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想着刚才反应确实好像夸张了点。但是能怎么办呢,此一时,彼一时,身在职场也要能屈能伸。
看到林悦也坐下后,满脸堆笑地开口道:“林总,你升总监的事,我真的是非常高兴,因为秦总走后部门一直群龙无首,有了总监后才像一个团队。”
林悦见氛围既然已经烘托到这儿了,就顺着张伟的话有来有回地和他客套起来,说:“我刚上任还得仰仗张老师的支持呢。”几个来回的商业互捧后,林悦也没有忘记今天谈话的重点是要敲打一下他。
林悦盯着张伟的眼睛,认真且严肃地说道:“我们是一个 team的,大家的利益一直都是捆绑在一起的。我的绩效有你的一份功劳,而你的绩效又是我来打,所以我们需要相互支持,互帮互助。”
说到这时,张伟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当然听明白林悦这句话里想要表达的重点。但是很快他就连连点头附和道:“是的,是的。林总放心,我绝不拖咱们团队的后腿。”
林悦眯着眼睛,笑盈盈地说道:“其实吧,这次我能升职主要是我在公司的时间比你长一些。我在公司 7年,你才 3年。盛总用人很谨慎,我听说他还去团队做了我的尽调,估计大家对我的反馈都还不错吧。”
听到这句话时,张伟身体微微一怔,不自觉地将注视着林悦的眼神移到了别处。他当然听出来了林悦的话外之音,是想要告诉他,他在背后做的那些小动作她都知道,最关键是没用。另外他想要担任总监这个位置资历差了点,还得熬几年。
通过这次与林悦的正面交锋,张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策略,先低调做事,观望形势后再另求他法。所以当林悦提到接下来培训工作的重点会放在团队分享上,他也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简单来讲,就是以各业务团队为分享单元,由团队负责人根据团队的需要,分享一些专业课程。
做这个事情林悦有两个目的,一是自己可以借机在人力资源团队内部做一些分享。经理下面的人员她不方便直接 1V1找大家聊,这样会让人觉得她一个新上任的老板,将管理的手伸得太长。
她需要这个场子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一些自己的管理理念,开会时当然也可以讲,但那会显得刻意,而且盛兴几乎每场会都在,有些话也不方便直接在会上讲。
第二个目的是她刚上任,虽然她手上有重要的项目撑着,但并不会因为她升职这个时间点发生变化。所以她需要有一些更张扬的形式来突出她升职后的变化,而且她去给盛兴提这个想法的时候说的是利用下班的时间来分享。既满足了员工学习和能力提升的需要,又能达到盛兴想要的加班氛围。盛兴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了。
晚上回家,林悦路过水果店时特意下车去买了几斤阳光葡萄和一只榴莲,因为这都是刘翠英爱吃的,她准备晚上和刘翠英好好聊聊小宇的问题。
打开门,她一边换鞋,一边对着厨房里的刘翠英道:“妈,我下班回家了,买了你爱吃的水果放在餐桌上了。”
刘翠英转头看了一眼林悦,开心的神色在她脸上一扫而过,很快皱眉道:“啥叫我爱吃的,好像你们都不吃一样,我爱吃我自己会买,不要以后又说你的钱都让我花了。”
林悦有些无语,她真的好想和刘翠英理论一番她到底啥时候说过“钱都让她花了”的话。有的时候她都怀疑刘翠英有被迫害妄想症,这内心戏也太多了点吧。
她叹了一口气,走到了小宇房间。看到小宇正在写作业,她走过去俯下身,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轻声询问道:“你下午和外婆怎么了,怎么会说不喜欢外婆那样的话?”
小宇专心地写着作业,头也没抬,淡淡地说:“我也忘了,就是她老是凶我。”
正说着林海峰走了过来,刚好听到林悦和小宇的对话,于是叹气道:“你妈就是那个脾气,你就左耳听,右耳出,不理她就好了。”
所以那天晚上,林悦并没有和刘翠英聊教育的问题。想着要么再等等,也许是小宇一瞬间的反应,不用太放在心上。接着她又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到了工作上。
凝聚团队的问题目前从表面上来看,已经初见成效了。她搞定了团队里张伟和钱敏敏两位刺头,紧接着又面向团队做了一场关于“领导力”的内部分享,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她提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
重点在领导者的自我修养与如何激励和成就团队成员方面进行了分享,并拿以前 HRBP团队举了大量相亲相爱的正面例子,看似是为了佐证课件的理论,实则是为自己做宣传,一场分享结束后就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善解人意、体恤下属的管理者形象。
但是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管理好团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承接上级的需求。特别是在盛兴和刘峥目前明争暗斗的情况下,很快林悦就迎来了新的挑战,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以前秦澜的不容易。
盛兴为打造公司的品牌调性,准备在一线城市开线下门店,将公司一些头部匠人的作品放在门店进行展示。
为了彰显品牌的调性,首先选址一定要在城市最繁华且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段,比如上海的外滩、杭州西湖边的武林门。另外装修也要足够有品味,用他的原话就是低调中要尽显奢华,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盛兴的设想单从逻辑上来看非常合理,只有这样的门店才能够得上“体验空间”的定位,会吸引到有钱人去观摩,再加上定期在店里举行一些线下活动,最终也可以将流量引至 APP。
但问题是这样的战略需要足够多的资金,因为不管是租赁成本、装修成本,还是活动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刘峥在这方面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想要通过线上运营打开年轻的用户群体,虽然这部分人购买能力一般,但是体量足够大。
两个人争论了一段时间后以刘峥的妥协而告终,同意先在上海和杭州两地试点,如果数据好再在全国各地铺开。
但实际上他却在其他地方默默阻挠着开店的进程。比如招聘一个优秀的店长,因为按规划得这个人先到位,选址、装修、选品等一系列筹备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就这样林悦成功地夹在了两个老板中间。
按公司的招聘流程,总监及以上级别的人员是刘峥初面,盛兴终面。但两个人对于门店的定位不一样,招聘画像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盛兴想要招聘的是像他一样有文化底蕴的圈内牛人,而刘峥则想找像他一样有创新想法的文化圈新人。
所以刘峥面试通过的人再推到盛兴那,盛兴一看简历脸都垮了,厉声道:“你最近怎么回事,连一个店长都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