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付娟和李闻洗完脸,刷好牙,时彦已经将盛好的面条端在了桌上。付娟和李闻的碗里面都有一个鸡蛋。

时彦还特意给每碗面条滴了两滴香油,切了一点葱花稍微点缀一下。桌上还放了一碗小咸菜。

“你怎么不叫我起床?”付娟坐在了时彦旁边。

“我自己能做,再说了这几天地里面也没有活要做,我娶你回家又不是让你天天做家务的。手好点了吗?”时彦牵起付娟的手,仔细查看。

“看着不红了,你手还痒不痒?”

“有点,涂过药以后好多了。先吃饭呢。”付娟瞄了一眼时彦碗里只有面条和白菜叶。

付娟把自己碗里面的那个鸡蛋用筷子分成两块,她夹了一块给时彦。

“你自己吃就行了,我一个大男人不用吃这些。”时彦用手盖住碗。

“你等会儿可是还要骑自行车载我和小闻去县里面,不多吃点怎么能行。”

“我说了我不吃。”

“李时彦,把你手给我挪开,别让我再说第二遍。”付娟的语气已经带上了警告的意味。

时彦这下不敢再推搡,立马把自己的手给挪开了。李闻注意到了父母之间的互动,他学着付娟,把自己碗里面的鸡蛋分成两份,他把其中一份夹给了付娟。

“这样妈妈吃的就是一整个鸡蛋了。”李闻对着付娟笑了笑。

“快吃吧。再不吃面就要坨掉了,这可是儿子给你的。”

吃完早餐依旧是时彦洗的碗。

厅。

付娟帮着李闻把帽子带上,有给他围上了围巾。把李闻整个人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她自己也是带上了围巾和帽子。

“你坐在最前面最冷,多穿一点,这个围巾围上,还有耳罩和帽子也都戴上。”

李闻年纪小,手抓住把手,坐在二八大杠前面的杠上刚好。

不过现在天气太冷了,让李闻坐在前面,付娟和时彦都怕他会感冒,所以他和付娟一块坐在自行车后座。时彦和付娟把他护在中间。

“好,你就放心吧,我今天可是特意还多穿了一件毛衣。”时彦打开门,把自信车给推了出去,他还贴心的给自信车后座垫了衣服,好让付娟和李闻坐的稍微舒服一点。

“去百货大楼喽!”

“爸爸,我想要吃桃酥可以吗?”

“今天百货大楼会有糖葫芦吗?”李闻那叫一个兴奋,这还没有出门,就一连串的问题。

付娟把门锁好,时彦坐上自信车,付娟先把李闻抱到了自信车后座让他坐好,然后自己坐了上去。

“可以吗?”

“可以,我直接让他坐我腿上了。”付娟不放心还特意找出了背小孩用的背带。

“小闻记得妈妈怎么说的吗?要抱紧爸爸。”付娟的手覆在李闻的小手上,母子俩一块抓住了时彦的衣服。

“嗯,我知道。”

“你们两个直接把手放我口袋里面,这样能暖和一点。”为此时彦特意穿了一件口袋在侧边的。

“嗯。”

确认没问题,时彦哼哧哼哧踩自行车。差不多了半个多小时,一家三个成功抵达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不远处就有一个警所,时彦在警所附近找个了空地先把自行车停好锁上。

“走吧。”时彦牵住了李闻的右手,付娟牵住了他的左手,一家三口朝着百货大楼走去。

“爸妈我想要……”李闻抬起他的小脑袋看向时彦和付娟。

虽然他话没有说完,但时彦和付娟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个小家伙是什么意思,夫妻两对视了一样,然后同时拉手把李闻给拉了起来,李闻的两只脚悬空。

两口子快速走了一段路后,把李闻放回到地面。

“爸爸,我们今天要买什么东西啊?”李闻正是对什么事情都好奇的年轻,他一天能够问一百个问题。

“我们啊,要买一些过年需要用到的东西,小闻,你知道什么叫做过年吗?”

“我知道,过年就是能吃肉,能拿到压岁钱,家里面还有很多的好吃的,还会放烟花。”李闻细细数来他记忆中过年的场景。

李闻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吃的。

聊了几句,时彦他们一家三口成功抵达百货大楼。马上要过年了,百货大楼里面也是一片红色。

这要是后世,还会广播《好运来》和《恭喜发财》。

“咱们先去看还有棉花和布没有。”时彦带着付娟他们两个朝着卖棉花的地方走去。

这是他今天过来的主要目的,现在的布和棉花正是热销的时候,要不是为了过来抢棉花,时彦也不会一大早就带着他们母子俩来百货大楼。

时彦和付娟还是有点战斗力在身上的,两个人带着一个孩子,居然还能在一众大娘手里面抢到四斤棉花。

也有可能是那些大娘看时彦他们两个小年轻带着个孩子不容易,让他们。

交票付款,售货员把棉花打包好,时彦把棉花拎在手上。

“这有红纸,咱们买两张,回去以后让二叔帮我们写一副对联。”付娟指着红纸开口。

原主的二叔写的一手好字,一到年底有不少人请他写对联,然后拿几颗糖,拿个鸡蛋,一个苹果当做谢礼给原主二叔。也有特别热情的会留原主二叔吃一顿饭。

“再买两个正方形的吧,让二叔帮忙写两个福字贴在门上。”

“好。”付娟笑着点头。红纸不像棉花,不需要票据就能买。

“咱们接下来买点桃酥,称半斤的水果糖和半斤奶糖,再买点红糖,买三斤的瓜子两斤花生,过年应该要够用了吧。”付娟估量着。

时彦的爸妈都不在了,亲近的只有二叔和大姑,她都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快过年杀鸡的时候,拿半只鸡给二叔送过去。大姑的话,找个时间把家里面熏的腊肉拿一条给大姑。

她爸妈那边年前会去送年礼,初二再回去一次。他们家也没有什么人会过来,无非就是自己家里面吃,还有年初一的时候邻居之间互相拜年,拿点吃的给孩子。买这些完全够用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