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阳又道:“趁着入冬之前,我会去每个县都走一遍。今年收成不好,估计又是个严冬,在入冬之前,百姓们的房屋要加固、防寒的措施要做好。还有孤寡老人和孩子,都要受到妥善的照顾。我给你们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物资就报上来,我会尽力解决。别等到时候我到了你们的地盘上,再发现问题,可就不是这个解决办法了。”
这是给他们差查缺补漏的机会。
其实今年百姓们过得是真苦,不然陆晨阳为什么要一个劲儿的买粮?冬天雪灾,他就发出去了一批粮食赈灾了,夏天又有了水灾,收成被淹了大半,还得赈灾。
这又有方世豪作乱,他们能打到府城,一路上也没消停,抢了不少的百姓。
方世豪打着为农民反抗的幌子,没敢杀普通百姓,但抢掠粮食可没手软。
若是他敢滥杀百姓,陆晨阳也不可能留他一命。
所以今年这个冬天很难过,为此陆晨阳只能扛起这个刺史的指责,恩威并施的让这些县令去做事。
陆晨阳愿意给他们物资,只求伤痕累累的百姓们能在这个冬天少死几个人。
一群混日子的县令头都大了,畏畏缩缩地应下之后,出了门上了车就往家赶。
这离入冬还有两个来月,他们担心干不完啊!到时候陆晨阳不得找他们茬吗?
整个岭南都陷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忙碌之中。
各个县都是,该修补房屋的修补房屋,还有去安置孤寡老人和孩子,忙得热火朝天。
在忙碌中,天灾和人祸造成的影响在渐渐消退。
在各位县令回到各自的县衙之后,陆晨阳便送来了第一批的物资。有粮食、有种子、有农具、还有棉衣布料。
在这些人中,还带着岩泉县的各个商户,还有一个或许出自县学,或许是出自陆晨阳的师爷团中的一人跟随。
县令们也都知道,这是陆晨阳的眼线,但凡他们没有好好的赈灾,他们就会去告状。
钦差大臣不过如此。
但是活还是得干,陆晨阳给的太多了。
陆晨阳这一道道命令下去,岩泉县的人忙得不可开交。
首先是徐正辉,陆晨阳不在家,所有的公务都压在他的身上。好在现在岩泉县一切都进入了正轨,也没什么特别重大的事,但琐碎的事也不少,徐正辉日日盼着陆晨阳回来啊!
然后就是众位商户,以沈家和赵家为首。
陆晨阳不忘和自己共患难的小伙伴,去哪个县城赈灾都带着他们的旗子,还让他们过去开铺子。
他们是跟着陆晨阳的赈灾队伍过去,当地县令不敢为难,百姓们也对他们爱戴欢迎,当地的商户豪绅更不敢排挤了,所以生意做得特别顺利。
赵廷远为此特意去沈家谢了沈时谦一次。
“虽说以前我们两家有过嫌隙,不过如今我们赵家能发展的如此之好,最该感谢的当然是陆大人,其次就是沈兄你了!”赵廷远大笑着说道:“果然跟着沈兄有肉吃,愚弟在此就先谢过了。”
沈时谦看着他脸上得瑟的笑容十分碍眼,冷哼了一声:“不是我的功劳,都是赵兄脸皮厚,你活该挣这个钱。”
赵廷远被讽刺了,一点都没有不高兴,嘿嘿一笑:“倒也是这个说法。”他道:“也是我赵家活该有这个气运,碰到了陆大人这个好管。我赵家是打定主意了,以后陆大人去哪,我就去哪。我听说陆大人现在还在府城,听说过年都回不来,我可是打算要去府城了,沈兄呢?”
赵廷远都知道的事,沈时谦能不知道吗?
他淡淡地说道:“我已经命了家中的掌柜出发去府城了。”
赵廷远一呆,这事他怎么不知道?妈的,又落后沈时谦这个奸诈黑狐狸一步。
赵廷远好奇地问道:“沈兄去府城是卖什么?”
这事瞒着也没什么意义,以后他也会知道。
沈时谦说道:“药材,我估摸着,这药材的生意以后会成为岭南的支柱产业。陆大人爱民如子,也需要花钱,他还是要赚钱。”
赵廷远若有所思,他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