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那亲信见诸葛亮满脸自责,连忙劝慰道:

“丞相不必如此挂怀,杨大人韬光养晦,隐藏锋芒,换作他人,怕也难识其真才实学。”

“丞相一心为蜀汉操劳,诸多事务纷至沓来,疏忽一二,实属难免。”

诸葛亮听后,思索万千,微微颔首,神色稍有缓和。

心中却暗自思忖。

自己身为丞相,本应明察秋毫,却在杨仪之事上判断失误,着实不该!

可因此,诸葛亮的眼中反而陡然燃起一抹兴致。

他决定要重新审视杨仪!

“胸有大才,却藏拙隐锋,而我竟然一概不知蒙在鼓里,有意思!”

诸葛亮喃喃自语着。

“我倒要瞧瞧,这杨仪还有多少本事是我未曾知晓的!”

说到此,诸葛亮挥了挥手,示意亲信退下。

“你且退下继续探听,一旦有关于杨仪的消息立马送来,但务必注意,切莫暴露。”

“另外,传马谡来见我。”

“是!”

不一会儿,马谡匆匆赶来,入得门内。

“丞相,不知唤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诸葛亮抬眸,盯着马谡缓缓说道:

“幼常,你与杨仪也有些交集,对他应颇为了解。”

“方才我得到的消息,说那细盐提炼之术,竟是杨仪的手笔,其背后细盐产业更是庞大,遍及天下。”

“此事你可曾知晓?”

马谡闻言,满脸苦笑。

他也是从手下口中得知,原来杨仪在他们面前隐藏诸多,而且隐藏极深!

回想亲信所言,马谡的内心依然充满惊愕。

嘴巴微张,半晌才道:

“丞相,此事末将也是方才才知道,但时至此刻,末将依然难以相信。”

“杨仪平日里看似随性,我等皆未察觉他竟隐藏得这般深,如此厉害的手段,这般深沉的心机,实在可怖!”

诸葛亮神色淡然,继续问道:

“你又有何想法?”

马谡稍作停顿,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拱手说道:

“丞相,依末将之见,这细盐提炼之术关乎重大,绝不能让杨仪一人掌控!”

“哦?”诸葛亮微微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如今杨仪虽未显露不轨之心,但人心难测,若日后生变,朝廷将极为被动!”

“唯有将此技术收归朝廷,方能保我蜀汉安稳!”

在马谡看来。

这细盐提炼之术虽然是杨仪发明出来的,但这细盐已经影响到了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大势!

哪怕之前杨仪全心全意为了蜀汉。

可日后呢?谁又能保证,杨仪不会倒戈向其他人,或者另有想法呢?

因此,这细盐提炼之法,还是交给朝廷最为稳当!

听了马谡的话,诸葛亮陷入沉思之中。

马谡的眼里,却闪过一丝狠厉,上前一步,低声说道:

“丞相,不如趁此时机,将杨仪拿下!再把细盐技术夺至朝廷手中。”

“如此一来,既能够消除隐患,又能让朝廷掌控细盐这一关键资源,实乃一举两得!”

此法,卸磨杀驴而已。

可诸葛亮听完,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

他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道:“幼常,不可如此莽撞!”

“杨仪能藏拙至今,这份隐忍与谋略,岂是常人能及?”

“这恰恰是他的过人之处!”

马谡脸色一凝,并未想到,诸葛亮对他的评价竟如此之高。

诸葛亮站起身来,缓缓踱步,继续说道:

“我蜀汉正值多事之秋,急需这般有能耐的人才。”

“他能在国家危难之际,凭借一己之力,动用资产拯救朝堂,化解危机,此乃莫大的功劳!”

“若此时我等对杨仪下手,于情于理,我又该如何自处?”

可一听这话,马谡却面露焦急之色,急切说道:

“丞相,杨仪这人城府太深,其心思难测!”

诸葛亮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看向马谡,神色严肃:

“幼常啊,你只看到了杨仪的威胁,却未看到他的价值。”

“一个能在众人眼皮底下默默布局,隐忍多年的人,若是一心为蜀汉,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我蜀汉向来求贤若渴,如今好不容易有这等人才浮出水面,怎能轻易放弃?”

“这……”

马谡陷入沉默,暗暗思忖。

诸葛亮的语气渐重:

“我倒觉得,杨仪或许能成为我蜀汉的中流砥柱。”

“此次他化解危机,便是明证。若能加以引导,为朝廷所用,对我蜀汉的未来,将是一大助力!”

马谡虽心有不甘,但见诸葛亮主意已定,也不敢再多言,只能拱手道:

“丞相深谋远虑,末将不及。只是还望丞相多加小心,以防杨仪有不轨之举。”

“此事我自有分寸。”

日升月落。

清晨,相府门前,一片素白。

刘禅身着素缟麻衣,面容憔悴,双眼布满血丝,足见这些时日他内心的煎熬与悲痛。

群臣们也都身着孝服,神色哀伤,静静地伫立在一旁。

诸葛亮的棺椁被庄重地抬出,放置在灵车上,棺木上覆盖着蜀汉的旗帜,象征着他一生为蜀汉的鞠躬尽瘁。

刘禅缓缓走到棺椁前,伸手轻轻抚摸着,声音哽咽:

“相父,您一生操劳,为蜀汉耗尽心血。”

“如今您离朕而去,朕如失梁柱,今后朝堂之事,朕该如何是好……”

说罢,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

这时,杨仪走上前来,轻声安慰道:“陛下,丞相一生磊落,他的遗志,我等自当继承”

“还望陛下节哀,保重龙体,这也是丞相所期望的。”

刘禅微微点头,感激地看了杨仪一眼。

文武百官本该守灵三日,不得外出。

刘禅并未这样的规矩,但他却选择与群臣一同留在相府。

一方面,刘禅尊称诸葛亮为相父,以表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严刺杀一事,导致刘禅心悸害怕,杯弓蛇影。

为求安全,便一直躲在相府。

有杨仪和他的无当飞军在,这里应该是蜀都内最安全的地方。

如此便是数日过去,送葬的日子眨眼便到。

出殡当日,送葬的队伍缓缓出发。

刘禅亲自上前,与群臣一同抬起棺椁的绳索。

准备将诸葛亮的棺椁送往城外的墓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