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后两部凑了百多号会水的士卒,赵伦之、李大目率众赶去盐渎县与天师道会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幼生活在长江边儿,京口众人几乎人人会水。
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愿意动手,总会寻到一条活路的。
一场小雪,太元十五年(390)迎面而来。
刘道规刚刚将各种事情理顺,还来不及喘口气,麻烦又上门了。
袁鹤说是要如实禀报,但桓弘、桓道真并没有轻易放过此事。
他们倒是不敢寻士卒的麻烦,像这笔账记在刘道规身上。
“三百石粮、五百件冬衣,柴、草各一千斤,折合市价两万三千一百二十七缗三百五十六钱七厘……”荀信之拨着算盘珠子。
都已经精确到厘了,可见算盘算的有多精细。
两万三千多缗钱,便是两千三百多万钱……
刘道规愣在原地,半天才喘过气来,“长史明鉴,这笔钱……用在士族身上,而非属下私吞了,而是为何要记在属下身上?”
荀信之白眼一翻,“你说用在士族身上,可有军令?可有本长史的调令啊?”
如果是袁鹤,刘道规还能狡辩几句,遇上荀信之,有再多的理也没用。
刘毅被他摆了一道,掉进深坑,到现在还没爬起来,人都不知去哪儿了,也不知是死是活。
“当时使君和长史都不在军府,士卒们已然找上门来……”
“那是你的事,你如果不认这笔账,那便犯了挪用钱粮之罪,按军法可流放岭南。”荀信之斜躺在凭几上,单手倒了一盏茶,慢条斯理的呡了呡。
“属下倒是愿意认,但拿不出这么多钱。”刘道规心中怒火升腾,荀信之比桓弘更难缠。
冬衣粮草是桓家的,又不是他的,何必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也不知袁鹤是怎么给桓弘说的。
不过他毕竟姓袁,而桓道真和桓承之都姓桓……
“那也好办,每年两成利,若是还不上也不打紧,签了这份身契,以后就是桓家的人乐。”荀信之抽出一份竹简推到刘道规面前。
两成利虽然比市面上流行的僧邸粟低了点,但本钱实在太庞大了。
利滚利,刘道规不仅这辈子还不起,怕是连下辈子也还不起。
不过他说的是每年两成利,也就是每年还四千六百缗……
眼下刚刚开年,离年底还有一年时间。
桓家被司马道子和王国宝盯上,到年底是个什么状况还说不准。
如果刘道规能在兰陵站稳脚跟,手上捏着一道空白的印信,动动脑筋,一年弄个五千缗钱,似乎也不是办不到。
兰陵处于边境,大不了黑白两道通吃,去燕国抢他娘的……
狮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只要桓道真和桓承之不是现在弄死自己,总归有一条生路。
桓弘的目的也只是要一条听话的狗,而不是真的弄死自己。
荀信之一副吃定了刘道规的架势,“你最好不要动其他心思,别忘了你刘氏全族还在京口。”
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属下岂敢。”刘道规脸上依旧维持恭谨之色,心中怒火升腾,你桓家、荀家最好永远高高在上,别给别人机会。
“不敢就好,好自为之吧。”荀信之斜瞟了一眼,鼻孔里面哼了一声。
“属下告辞。”刘道规拱手一礼。
荀信之眼皮都不抬一下。
出了长史署,刘道规立即去找袁鹤,账记在身上,但总要找个说法,了解些内情,以后办事儿有个分寸。
谁知刚出门,就碰到了袁鹤。
看他的样子似乎等待许久。
“司马可要为属下做主!”刘道规一见面就卖惨。
袁鹤道:“此事我也无能为力,能谈到一年两成利息,已是不易,你在兰陵多开些田,再抓些游寇,一年四五百石粮食还不是手到擒来?”
兰陵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因盛产兰花而得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属下身边人手不足……”刘道规打蛇随棍上。
袁鹤意味深长道:“你是中兵参军,士卒布防、训练、剿贼皆经你手。”
刘道规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中兵参军上文牒,征虏司马盖章,合情合理,顺理成章,荀信之、桓道真无法干预。
到时候自己拉着中兵四部北上走一圈,扯虎皮做大衣,镇住兰陵的牛鬼蛇神,事情就好办多了。
万事开头难,只要第一步迈出去了,后面的事就好办了。
“多谢司马指点!”
“道则啊,王侍郎近来可好?”袁鹤忽然来了一句。
王侍郎自然说的是王谧。
琅琊王氏的事情自己怎么可能知道?
不过他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很明显,是在试探刘道规和王谧的交情。
之前一直以为他是在帮自己,原来还是看在琅琊王氏的面子上。
“司马抬举属下了,王侍郎之事属下怎能知晓?“
王谧的确说过遇上事情可去乌衣巷找他,但别人这么说,刘道规不能真的这么做。
“那倒也是,道则今后多多留心。”袁鹤扔下这句话,便进了衙署。
刘道规却愣在原地,多多留心……
袁鹤浸淫官道多年,说出来的话,不能等闲视之。
想来想去,应该还是桓道真或者桓承之不放过自己……
两天之后,刘钟和刘镇终于从健康回来,带来了萧源之的信。
信上说,萧挺之的确是同宗,但已经出了五服,南北分隔七十多年,关系并不怎么亲近,不过他已经派人去联络了。
应该会给些薄面。
另外信中还提到,朝廷已经调任王恭为兖州刺史,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前将军、假节,坐镇北府。
西燕慕容永厉兵秣马,对洛阳虎视眈眈,朝廷或许会用兵河洛,刘牢之已被重新启用为彭城太守,策应镇守洛阳的龙骧将军、豫州刺史朱序……
刘道规合上竹简,忽然明白袁鹤今日为何会问起王谧。
原来是京口变天了,王恭、王珣、殷仲堪一派拿到北府兵权,实力大涨,已经超过司马道子和王国宝。
袁鹤投石问路,是在为自己找后路,如果能跟王谧打上关系,加上袁氏的门第,前途不可限量。
琅琊王氏的名头实在太大了,根基深厚,执天下士族之牛耳。
不管承不承认愿不愿意,在别人眼中,王谧就是刘道规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