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潘嬷嬷虽说埋怨清嫔行事不够周全,但也明白这位娘娘本质并不坏。便对着繁空开口道歉:“卫大人啊,真是对不起,应该事先阻止娘娘这般胡来的。”

“卫大人啊,我今日能够有这样的地位全是托了您的福以及卫大人还有南派势力的支持帮助,绝没有想要伤害你的意思。请相信我今后绝不再犯。”清嫔急忙表达自己的决心。

看见繁空沉默着,清嫔紧张不已。虽然对她的话有些怀疑,但鉴于潘嬷嬷的信用加上她在南派的地位考量,繁空平静回答说:“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就没有下次的机会了。”

“谢谢你,谢谢卫大人理解!”清嫔欣喜地看着繁空终于释怀了。在这冰冷无情的皇宫里面唯一值得信赖的就是卫大人和他的党派了,万一失宠的话后果可想而知有多么惨烈。

“时候也不早了,我也该离开宫殿了。”赏花之类的事此刻已经提不起兴趣。

“卫大人,请您千万不要把这件事情告知启大人啊。”清嫔用几乎祈求的目光看向繁空,在提到启大人时她总不免多了一份谨慎。

盯着对方半晌之后,繁空冷漠地回应了一句:“仅此一次。”

听到这话,清嫔赶紧点头。

自年前下了场大雪之后,这几天天气都挺好的,阳光下的皇宫看着格外明亮。

潘嬷嬷送繁空出了清嫔的宫殿,一路上,不时有宫里的太监向她们行礼。

“夫人,清嫔娘娘今天这事确实冲动了些,您别往心里去,她也是一时情急。”

“她其实只是想确认心中的猜疑罢了。偏偏皇帝在我进宫的时候正好去了她那里,她就觉得这是证明了她的猜测,其实不过是巧合而已。”繁空摇了摇头,当今这位皇帝可不算糊涂,不可能在这种情感纠葛上犯迷糊。

“娘娘实在不该这样想。”即使皇帝真的对夫人有什么意思,那也是不能放在台面上说的事儿。

“潘嬷嬷,麻烦您跟清嫔娘娘转达一声,今后没有必要的话,我也不想再进宫了。”繁空趁机表达了心意,否则每次被叫进宫来,她都不好拒绝。

潘嬷嬷点点头:“我明白了。”

‘庆华门’外已经有马车等着了。

上了马车,驶出皇宫的大门后,繁空才松了口气。

从皇后和贤妃,再到这位清嫔,怎么老是跟我扯上关系呢?宫里的斗争是有界限的好不好?我在宫外面。

这个点,闲佑他们也该离开国公府了,繁空让车夫把她送回家去。

到家门口时,燕伯和燕婶子正在扫地。

“老太太,您这么早就回来了?”燕伯赶紧过来迎接繁空下马车。

“毅松他们还没回来吗?”繁空下了马车问道。

“还没有。”

繁空看了看隔壁王老爷家的房子,奇怪地问:“今天王老爷一家不在家吗?”这些天王老爷没来串门,倒是清静了不少。

“听杜娘娘说,王老爷一家人今天去皇觉寺上香了。”燕婶子回答道。

繁空点了点头,进门看见顾陶盼正坐在椅子上看信,神色有点茫然。

“卫太太,我爸给我来信了。”顾陶盼折好信放进了怀里,笑着对繁空说。

“老太太的马车刚走不久,驿站的人就把信送来了。”燕伯在一旁说。

“陶盼还会认字呢?”繁空有些惊讶。

“小时候跟着哥哥学过几年,后来长大就没再学了。”顾陶盼略带羞涩,她认识的字不多,家里一直供哥哥念书,但哥哥考了好几年都没考上秀才。

繁空点了点头,在乡下的姑娘中这确实少见:“你爸爸肯定是很想念你了。”如果她有个女儿在外面这么久,她也会想得不行。

“是啊,我爸说我没在家过年会冷清些。”顾陶盼也有点想念爹娘了。爸爸在信里还让她好好跟卫太太相处,多讨讨喜,但她明白父亲的意思,虽然闲佑比她小两岁,就像个弟弟一样。

“你们还要过了十五才能回剡城,不如给你爸写封回信吧,告诉他不必担心。”

顾陶盼点点头。

难得有片刻安宁,繁空回到屋里给自己泡了杯茶,思考着给咕咚羹换新包装的事。冬天过后粽叶就不行了,天气暖和肯定会漏。

繁空想起以前读《水浒传》的时候,卖熟食的小贩是用荷叶包牛肉的,这个时代的东西大多来自自然,如竹子、树皮、麻布,若用油纸包装成本就高了。

可天热起来谁还吃火锅呢?这件事可以先缓一缓,现在已经有人照她的方子做起了咕咚羹生意,今年年底竞争就会激烈了。醉霄楼品牌硬朗又有名气,全国各地都有专卖店,冲击不会太大。眼下要做的就是推出一种新产品,在咕咚羹下架前补上去。

那应该是什么样的食物呢?繁空想到了自己爱吃的一些东西:鸭脖子、鸡排、鸡爪、卤蛋什么的……咳咳,想着都流口水。这些东西越城也能买到,可总是味道不一样,就像是南北风味差异。所以卤汁很重要,天气热的话即使放上几天也不坏,反而更加入味。

现代美食节目真不错,她看了不少,记得一些配方,就在繁空回想哪些调料好用的时候,蒙翠姝一家人和毅松他们都回来了。

“奶奶!”小丝柔见奶奶出来,跑了过去。

繁空张开双臂抱住孙女:“哎呀,小丝柔肚子吃得鼓鼓的啊。”

“奶奶,我今天吃了好多好吃的菜呢,还有姐姐夹菜给我呢。”小丝柔高兴地说。

夹菜的是个侍菜丫头,看着大孙女幸福的表情,繁空笑着说:“很快,咱们家就有位姐姐天天给小丝柔夹菜啦。”

“真的吗?”小丝柔眼睛发亮。

繁空重重地点点头,赚钱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

院子里,连昆、卫闲佑和连瑞南三人在交谈,卫闲佑不时点头附和。

“大姐,今晚来我家吃饭吧,有些菜我已经买好了。”蒙翠姝过来邀请,毕竟说好的要去他们家:“我们一家人也吃不完这么多,放两天就要坏了。”

繁空心想留着以后再说也行,自打儿媳来了后她发现自己胖了一圈,该凸不该凸的地方都快差不多了,无奈地点点头:“好吧。”没冰箱,菜确实容易坏:“闲佑哪儿去了?”

大家都齐了,就是不见卫闲佑的身影。

“他下马车时碰见两个朋友,说是谈生意去了。”蒙翠姝开心地告诉大家:“时候不早,大家先去我家坐坐吧。”

“老太太,请放心,等闲佑少爷回来了,我会通知他去连夫人那儿。”燕伯在一旁说。

顾陶盼看着院子里的一家人,想起了爸爸信中的教导,女孩嫁人,男方的性格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氛围。若是这家人每天都和睦融洽,他们的长辈必然是心胸宽广之人,培养出的孩子必然优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