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 第122章 我不看你非要我看(1)

作者:岁月神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20:22:5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冬日的天气总是很矛盾,明明阳光正好,但却寒风袭人。

江南之冬,犹如蛇蝎美人。

看着美,但也狠!

“微臣李景隆,叩见太子殿下!”

玉华堂外,李景隆跪地行礼。

但里面却没有马上传来,往日那熟悉的无需免礼快快进来之声。

就这时,咸阳宫总管太监包敬踩着小碎步,目不斜视的从侧殿出来。

“曹国公!”

包敬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开口道,“太子爷口谕,让您在这跪着!”

李景隆心中一动,马上明白咋回事了。

这时,就见包敬左右看看,然后走到李景隆身前,微微弯腰,“曹国公,太子爷还说了,没他的口谕,您就一直跪着,不许起来!”

说话的同时,包敬的手不经意的在李景隆肩膀上一划拉。

就这么转眼之间,李景隆感受到对方在他的肩膀上,用手指写了个字,邓!

然后包敬给了李景隆一个眼神,抱着拂尘又面无表情的回去了。

“果然!”

李景隆心中暗道,“标子那边已见过我大舅子了!让我跪着,这是在跟我生气呢!”

事已至此能怎么办?继续跪着就是了!

但跪在此处,弘德殿玉华堂内外人来人往,文武大臣接踵而至,各个都用奇怪探询诧异的目光,不住的偷看着跪在门外的李景隆。

强忍了半个时辰,殿内还是没有让李景隆起身的话传来。

“标哥是真生气了?”

李景隆心中暗道一句,然后捂着嘴,重重的,“咳咳...咳咳.....”

这咳嗽倒也不是假装的,他在京城和凤阳之间长途跋涉一个来回,大腿磨破了不说,确实有些嗓子难受,脑袋发晕。

殿内还是没声

“咳....咳咳....”

李景隆又咳嗽两声,冷风吹得他有些双肩颤抖,身子摇晃。

殿内还是没动静

“咳...”

李景隆捂着胸口,“咳咳.....咳咳咳.....”

果然,咳嗽声刚落下,殿内就传来一阵脚步。

李景隆心中一喜,但马上装作头昏脑涨的样子,紧缩眉头,“咳....”

“曹国公!”

闻声,李景隆抬头,又是总管太监包敬。

“太子爷说了!”

李景隆心中大喜,“他说什么?”

包敬笑笑,“他说....”说着,他收敛笑容,“憋回去!”

“啊?”

李景隆一滞。

就听包敬继续说道,“太子爷说了,让你憋回去!”

“完了,标哥这是....真生气了?”

李景隆抬头,朝殿内偷偷瞄了一眼。

就这时,突然身后又是一阵脚步。

他回头看去,就见一群太监侍卫簇拥着一人,缓缓从弘德门外进来。

李景隆瞳孔瞬间一凝,心中暗道,“李善长!”

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韩国公李善长拄着拐杖,一步步前来。

待看到李景隆跪在玉华堂外,李善长浑浊的老眼之中一丝诧异转瞬即逝。

不等李景隆开口,李善长已是说话,“曹国公,您这是?”

但又是不等李景隆开口,玉华堂中又是一阵脚步。

却是太子朱标亲自从殿内出来,旁若无人的掠过李景隆身边,笑道,“太师,您怎么来了?”

“老臣李善长,叩见太子殿下....”

眼看李善长要颤颤巍巍的跪下,朱标已是快步上前,一把搀扶住他。

“老太师无须多礼,请.....”

而后,领着李善长又一次从李景隆身边掠过,从头到尾都没看他一眼。

“不是...标哥,我还跪着呢?”

“你瞅瞅我?你瞅瞅我?”

李景隆眼巴巴的看着人家二人进去,只能继续跪着。

“您今儿怎么得空,来孤这了!”

玉华堂内,朱标坐在书案之后,李善长坐在椅子之中。

一老一少,一垂垂老矣,一英气勃发。

一少一老,一壮年雄心,一英雄迟暮。

二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有些时日没见着太子爷了!”

李善长双手拄着拐杖的手柄,屁股微微抬起,“正好,淮西老家那边送来些过年的特产,老臣借花献佛,送进宫来,给皇上和太子爷您尝尝!”

说着,李善长目光在朱标脸上停留片刻,“太子爷您清减了!”

朱标笑笑,开口道,“太师您到是越发的矍铄了!”

“不中用不中用喽!”

李善长摆手,笑道,“老臣这把岁数了,活一天算一算!”

“你也知道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可你怎么就不肯退下去呢?”

朱标脸上始终带笑,但心中却暗暗发狠。

“回淮西老家当土财主不好吗?非要在京师,在朝堂之上碍眼?”

而后,开口道,“太师说哪里话,可是觉得身子哪里不舒服?孤回头派御医前去给您问诊?”

“大病倒是没有,就是精神越发的不济!”

李善长叹口气,“老臣飘零半生,乱世之中得遇明主,侥幸有些微末之功。仰皇上不弃,承回护之恩,腆列公爵之身,封妻荫子光耀门楣,位极人臣!”

说着,又是叹气,摇头道,“如今回想当年....老臣当年不过定远县一小吏,而今却官居大明太师,真是宛若大梦一场!”

“不怕太子您笑话,哈哈哈!”

“老臣甚至午夜睡不着觉的时候会狠狠掐自己一把,生怕这真是个梦!”

朱标依旧是笑,和善的看着李善长,静静的听着。

但心中却是暗道,“我们父子什么都给了,你也心里什么都明白,道理比谁都清楚,可你光是嘴上说,却不去做。”

其实李善长也在一边说着,一边猜测着朱标的反应。

眼前的朱标,让他突然之间觉得很陌生。

这算得上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他对这孩子算得上了解。

可现在,他却看不透了。

因为对方就坐在那儿,不轻易的开口,不动如山。

他不再像孩子时一样,急切的进行试探,或者追问,乃至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更同时让李善长察觉到一件事。

太子的仁厚之说,是他们这些臣子们传出去的。

而实质上,少年时候的太子是仁厚的,儒雅的,宽和的。

可现在的太子,已经鲜少表露他格外仁厚宽和的一面了。

其实,他也有苦衷。

他一辈子都在辅佐朱家爷俩,他们的脾性他能不知道吗?

他是贪恋权势,他是贪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呼百应的快感。

但他也怕,也是身不由己。

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一根悬着的弦,他怕他退下来之后,那根弦就断了。

那根弦就是.....洪武朝第一次大清洗....胡惟庸案。

而胡惟庸不但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更是他以前....一直操控着的。

以他对皇帝的了解,这件事远没有完!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

朱标端起茶盏,打破了这份沉默,“太师您这话就不对了,什么叫活一天算一天?”

说着,放下茶碗,“您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谢殿下宽慰老臣!”

李善长心中犹豫片刻,开口道,“其实别看老臣说的轻松,要说不怕死....呵呵,那是假的!”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李善长看向朱标,“也无非就是这几年的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