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秦教授的办公室。

有学生听了秦教授的讲解,提出了一些问题。“图伊曼斯的画面过于平面化,如果我们的作品中出现这样的效果,会不会?”

“他的色采几乎都是低饱和度的。”

秦教授听了这些问题,反而高兴,他希望学生们有自己的思考。

“他的画接近象征主义的朦胧隐喻。这种很平淡的画面,蕴含着宁静的思考。

在我看来,图伊曼斯的画既理性又感性,很容易将观众带入了他营造的氛围中,与之产生共鸣。

绘画,是让读者通过观看来获得感知,所以,我觉得图伊曼斯的成功主要还是他的绘画语言释放的情绪。他描绘的内容,只是媒介。

你们已经有了写实叙事的能力,而绘画还需要虚拟的能力,所以我让你们看这些作品,是希望你们能选择有效的表达或者高效的表达方式,除了用绘画来讲故事,还能表达的有意味。

我们看某位名家的画,有时候并不需要借助文献来理解他画的是什么。我们感受,画面所传递的情感……”

姜哲因为有系统和前面成功的案例,所以,所以能够很观的听取秦教授的意见。

而秦教授的一番解读,让其他学生想到了很多问题。

秦教授看到了几个学生的反应,继续说道:“优秀画家的价值,在于创造视觉的享受,还会以新方式来扩展观众的认知。

通过评鉴这些画家的做法,是我们的一种学习方式。不要把视觉艺术当文学来欣赏。

绘画的欣赏是要让我们能够感觉到造型和色彩,进而给心灵带来触动。

你们要通过学习,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与价值判断。”

他停顿片刻,继续说道:“不管是毕业创作还是论文的要求都很高。

可能你们也听说过,我带过一些学生在毕业创作的时候,从开题到创作,反复的审核,反复的调整。

你们不要觉得为难。把创作和撰写的过程,当做是一次梳理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

听完秦教授的讲述,姜哲提出,能否向学校借阅一些资料,有关城市的历史资料。

刚才,他有了一些新想法。

秦教授问了姜哲的具体要求后,说道:“如果想借阅学校图书馆当中的重要资料,可以提出申请,如果想要借阅市级档案馆或文化机构的资料,除了学校开证明,那还需要更多的手续。

不过,你可以先向美协申请。把你创作想法讲明白,然后由他们帮你协调?”

他讲述了具体的流程后,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等到办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会知道时候,有一些特定的身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姜哲暂时没有领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其他同学还没有创作的具体思路,并没有关注姜哲的要求。

交流结束,几个人告辞离开。

几人都打算先回班级画室,收拾自己的画具,然后再回家。

下学期,很少有机会来画室学习。

姜哲几人回到画室,看到高还有不少同学,也在收拾。

同学们一边收拾一边交流。回忆起在这里度过的时光,讲述各自在假期的打算。

牟星和付敏自从开始卖画之后,已经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还有一些同学,只要手里的钱够用,也不在宿舍里居住。

他们租的房子兼画室和卧室的作用。

租了房子的人,都会在自己的房间完成创作,只有少部分同学会留在班级画室中完成毕业创作。

姜哲也打算在自己的画室里,完成毕业创作。

最先收拾完工具的同学,向班里的同学告别。他打算中午就启程回家。

还有几位同学,计划午饭前后,坐火车或长途车赶回家乡过年。

付敏听到几位同学约着一起去火车站,就说道:“你们几个能不能一起去火车站,我想去送送你们。”

一位同学笑着说道:“一起读书三年半,你都没送我们,怎么现在想起来要送我?”

付敏说道:“这是大学期间,最后一个寒假,等到毕业的时候,大家各奔前程,很难说,有没有机会送别。”

听了付敏的说法,很多人也有同感。

在本地的几个同学,也打算去送一送。

于是,几个准备去火车站的同学,答应一起出发。

付敏对姜哲说道:“姜哲,你要不要也一起去送别同学?”

姜哲点头,然后问道:“我愿意去,但是,你只是想去送别吗?”

付敏小声说道:“送几位同学离开之后,咱们可以在火车站写生。

现在,外出务工、读书的人,已经陆续开始启程回家。火车站肯定很热闹,素材多。”

姜哲觉得这个提议好。

从资料中连接或许素材,与直接从生活中获取素材,感觉不同。

他和很多画家,坚持使用传统的速写方法来进行日常练习。

大家约好见面时间,然后各自准备。

姜哲驾车把陈嫣送回家,再回画室放下工具,最后回到学校。

在校门口停车,看到几位同学已经在这里等待。

他下车招呼几位同学上车。

姜哲的车,坐不开那么多人,还有几位同学会搭出租车赶往火车站。

牟星坐在副驾驶座上,付敏和两位要乘坐火车的同学坐在后排。

车子启动,几位同学开始聊天。

这几位同学,每次回家过年的途中,都挺遭罪。尽管如此,还是盼着回家。

姜哲想起了上一世自己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每年寒假,也是这样坐火车回家过年。

好在,那种难受的经历一去不返了。

火车站进站的入口,也有安全检查。

几人帮回家的同学搬运行礼,来到候车大厅。

现在,还不是春运的最热闹的时候,人虽多,但还没有达到特别拥挤的程度。

姜哲几人找地方坐下。

一位同学先对姜哲几人表示感谢,然后说道:“我们等检票,你们就不用在这里等了,赶快回家吧。”

姜哲提议:“咱们在这儿拍个合照吧。”

“好好。”

大家拍完合照,付敏只好说出另一个目的:“送你们上车之后,我们打算在这里画一些速写。”

几位准备乘坐火车的同学笑了。

“我说呢,你怎么突然提议来送我们。

“来画速写是主要目的吧?”

付敏笑着解释:“画速写是顺便,主要是来送你们。”

一位同学说道:“距离检票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也画几张。”

“对,一起画。”大家纷纷拿出工具,开始画速写。

候车厅里声音嘈杂,但有同学陪伴,几个人很快进入全身贯注的状态。

候车厅中的大多数的乘,是否准备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或者准备出差的人。这些乘,有的在休息,有的和老乡们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天,吃饭,完扑克。

等待检票的乘们,坐在候车厅的座子上,乍看上去,似乎大同小异,但是仔细观察,回发现诸多有意思的细节。

对于喜欢绘画的人来说,这样的场景中,由无数的可以挖掘的素材。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温暖的笑容,亦或是愁眉苦脸,都是故事。

画速写,需要观察捕捉一瞬间的感动或者特殊的形象,必须抓住这造型的最重要的特点,然后呈现在画纸上。

这些技巧,对于坚持绘画的学生们来说并不难。

通知检票的广播声音响起。

一位同学收好画具,背起行礼:“诸位,我要上车了,明年再见。”

姜哲几人也停止写生。

不知不觉,一位又一位的同学乘车离开。

他们一直送到站台上。

看着同学登车,又目送火车远去。

姜哲把在站台上看到的景象,默默记载心里。直到工作人员列过来催促,他们才回到候车厅。

几人离开火车站之前,已经收集了众多的素材。

姜哲开车,把牟星和付敏送回家。

“姜哲,过年的时候,咱们找机会聚一聚吧。”付敏提议。

姜哲说:“可以。美协那里会有团拜会。”

“那里人太多,说话不自由。我说的聚会,是咱们几个的聚会。”

几个人最终决定在姜哲的别墅画室聚会。

与付敏和牟星告别后,因为今天在火车站的写生,姜哲觉得还未尽兴,所以,在回家的路上,每次看到一些感兴趣的场景,都会停车,把一些形象画下来。

夕阳、老街,放假后,肆意玩耍的孩子们……

姜哲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转瞬即逝的美,不需要复杂的刻画,也不必担心构图与形式,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回到别墅之后,姜哲快速吃过晚饭,从背包里拿出今天的速写。

翻看速写,回忆这些场景中的点点滴滴,偶尔还会拿起画笔,做添加或删减。

看着这些作品,创作的冲动已经压抑不住。

他找出几张尺寸较大的画纸,从速写中选择素材,尝试创作。

从炭笔草稿开始,逐渐丰富,变成加色粉的草稿,再换成水彩或水粉稿子。

一张张草稿,被贴到墙上或扔进废纸桶。

接下来的几天,姜哲不断尝试创作新的草稿,再从中选择出合适的内容,进行完善。

一周之后,姜哲刚刚完成一幅表现火车站候车厅的水彩画,就听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他点开系统,看到了提示内容,

您刚刚完成的作品,描绘了在车站送别同学的场景。

作品中,除了表现一些风华正茂的学生,还描绘诸多平凡的旅。

画面中,检票口前密密麻麻的旅;正在在搬运行礼的工作人员;推着商品车子叫卖的商贩,以及场景和各种物品,每个形象都生动的展现不同的生活状态。

室内光线与环境形成了呼应,显得强烈而醒目。

每个旅,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他们即将出发,踏上去往目的地的旅途。这幅作品的艺术水准,达到了传世级别。

姜哲看到提示的前半部分,既欣喜又有些疑惑。

创作出创世级别的作品,是意外之喜,但是,这幅画是一幅水彩画,而且尺寸并不大,自己创作了几幅同类题材的作品,包括油画和水彩,可惜系统都被评价为普品或者精品。

他继续看系统给出的提示,希望找到原因。

作品中的行礼,可以代表着收获,也是人与旅途的纽带。

旅途愉快让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短暂的聚集在一起。

同一空间中,人与人的互动,显示出生活的复杂。

在现实生活中,旅途还可以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性意义。

画面中,形象的差异,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变化的关系。

人们竞争,又依赖自己的同伴,因为某种临时的属性,短暂的和谐的共存。当然,画面中也有冲突与博弈。

您通过描绘人们在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淡淡的离别之情。

再这幅作品中,您采取浪漫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通过对人物,表情,场景,物品等极度冷静理性的描绘,营造出现代生活的氛围。作品表面的纷繁,暗涌着深沉而炙热的情感。

您将浪漫主义的情感与超现实主义的想象力交织,创造出一个独立于现实的超然世界,构建诗意和人文情境。

您采用简洁而富有张力的构图,以停车厅长排座椅的直线,分割画面。这种极简化的构成方式突出空间的宽敞与众多旅的拥形,无序与有序,成了强烈的对比与视觉张力。

有形与无形的界限划分,仿佛在暗示生活秩序。

这种极简化的构图、不囿于局部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浪漫主义的视觉感受以及超现实主义的精神性表达。

您在创作用,提高了自己对水彩画的理解,让技巧更加多样性。

系统经过综合考量,认为这幅作品,达到了传世级别。

请为作品命名。

看到系统的评价,姜哲有些不好意思。

很多技法是在无意中使用的,还有一些评价,是当时的自己,没有想过的。

他根据系统评价,回顾创作这幅画中的过程,回忆在火车站送别同学的情绪,最终给作品命名为——踏上旅途。(本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