们的支持,是想要借其摧毁英法在中东地区利益。
而在“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面对利益受到损害的现实,英法又转而拉拢以色列,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而直到这时,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都是极其冷淡的,华盛顿担心支持以色列会导致中东国家倒向苏联。这一切,直到约翰逊总统之后,才发生了改变。
这倒不是因为犹太游说集团的功劳,而是因为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接连倒向苏联,唯恐中东变成苏联势力范围的美国,在现实利益的需求下,转而支持以色列。
通过武装以色列来打击苏联在阿拉伯地区的扩张。这就是国与国游戏的本质,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现实利益。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是空前的,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30亿美元的援助,仅仅在今年3月至5月,就廉价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辆坦克、250架新式飞机,并派遣了1000多名空军人员融合其空中力量,使以色列空军和装甲部队战斗力大大增强……”
这些都是公开渠道的消息,美国之所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以色列,是因为阿拉伯国家获得的援助,相比以色列也是毫不逊色,苏联向埃及提供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火,包括6艘战舰、喷气式飞机和T55坦克等先进武器,苏联还向埃及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帮助埃及训练部队,这使埃及成为阿拉伯国家中军力最强国家。
至于约旦军队由英国顾问训练,装备英制武器,兵力虽少但装备精良。叙利亚军队武器也由苏联提供,此外叙利亚还在戈兰高地筑起了坚固的防线,准备防御以色列军队的进攻。
“但是从实力上来说,现在还是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不是吗?”
男人随口说道:
“那也就意味着,华盛顿会继续向以色列提供援助。”
“是的,就在几个小时前,白宫已经签署了命令,向以色列提供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且直接从驻意大利美军储备中调拨了一批武器,用于紧急援助……”
男人的回答,让正在喂鸟的人一愣,然后他说道:
“这么说,白宫已经认准战争不可避免了?”
“是的,所有的证据都在表明,纳赛尔他们准备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发动战争,根据CIA的情报显然,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诱使以色列宣战,以赢得舆论上的支持。”
他的话,让喂鸟的人的嘴角上扬,冷笑道:
“真是一群蠢货!既然都决心开战了,居然还要诱使别人先宣战,就不怕被突然袭击吗?”
有时候,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讽刺,一边处心积虑决心开战的时候,居然还希望对方先出手,这种瞻前顾后能打赢吗?
显然只有一群智障才会去这么干。
可以去制造战争的理由,但是不至于去先让对方进攻自己吧。
更何况这个世界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胜利者是不受批判的。
而那些人居然如此的天真。
这也表明了他们的失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是很蠢,但是纳赛尔需要这样的舆论支持,毕竟,他非常在意自身的形象,而且苏伊士运河危机的教训还是非常深刻的。
所以他必须要尽可能的争取国际社会的舆论支持。”
“或许吧,但是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制定这种计划的人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
点了点头,男人一边喂鸟,一边说道:
“那么西奈半岛呢?那里驻扎着联合国部队。”
西奈半岛的联合国部队是苏伊士运河危机的附属物,在危机结束之后,根据和约英法以及SEA撤出全部军队,而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以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管理。
至于苏伊士运河区则主权归属埃及,经营权由新成立的国际运河公司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埃及得到他想要的运河,只不过没有经营权而已。
男人之所以会提到联合国部队,是因为那是西奈半岛避免战争的唯一屏障。
“根据CIA的情报,纳赛尔会在最近几天下令接管了位于埃及和以色列两国之间的联合国紧急部队的阵地,”
他想了一下,然后又补充道:
“这也就意味着苏伊士运河危机后的停战条约失去了意义,也就给了以色列足够的理由去开战。”
这恰恰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搞笑的一面。一方处心积虑的想要去争取来自国际社会的舆论支持,而去通过一些做一些事情引诱着对方来进攻自己的同时,他们却又一不小心直接撕毁了停战协议,反而给了另一方足够的理由去开战。
最后国际社会的舆论会站在哪一边呢?
这个问题就非常复杂了。
“情报准确吗?”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非常准确,CIA的情报来自开罗高层,所以,白宫才会判定,无论以色列是否首先应战,埃及叙利亚以及约旦都会在未来两个月内,对以色列发起进攻!”
想了一下,男人补充道:
“所以,你们应该尽快做好应对,毕竟现在你们在中东的介入是非常深的,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将手中的玉米粒撒到河,在男人正要转身离开时,另一人则轻声说道:
“不是你们,而是我们!”
他的话声不大,但是听在男人的耳中,却让他的脚步一顿,然后就离开了,十几分钟后,男人开上了他的那辆福特汽车,在发动汽车后,他弯腰从副驾驶手套箱里拿出一张白宫的出入许可。
看着挂牌上的名字,男人的默默的点了点头。
汤姆·佩里斯
在华盛顿这个名字是众所周知的,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白宫办公厅副主任。
在白宫,虽然这个位置在主任之下,但是众所周知,主任是总统的心腹,随总统的交替而更迭,但是副主任却是职业官僚,是白宫流水过客中的“坐地户”,与其它各个部门的公务员一样,都是特区里真正掌握权力的一群人。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他们才是这个国家运行的核心。
政客永远都是政客,只有他们这样的职业官僚,才是华盛顿的永恒,是权力圣殿中最坚实的基石。
将工作挂牌挂在脖子上,汤姆·佩里斯自言自语道:
“好吧,这就是我的工作。”
有时候,人并不仅仅只有一份工作,对于汤姆·佩里斯来说,白宫的工作只是他的工作之一。而在另一边,他还有一个身份,一个埋藏很久,久到甚至已经忘记那个身份的工作。
甚至,现在汤姆·佩里斯都想不起来,当年他是如何开始的这份工作。
人生有时候就是如此的奇妙,二十几年前,他还只是政治精英学校里的一名学生,伴随着战争,他和很多同学一样,拿起武器抵抗盟军的进攻,很多朋友战死了,直到有一天,父亲把他和一些同学带走了。
再后来,他辗转来到美国,在这里,他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汤姆·佩里斯。
一个十五岁的美国青年,从身份上来说,他的身份是无可挑剔,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家庭主妇,作为家中独子,他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再然后进入了耶鲁大学。
从耶鲁到白宫,从见习生到普通职员,再到部门负责人,几年前,在肯尼迪入主白宫时,年青的他受到了任用,一跃成为了办公室副主任之一,作为最年青的办公室副主任,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一直都是华盛顿官场的风云人物。
有时候,汤姆·佩里斯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当然,对现在的生活也很满意——他有妻子,有孩子,有一份体面的且受人尊重的工作。
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非常清楚,他的身份是建立在一个谎言上的。
尽管二十二年来,他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但是……这个生活却是带着风险的,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驾驶着汽车汤姆·佩里斯偶尔会把目光投向远处,就这样,一路驱车,朝着白宫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