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安静了片刻。
眼看气氛沉寂,卫尉陈震率先出列。
卫尉负责宫廷的警卫与安全,手握宫廷禁卫大权,是维护宫廷秩序和皇帝安危的重要职位。
他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声如洪钟般说道:
“陛下,臣以为蒋琬蒋大人乃最佳人选。”
闻听此言,刘禅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蒋大人久在丞相身边,对丞相治国理政的方略耳濡目染,且在过往政务处理时,便可看出蒋大人的谋划能力。”
“每逢大事,蒋大人皆可沉稳应对,条理清晰,做出正确决策。”
有陈震帮自己说话,蒋琬顿时挺起了胸膛,胸中多了几分底气。
这时,陈震也看向了蒋琬,面露微笑:“由蒋大人代掌丞相之职,定能延续丞相的治国理念,将我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
紧跟着,侍中董允也站了出来。
他身为侍中,常在皇帝左右,日常的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也可参与朝廷重大事务的决策讨论。
董允附和一声道:“陛下,陈大人所言极是。”
“蒋大人不仅政务能力出众,其为人更是宽厚仁慈,善于团结群臣,在朝中威望颇高!”
“蒋大人能让百官齐心协力,共同为蜀汉效力,如此德才兼备之人,实乃丞相之位的不二人选。”
蒋琬的神色缓和诸多,在这朝堂之中,支持自己的还是大有人在。
那杨仪不过拉拢了部分官员而已,并非全部!
不过,蒋琬依旧装作丝毫不知的模样,赶忙上前一步,谦逊地说道:“诸位同僚过奖了,蒋琬何德何能,敢担此重任?”
“丞相之位关乎蜀汉兴衰,在下何德何能,敢担此重任?”
除了蒋琬,也有人举荐他身边的费祎。
光禄勋郭攸之站了出来,开口道:
“陛下,臣斗胆举荐费祎费大人。”
“费大人智谋超群,且口才极佳,多次出使东吴,正是因费大人的智慧与辩才,维护了我蜀汉与东吴的联盟关系。”
“眼下,蜀汉面临内忧外患,正需要费大人这样的人才,带领我等走出困境。”
郭攸之负责宫廷宿卫及侍从之事,参与朝政讨论,在朝廷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书郎向朗点头赞同,笑着说道:“臣也觉得有理,费大人在处理内政事务上同样得心应手,心思缜密,考虑周全。”
“若由费大人代掌丞相之职,那便再合适不过了。”
开口的文官诸多,大部分都是举荐蒋琬、费祎二人。
他们在朝堂中自成一派,无论这个丞相之位落在谁手,对他们而言,都比落在杨仪、魏延等人手中更好!
费祎随着蒋琬出列,拱手说道:
“在下愿为蜀汉效力,但丞相之位责任重大,我资历尚浅,恐怕难当大任,还是蒋大人更为……”
魏延在一旁听得不耐烦,冷哼一声,直接打断:
“眼下我蜀汉乃是先军国策,丞相当初也是久居军中熟悉军事,要说这丞相之位,继承之人非要晓畅军事不可!”
魏延一方的武将,听闻文臣力荐蒋琬、费祎,顿时按捺不住。
牙门将军吴懿挺身而出,双手抱拳,声如洪钟:
“陛下!如今曹魏新主登基,在秦岭一带大肆增兵,虎视眈眈。”
“这局势之下,用兵才是头等大事!”
吴懿声威阵阵,瞬间就吸引了百官注意。
“我等武将,整日在沙场摸爬滚打,深知如何御敌保国。”
“反观他们这些文官,整日舞文弄墨,不过是纸上谈兵,真到了战场上,能有何用?”
此言一出,文臣们瞬间炸了锅。
董允脸色一沉,向前踏出一步反驳道:
“吴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治国理政,绝非仅靠武力,丞相之职,需统筹全局,协调各方!”
“文臣们虽不冲锋陷阵,但在制定国策、安抚百姓、稳固后方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无文臣,这朝堂岂不乱了套?前线将士又如何能安心作战?”
吴懿还欲争辩,这时,偏将军高翔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董大人,说得轻巧!如今强敌压境,唯有以强硬手段回击,才是正途!”
“你们文臣整日谋划来谋划去,却不见拿出什么实际有效的御敌之策。”
“这丞相之位,若给了不懂军事之人,蜀汉危矣!”
文臣们自是不甘示弱,中书郎向朗立刻回应:
“高将军,军事固然重要,但国之根本,在于民生!”
“若不能妥善治理内政,百姓不安,何来兵力物力支撑前线作战?丞相之位,需德才兼备、内外兼修之人,绝非仅靠武力就能胜任。”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之上一片喧嚣。
诸葛亮之所以能让文武百官信服,是因为他不但能治理朝中政事,还能够带兵打仗,能文能武。
可他一去,有这般能力的人,便少得可怜。
刘禅坐在龙椅上,看着争吵不休的群臣,眉头紧锁,心中烦闷不已。
片刻后,刘禅的目光落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杨仪身上,开口问道:
“杨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随着刘禅发话,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了杨仪身上。
要说对蒋琬、魏延等人威胁最大的,要当属杨仪!
杨仪微微欠身,神色镇定自若,不紧不慢地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文臣武将,皆为我蜀汉不可或缺之栋梁,如今丞相之位空缺,确实需慎之又慎。”
“文臣擅内政,武将掌军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若只重其一,而忽视另一方,必难成就大业。”
他稍作停顿,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上的众人,继续说道:
“至于当下曹魏增兵之事,需从长计议。”
“一方面,我等不可轻视,需加强军事防备;另一方面,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了国内的治理与稳定。”
刘禅目光直直地看向杨仪,心中早有盘算。
毕竟如今杨仪麾下兵马围了蜀都,甚至隐隐对皇宫形成威慑,在他看来,杨仪定是觊觎丞相之位!
于是,刘禅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杨爱卿,依朕看相父所留心腹之中,就属你有勇有谋,临危不乱,这丞相之位,你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