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夜。
楚王宫大殿内灯火通明。
文武百官依次入殿,却见殿中布置一新,高台上两侧多了几排蒲团,御案上摆着一个古朴的铜鼎。
诸位爱卿。熊启高坐龙椅,神情肃穆,今日召集大家来,是要商议一件大事。
众人面面相觑。
白天的朝会才结束,怎么又有大事?
如今形势,诸位都很清楚。熊启继续道,孤王思来想去,决定
他话未说完,忽见一名斥候匆匆入殿:报!秦军已经抵达邓州城下,号称三日后就要兵临郢都!
殿中一片哗然。
邓州距离郢都不过四百里,若是秦军加速行军,说不定两天就能到。
熊启却出奇地平静:孤王知道了。诸位卿家,既然时间紧迫,那就更要快些做决断了!”
“来人,把门关上!
话音刚落,大殿门窗就被人从外合上。
大王,您这是......甄熋疑惑道。
熊启没有回答,而是郑重地从怀中取出一封金匣:诸位请看,这是先祖留下的密诏。
众人屏息。
大楚国君历来有规矩,每位君主都要留下密诏,以备国难之需。
这封密诏代代相传,从未启封。
大王,莫非......老臣们面色大变。
熊启缓缓打开金匣,取出一卷黄绢。
借着灯光,众人看见上面写着:若来日楚国有难,当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保存实力,静待时机
诸位爱卿。熊启声音低沉,孤王决定,率领宗室南迁,暂避锋芒!
什么?!群臣惊呼,大王,这
孤王心意已决!熊启断然道,郢都虽险要,但以秦军的火器,撑不过三天。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撤退。寡人已经选好了退路,准备率领宗室南迁到番邑。
番邑位于楚国最南端,山高林密,易守难攻。
若是退到那里,确实能暂时避开锋芒。
可是大王......甄熋忧心忡忡,若是就这么放弃郢都,只怕军心更加动摇啊!
所以寡人才召集诸位来商议。熊启环视群臣,寡人准备留下一支精锐,死守郢都!!”
“不求击退秦军,只求为我们争取时间。等寡人到了番邑,重整旗鼓,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殿中一片寂静,众人都被熊启的决断惊呆了。
大王......一个老将军颤声道,末将愿率军死守郢都!
末将也愿意!
末将愿效死力!
一时间,殿中响起此起彼伏的请战声。
熊启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眼中闪过一丝痛惜。
诸位爱卿......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寡人心意已决。留守郢都的事,寡人自有安排。现在要议的,是如何保证宗室安全撤离。
说着,他展开一张地图:从郢都到番邑,要经过这几个关隘。寡人准备分成三路
就在他安排撤退路线时,忽听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报!秦军加快行军,已经过了镬镇!
什么?众人大惊,他们居然连夜行军?
熊启面色一沉:看来不能再等了。诸位爱卿,现在就开始安排吧。记住,一切要在明日午时前准备就绪!
大王!甄熋急道,您真的决定了?
不错。熊启的声音斩钉截铁,寡人已经想清楚了。要么全军覆没,要么保存实力。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那郢都
郢都自有人守!熊启道,寡人已经挑选了精锐,由上将军潘振领军。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拖住秦军!
此时,一个年轻将领站了出来:大王,让末将留下吧!末将愿率本部人马,与郢都共存亡!
不行!熊启断然拒绝,你是寡人的亲卫统领,必须护送宗室南撤。至于郢都
他的目光投向殿外,声音低沉:这座先祖留下的都城,就让它再发挥最后的价值吧!
众人默然。
谁都明白,这是一场险棋。
若是撤退成功,楚国还有重整的机会。
若是失败,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时间紧迫,现在开始分工。熊启站起身,甄熋负责安排宗室撤离,府令负责断后部队,其他人分头行事。记住,此事绝对不能走漏风声!
遵命!众臣轰然应诺。
正当众人准备行动时,又一个斥候冲进殿来:报!秦军在镬镇张贴告示,说是投降的官员和将领,可保官职,不降者满门抄斩!
殿中一片骚动。
不少官员面色大变,显然动了投诚的心思。
肃静!熊启厉声喝道,现在谁敢轻举妄动,寡人就先杀谁!来人,在殿外布置亲兵,没有寡人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离开!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熊启环视一周,冷冷道:诸位都是楚国重臣,若是想投降,寡人不拦着。但现在,还请诸位替寡人守住这个秘密。等寡人的车驾出了郢都,你们爱去哪去哪!
满殿文武噤若寒蝉,熊启杀气腾腾得模样,显然不是开玩笑。
好了,都按计划行事吧。熊启挥手道,天亮之前,所有准备都要就绪!
众臣鱼贯而出,各自去准备,身后还紧紧跟着监视的禁卫。
很快,整个王宫都忙碌起来,但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走漏了风声。
站在殿门外,熊启望着繁星密布的夜空,轻声道:先祖在上,莫怪做儿孙的无能。只望这一步险棋,能为楚国留下一线生机
与此同时,秦军大营。
大王,黑冰台传来消息,郢都城中似乎在秘密行动。王翦禀报道。
哦?嬴政放下手中竹简,说说看。
回大王,郢都城中灯火通明,似乎在准备什么大事。但动静很小,不像是在布防。
有意思。嬴政眼中精光闪动,看来楚王是要下一步险棋啊。
大王的意思是
不急。嬴政微微一笑,让斥候继续监视。不管他们要耍什么花招,等我军抵达郢都,一切都将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