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划定势力范围
贾琏在天津港见到了法国公使,也看见了跟在后面东张西望的拉瓦锡夫妇。
英国人派了三艘三级战列舰护卫公使来华,法国人只有一艘船,相比之下,确实寒酸了。
好在贾琏知道,法国的地面力量更强大一些,不过也不耽误英国人拉帮结派,针对法国。
英法这对冤家的历史太长了,长到现在都在互相看不上。
仪仗队再次派上了用场,法国公使明显有点蒙圈,还能这么玩的?
问题是法国现在也没国歌,其实大周也没有,只能凑合一段秦王破阵乐。
法国公使心里琢磨着,一定尽快送一份报告回去,让国内知道知道,东方大国是怎么玩高端局的。
程序走完之后,贾琏宴请公使,并且很贴心的给他们准备了刀叉和汤勺。
别人看着中方人员熟练的使用筷子,心里作何感想不得而知,拉瓦锡夫妇有一种莫名的耻辱感,一种茹毛饮血的人来到文明世界的耻辱。
好在这对夫妇不是文学家,不然回去要写《意林》和《读者文摘》了。
说到这些杂志,讲道理,在某个历史阶段,虽然骗人了,但却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供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的人觉得恶心,完全就是因为被骗了,忘记了当初被鸡汤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一顿饭吃的很严肃,贾琏也没安排什么宫廷舞蹈,还是上次那个临时庄园,安置了公使。
老规矩,接受医生的检查,洋人身上病毒多,仔细一点没毛病。
拉瓦锡倒是迫不及待的找到贾琏。
“阁下的名字很熟悉,我拿到的基础化学,是您的著作么?”拉瓦锡显得非常严肃,他正在探究构成世界的真理,贾琏的基础化学里有一句话,构成世界的基础粒子有分子和原子。尽管没有深入阐述,但是对于拉瓦锡而言,却如同大吕洪钟,醍醐灌顶。
“啊,是的,书上的内容,有些是可以论证的,有些是猜想,因为逻辑上能说的通,我就这么写了。”贾琏可不敢说什么能验证。
贾琏的法语是后来向让阿让学的,同时也要求他学习中文。
“由于语言上的差别,我建议你还是先学习中文,再看这本书,翻译可能会有错漏。”贾琏又提醒了一句,拉瓦锡,大神来的,得留下他。
“您说的完全正确,只是没想到,您居然还是一位政府的高级官员。”拉瓦锡很是感慨,还以为是个老学者呢,没想到是个年轻人。
打击是肯定有的,但是对于拉瓦锡而言,更在乎的是探究真理。
“朝廷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留下来学习并开展科研。”贾琏不动声色的打窝,留下拉瓦锡,硝化纤维的稳定剂有希望。
“这样么?真的太好了。”拉瓦锡很兴奋,恨不得立刻就进入科研状态。
可惜的是,半个月滞留期还是强制的,这段时间公使也好,拉瓦锡夫妇也罢,主要是在学中文。
中文的学习难度,对于从小学拉丁语的人而言,启蒙阶段简直是一场灾难,这主要是对于拉瓦锡之外的人而言。高智商的拉瓦锡,进入状态很快,就算是死记硬背,他也是学霸。半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学会了上百个字,以及一些简单的用语。
法国公使梅尼克在学习之余,重复了一下干涉北美的建议。贾琏表示,现阶段的大周,海上力量有限,并不足以横跨太平洋到达北美,如果需要绕地球半个圈子,先到欧洲再到美洲,即便有心干涉,也很难发挥太大的作用。
当然了,本着法国是第一个来访的友好国家这一原则,在贸易上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优待。
得到这个答案的法国公使不免失望,但是怎么说呢,也不算一无所获。
是否介入北美独立的问题,贾琏确实有过思考,但是现在的航海水平摆在那的,走北太航线,目前也没人去冒险啊。除非雇佣一个洋人的船队去探险。这事情不是不行,要等到贾琏外放之后,再者,就算抵达了北美西海岸,距离北美十三州也距离万水千山。这辈子能做的,大概就是在北美西海岸扎几个钉子,弄几块地盘,做一个前进基地,帮助土著抵抗美国的西进运动,这个倒是能考虑一下的。
至于路易十六为了美国独立搞到财政破产的事情,贾琏觉得能帮一点是一点,至少要拖延一下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说起来,路易十六夫妇,都是奇葩。用孟子的话讲,望之不似人君!
法国人还没送走,英国人维恩和海军少将丘吉尔又到了,贾琏又来一遍。
相比于维恩关注大周对北美独立的态度,维恩的关注点却是炮台上的巨炮,以及士兵手里的步枪。
仪式走完,英国人和法国人住在同一个庄园里,尽管不是一个院子,但是就很有趣。
事先知道了这边有半个月的滞留观察期,英国人也很配合,全体下船上岸。农庄附近有日本人林某开的皮肉买卖,平时接待一些海,英国人的买卖也做。反正谁的金币银币不是钱呢?说起来,让女人赚外汇,老传统了。只不过林某现在是李亨的门下东瀛走狗,他挣的钱半数要上交李亨,剩下的一半中的一半,要拿去贿赂幕府,自己剩下的四分之一,已经够他成为人上人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林某能在大周畅通无阻,极大的方便了他的生意。
对于维恩询问关于北美事务的时候,贾琏义正词严的表示:“英法两国都是我国的友好国家,你们之间的矛盾,作为第三方保持中立。但是作为周朝的政府代表,对于贵国商人走私鸦片的行为,我要表示最严正的抗议,如果贵国政府不能约束走私,我们将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报复。”
对付洋人,就该简单直白,说的明确一点,含蓄的话他们也听不懂。
但是对于鸦片走私,维恩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现在的大英,照样鸦片横行。相比之下,因为朝廷有法律禁止,地方上只有一些走私活动的大周,情况比大英要好的多。
“这个,我国并无禁止鸦片贸易的相关法律,我会向国内转达您的意思。”维恩也只能如此回答,心里默默的问候沙逊家族的女性,抱怨该死的沙逊家族给自己找麻烦。
“希望如此!我是希望两国友好能长期维持下去的。”贾琏也算克制,没有进一步的追究。
维恩则反问了一句:“据查明,贵国军队攻占了安南部分领土,并纳入贵国的管辖范围。如今我国的东印度公司正在印度开拓,我希望双方达成一些共识,不要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对于此事,贾琏眼珠子飞快的转了转,立刻换了一副更严厉的嘴脸:“东南亚诸多小国家,几百年前就是我国的藩属国。接受我国的保护。只因为过去两百年,国内因为战乱,导致无暇顾及。如今皇帝陛下要重竖我国在东南亚的威望,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这些欧洲小偷,都将被赶出去。毕竟两百多年前,我国就在东南亚设过两个宣慰司,这是正经的官方机构。如果英国人不想与我国产生摩擦,最好不要越过马六甲海峡。”
陪同的丘吉尔听了这番话之后,表情变得很严肃,大英帝国重视印度,如果激怒了周帝国,一旦对方开战,专注于欧陆的大英,将没有太多力量投放到亚洲。毕竟这可是一个人口两亿,幅员辽阔的大国。
维恩也同时变得严肃了起来,很认真的表示:“您的态度,我会转告东印度公司方面,我建议就此事签署相关的协议,避免冲突。”
昂撒人是最现实的,一旦发现打不过你,态度转变的会非常的丝滑。一旦发现你打不过他,那等着蹬鼻子上脸吧。
昂撒人是最不讲理的,但凡能讲一点道理,那也是逼不得已。斯言诚哉!
现在的大周海军还是幼苗状态,贾琏却依旧以强硬的态度表示:“这个主意不错,两国可以展开广泛的合作,保持通话,避免误判。”
达成共识后,维恩和丘吉尔离开了,回到住所,没人的时候维恩开骂:“该死的西班牙,该死的荷兰人,该死的沙逊家族。”
丘吉尔则冷笑道:“维恩先生应该庆幸,周帝国的皇帝和大臣能分清楚谁是谁,否则以周帝国的体量,将东印度公司从印度驱逐出去,也不是做不到。现在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在印度给我们捣乱,如果周帝国也加入进来,那才是灭顶之灾。”
“还有那个沙逊,可以的话,希望周帝国抓住并吊死他!”维恩的态度并不奇怪,现阶段的欧洲都在排鱿,唯独英国还算好点,好的也有限。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按照约定,两国公使可以花钱在京城买房子,作为使馆。这种现代的模式,对于维恩和梅尼克而言,都是比较新奇的。他们尽管互相看不顺眼,却不妨碍他们一致认为,这才是文明国家该有的风范。
两人都带足了经费,买房子的时候,自然都要挨一刀的。他们一度主张自己买地盖房子,但是遭到了拒绝。理由很强大,破坏了京城建筑的整体风格,影响市容市貌。
中法,中英,都就东南亚的问题达成了一致,并签署了一份协议,东南亚视作周帝国的势力范围。至于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管他们去死!那是周帝国与他们之间的事情了。英法两国都认为,原则上周帝国还是愿意尊重契约的,毕竟葡萄牙人当初骗到的澳门,现在还被允许住在那里。
只能说,因为拿破仑还没横空出世,大英帝国也没到如日中天之时,现阶段欧洲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还是东方的周帝国。
只不过因为是个大陆国家,海上力量投入的不足。但是就现阶段的发展看,周帝国已经开始重视大海,这真不是个好消息。
现阶段的欧洲,对于东方是带着滤镜的,很多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国。
人嘛,都差不多,看身边的人和事情各种不顺眼,偏偏觉得,一个遥不可及的国度,会是个好地方。
现阶段会这样,都因为贸易顺差,以及最顶级的奢侈品,都来自东方。
维恩是亲自出席了女王陛下举行的宴会,上面展示了亨利带回去的各种国礼,女王陛下称这些回礼为王室最珍贵的收藏。
并称亨利所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力的回击了来自海峡对岸某个不友好国家的高调宣传。
不就是你的人先去了一步么?现在你有的,我也有了。
就是这个心态。
实际上到乾隆年间,欧洲国家对于东方大国还是舔狗心态,马戛尔尼到访时,带上了英国人所有值得骄傲的东西。
只能说,神秘也有神秘的好处。
大周不是大清,没搞闭关锁国那套,可以说是天佑中华。
其实明朝对于欧洲人就很宽容,甚至允许传教和建教堂。
相比之下,本朝太祖则严令,禁止欧洲传教士传教,更禁止建教堂。其他方面,倒是不禁止,也不禁止官方交流。
至于俄罗斯,因为被打了一顿,东扩的步伐停止,转向往西发展,正在争夺黑海的出海口。
所以说,贾琏提出的势力范围,仅仅是限于东南亚,对于英国人而言,还是赚大了。
贾琏不知道这份协议的弊端么?当然也是知道的,关键你就这些海军实力,别说打英国,如何赶走西班牙和荷兰,还需要时间。
丘吉尔在京城呆了几天后返回了天津,提出要到船厂看一看,遭到了拒绝,又提出去炮台看看,这次被允许了。
贾琏同意他看炮台的原因很简单,炮台这种死的防御机构,随便看好了。就算看了,他也不会生出一丝想法的,这个时代的战舰打炮台,简直就是自杀。更不要说,炮台贾琏特意让人翻新过,用上了水泥。
所以,走在炮台上的丘吉尔,看到的炮台,简直令他绝望,尤其是八千斤大炮,伸手摸了摸炮膛,光滑度让他震惊。
这说明,大周的工艺水平,并不比欧洲差,甚至要高出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