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正版无广】第35章 初制肥皂

作者:西襄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8 00:00:40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江河手中的这套十四卷版本《纪效新书》,以两卷为一册,共七册,七册书共同装在一个书壳里,也叫书套。

以硬纸板或薄木板为胎,里面敷以纸,外面敷以布或锦,只包四面露出上下的叫“四和套”,四面和上下都包起来的叫“六合套”。

因为此时的排版印刷全靠人力手工完成,还做不到把字雕刻的特别小,所以此时的书籍每页印不了多少字,最多也就二、三百字。

如此一来,稍微上点儿字数的大几万字,就得分几册来装订,一套书通常有好几册。

《纪效新书》才分了七册,已经算少的了,如《三国演义》这种几十万字的大部头,一整套书可能需要分几十册装订。

《纪效新书》全书共八万多字,平分下来每册约一万多字。

江河与书砚花费了一个多时辰,已是各自读完了两册,并添加上了标点符号。

此时外面的长街上已是敲过了二更的更鼓,江河见到书砚有些犯困打哈欠,向书砚道:“行了,今晚便到这儿,你先去睡吧!”

毕竟才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在他前世也就是才刚上初中的年纪。小孩子觉多,也耐不住熬夜。

而且这《纪效新书》书砚虽然能勉强看的懂,读的通,可以断句划分句读。但书里面的内容对他一个小孩子而言,未免还是有些无聊的,许多东西也还理解不了,自然也就看的更犯困。

书砚闻言,连忙道:“公子,我不困。再说您都还没睡呢,我怎么能先睡?”

“你去睡吧,本公子习惯晚睡。”做为一个现代穿越灵魂,江河确实已经习惯了晚睡,经常是不到十二点不睡,有时刷手机遇到感兴趣的话,甚至会不知不觉到一、二点。

除了刷手机,还有追剧、玩游戏等等。没办法,现代的娱乐活动实在太多了,而大部分年轻人也都是夜猫子,很早有在晚上十点之前就睡觉的。甚至不到半夜十二点不睡的,比例极大。

“公子,我真不困。”书砚还想坚持。

江河想了下,道:“行,那我另给你找件事。你去厨房找一找,看有无猪油?还有炉中木柴烧尽后的草木灰,也给我取一些过来。”

“猪油?草木灰?”书砚闻言,不由大为疑惑,不解道:“却不知公子要这两样东西何用?”

江河道:“你且莫多问,先去寻来便是。”

“是。”书砚闻言,便也不多问了,立即领命一声,告退而去,出门去找猪油与草木灰了。

江河之前想到要做肥皂时,本打算是等明天再动手实验,但既然眼下书砚非要陪他,却有些无聊地犯困,江河便干脆给这小书童换换脑子,找些有趣的事做。

此时的明末时期虽然早已出现了植物油,但各种植物油的品种却还较少。最常用的是芝麻油,因为最早是从西域传来,也被称为胡麻油,而且芝麻的出油率也比较高。

剩余的如大豆虽然也能榨油,但以眼下的纯手工古法榨油,出油率却不高。而且很多植物油是拿来当灯油用的,并不是拿来食用。

比如后世许多人爱用的菜籽油,据说还是川菜必备油,眼下就是用来点灯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有提到,称“炒过榨油,黄色,燃灯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油利,种植亦广。”

而徽州地区最为盛产的是桐油,也是徽商们最初销往外地的本地特色产品之一。

不过桐油就更不能拿来食用了,而是工业用品,是制作油漆不可缺少的天然主原料。而且单纯的桐油,就能拿来当清漆用,直接刷到木料上就可以起到防潮防腐并增亮的作用,刷到铁器上还能防锈。

而在古代的造船业里,更加缺少不了桐油。在船造好后,船底都必需要刷桐油,以增加船底木料的防水性。

眼下可食用的植物油品种还较少,不够丰富,所以动物油便也是食用油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穷人家不敢说,但像江家这样的有钱大户人家,自然是必备的,做饭炒菜少不了。

书砚点了个灯笼照明,去不多时,果然在厨房找到罐猪油带了回来,草木灰自然也没少,他用张草纸包了一包。

书砚把这两样东西放到书桌上后,向江河道:“公子,我找来了,不知这些够不够用,不够的话我再去取些?”

江河放下书瞧了一眼,点头道:“够了。”

只是第一次做试验,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也没必要第一次就弄太多。万一失败,就纯属浪费了。

点过头后,江河道:“你去找个容器,把草木灰用水泡上。”稍顿后,他转身过去,自背后书架上探手拿过上面放置的一个备用的笔洗,道:“就用这个吧!”

“公子,我还是另找个吧,您这笔洗也挺名贵的。”书砚见状,却不肯接笔洗。

江河无奈一笑,随他道:“行吧,那你另找个东西去。”

书砚答应一声,便又立即匆匆而去,不片刻拿了一只木盆进来,问道:“公子,这个可以吗?”

“可以,没问题。”江河道,“你把草木灰倒进去,往里加水。记住不要加太多,大概灰一半,水一半。”

草木灰加水再过滤,就能制成天然的碱水,可以用来制作碱水性食物,比如碱水粽子、碱水面条,这是古人琢磨出来的土办法。

甚至江河小时候,他还见过自己奶奶用这种方法制作碱水,用来制作食物。

除此之外,草木灰也是种天然的肥料,里面含有钾、钙等元素。以前农村人收割了庄嫁后,地里剩余的废秸杆会直接就地烧掉,翻融进田里就能增加土地肥力,可惜他那个时代后来已经不允许农村燃烧秸杆了。

当然,他那个时代也有了更多先进的化工肥料,却是也用不着这种土办法了。

毕竟草木灰这种天然肥料虽好,但肥力比起先进的现代科技化工肥料,显然还是大为不足的。

他前世那个社会,各种物资大为丰富,尤其是各种粮食产粮不断上涨,就与现代科技的化肥应用分割不开。

虽然许多人也因此担忧化工残留,还有农药残留。但大部分其实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也没见有多少人是真吃米饭、面食或各种瓜果蔬菜吃死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