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以色列。
金色的沙丘与荒凉戈壁在烈日炙烤下,升腾着扭曲视线的蒸汽。
突然数辆VT1型坦克如同沉默的巨兽一般,咆哮着冲出沙丘,它们在戈壁中缓缓前行,沉重的履带压出深深的痕迹,尽管坦克的速度很快,车体颠簸不定,但是炮口却始终保持垂直。
引擎的轰鸣声与沙漠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坦克发动机吞吐着浓重的柴油味和灼热的气息。它们的目标是远处的一系列靶标,那是几个坦克的钢靶,正静静地等待着铁雨的洗礼。
突然,正在行进的坦克调整了射界,坦克的炮管抬起,瞄准那隐约可见的轮廓。坦克的主炮开始咆哮,炮口喷吐出的火光在沙尘中划过一道道弧线,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紧张的味道。。
穿甲弹拖曳着曳光飞向了靶板,而远处的靶标应声而裂。
站在远处高地上的观看者们,通过望远镜注视着这一切。
“这样的行进射击,还能保持这么高的精度,马加奇坦克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一名观看者赞叹道,他的声音引起了其它人的赞同。
“是啊,它的原型是VT-1D型坦克的性能简直无可挑剔,它的性能甚至比美国M60坦克更先进,而且更可靠。”
作为装甲兵军官的沙龙附和道,目光却未离开那仍在冒着浓烟的靶场。
这些VT-1型坦克,大都是“苏伊士运河危机”后从SEA引进的,从此之后,以色列国防军就成了VT坦克的忠实用户,他们不仅购买了早期的A型以及现在的D型,而且还有引进了生产线。
现在正在行进的马加奇坦克,正是VT-1D型坦克的国产型号。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VT-1型坦克,被不断的改进着,苏伊士危机后改进的B型,炮塔增高,在内部空间扩容的同时,更换了L7型105毫米坦克炮,并加大了俯角,火炮俯角达到10度。
和之前的型号的相比,D型简直有着脱胎换骨的改进,为了加强防御,其炮塔被重新设计,从首小尾大变成了尾小头大,采用偏心圆设计,以藏住尾仓同时确保±30°航向角防护。这样设计也省去了侧面装甲的布置,降低了重量。
这一思路的改进,类似于从T54到T72的炮塔改变,其炮塔防护能力被进一步增加到260毫米,也正因如此46吨的VT-1D型坦克,甚至被称为“西方世界防护能力最强的坦克”。
但是它的机动性也不差,使用的是美国授权生产的AVDS-1790柴油机,经BMW公司改进后,其功率高达900马力。得益于强有力的发动机,使它的时速度达到了惊人的60公里。
厚重的装甲、优良的机动性,因此堪称是防护与机动性的完美结合。也正是因为其优秀的性能,促成了以色列的引进。
“只是,虽然我们拥有这样的武器,但是从整体实力上来说,我们的力量是远远逊于那些国家的,如果他们向我们发起进攻,那么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沙龙的话,让周围的将军们,无不是皱紧了眉头。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阿拉伯国家团结气氛日益浓厚,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对此,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也表示支持。
因为其试图改变约旦河上游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这对以色列来说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三年前,以色列空军轰炸了这个水利计划的关键——约旦河上游。
尽管这没有导致战争,但是双方的关系日益紧张。到去年,更是紧张到了极点。一边是以色列炮击游击队,一边是阿拉伯各方不断扩充着他们的军事力量。
年初,双方空军终于交战,叙利亚的6架飞机被击落。
而袭击事件仍不时发生,局势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了。
听着沙龙的担心,摩西.达扬抿了一下嘴唇,用他的那只独眼,盯着沙漠中正在演示的坦克,说道:
“就像《纽约时报》说的那样:“为了杜绝袭击事件的发生,除了对叙利亚行使武力外别无他法。”,这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了。”
作为国防部长的达扬,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在准备战争,三年前的时候,达扬对新上任的总理艾希科尔心里头不满,就辞职不干了。然后呢,他跑到正在打仗、到处都是战火的越南,去考察并且学习当地最新的战争经验。
期间,他又到了SEA进行考察,等达扬从东南亚回来以后,就得知埃及正在向西奈增兵,叙利亚军队也在积极布防。凭着他对军事的敏感,达扬意识到,一场战争将不可避免。
他对军事很敏感,所以他察觉到,第三次中东战争肯定避免不了啦。
达扬觉得特别诧异的是,眼瞅着大战就要打响了,在以色列国内呢,不管是内阁高层,还是普通民众,都没什么信心,都担心以色列军队打不过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阿拉伯联军。
达扬为了鼓舞士气,到基层去视察部队了。作为上一次战争的英雄,他只要一出现,士兵们就立马欢呼起来。
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以色列正在为新一轮的战争做着准备。
听着国防部长的话,沙龙说道。
“现在他们正在寻找开战的理由,部长,”
沙龙的话,让达扬深以然的点了点头。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莫斯科、开罗、大马士革的报纸都异口同声的传出了“以色列军队正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的消息。
面对这一局面,以色列再三要求苏联大使到其北部边境地区进行现场调查,以澄清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集结兵力,但遭到了苏联祖巴钦大使的拒绝。
“战争的真正根源在克里姆林宫。”
达扬说道:
“克里姆林宫正在推动着新一轮的战争,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要做好准备,如果有必要的话,就要在他们完成准备之前,给予他们重创,干脆利落的打垮他们!”
在说出这句话时,身为国防部长的达扬,语气是极其自信的,哪怕从兵力以及装备对比上,埃及叙利亚、约旦他们比以色列更强大,他也有相信自己一定能赢。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信心,而胜利也是他唯一要做的事情。
“刘上校,你觉得的呢?”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达扬将目光投向身旁的这位装甲兵上校——SEA与以色列之间的军事合作,还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向他们出口武器,而且还派遣军事顾问,帮助他们训练空军和装甲部队。
听着达扬的问题,刘向荣说道:
“部长先生,就像您在长安时说的那样——对以色列来说,除了胜利别无他途,因为你们一旦失败,整个国家就会灭亡,所以,你们一定会赢得胜利。”
作为军事顾问的刘向荣,在过去的两年间,不仅对以色列进行了考察,而且还去了约旦,他发现相比于阿拉伯人,以色列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所有人都知道,失败的代价。
而那些阿拉伯国家呢?
他们只是在幻想着胜利,幻想着将以色列灭亡,将所有的犹太人杀死或者赶下大海。
那些人天真的以为犹太人是不会反抗的。
天真的以为这样的恐怖威胁,就可以让犹太人感到恐惧,他们并不明白,越是这样的威胁,就越让这些犹太人相信——他们无路可退。
一方是为了虚无飘渺的胜利而战,另一方是为了切切实实的生存而战,在这样的战争之中,抛弃其它的一切。这样的双方,又有谁会真正的竭尽全力呢?
尽管身处训练场上,刘向荣非但没有对未来的忧虑,甚至他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局——以色列会再一次赢得这场战争。
听着刘向荣的回答,达扬笑了笑,问道:
“上校,如果我们先发制人话,你们会继续支持我们吗?”
面对达扬的询问,刘向荣并没有立即给予回答。
自从“苏伊士运河危机”结束之后,以色列与SEA的关系急剧升温,因为欧美国家拒绝向其提供先进的武器,SEA就成了其最重要的武器来源地。
除了武器之外,双方还在军事上展开合作。
而这样的合作,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有政治上的需求,毕竟,以埃及为首的复兴运动对于SEA在中东的利益有着极其严重的影响,无论是半岛的油田,还是伊拉克王国,都与SEA的利益息息相关,而复兴运动都对这些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只要复兴运动存在一天,SEA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
只有以色列能够用胜利去瓦解复兴运动,事实上,埃及的纳赛尔掀起的复兴运动,就是以中东战争的不断失败,而失去人心,在中东各国失去影响力。
也正因如此,扶持以色列就是必然的选项。
想到其中的前因后果,刘向荣说道:
“部长先生,正像当年我们首先向你们出口战斗机一样,我们对你们的支持,是不会因为客观因素受到影响的。”
他回答让达扬笑了起来,他说道:
“谢谢你,上校。”
随着最后一轮射击的结束,坦克缓缓停止了它们的行进,像是在沙漠中沉睡的巨兽。训练场上恢复了一时的宁静,然而那宁静之下,却是暗流涌动。
沙漠的风卷起沙尘,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训练场,坦克的身影在沙尘中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不确定性。而在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被紧紧地揪在一起,对未来,对局势,人们感到既期待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