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黎小芸写信的样子格外认真,李向阳就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心里却翻涌着说不清的滋味。

写完了!黎小芸放下钢笔,轻轻吹了吹墨迹,你看看?

李向阳摆摆手:你写的,还用我看?

那怎么行,黎小芸执意将信递到他面前,这可是关系到咱们两个人的大事。

李向阳接过信,入眼便是黎小芸那秀气的字迹。

信中先是问候父母,接着便说起了她和李向阳的事。

字里行间,既有对李向阳为人的称赞,也有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这......李向阳看完,脸上有些发烫,你写得太好了我。

有什么好不好的,黎小芸低头整理信纸,声音轻得像蚊子哼,我写的都是真的。

走,咱们这就去邮寄。李向阳说着就要往外走。

等等!黎小芸一把拉住他的袖子,你就穿这么点?

李向阳低头看看自己的棉袄,不解道:够厚实啊。

哎呀,你等我,黎小芸转身进屋,不一会儿拿出一条围巾,喏,戴上。

看着那条崭新的蓝色围巾,李向阳愣住了:这是......

我织的,黎小芸将围巾绕在他脖子上,本来想等你过生日再给你的。

李向阳摸着围巾,粗糙的手指能感受到毛线的温度。

嘿嘿,真暖和。那个,你爹娘来了,我得准备点见面礼才是。李向阳摸着围巾傻笑说道。

你净想那些没用的,黎小芸边走边说,我爹娘又不是来要彩礼的。

话是这么说,李向阳跟上去,可我这不是紧张么?对了,你父母喜欢什么啊?你爸抽烟么?……

抽,也喝酒,你这人,是真的烦啊。紧张什么……

两人说着话便到了邮局。

李向阳掏钱买了邮票,看着黎小芸郑重其事地把信投进邮筒,心里更紧张了。

你说,你爹娘会不会嫌我......

嫌你什么?黎小芸转过身,嫌你老实?嫌你勤快?还是嫌你对我好?

我是说,李向阳搓了搓手,我毕竟是农村的,现在手头还不宽裕,也没法重新盖房,家里也......

你呀,黎小芸笑着摇头,就知道瞎操心,我跟你说,我父母不是势力的人,你就把心踏实放在肚子里。

他们来,也就是看看你人行不行,老不老实,再说了,我都认定了的事,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清楚。别担心,我父母一定会喜欢你的。

看着黎小芸的笑容,李向阳心里踏实了些,握住她的手,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我知道,我都知道。

他深吸一口气:小芸,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这不是空话,我......

我知道,黎小芸打断他,眼神坚定,我信你。

这三个字说得轻巧,却重若千斤。李向阳感觉眼眶有些发热。

那个,趁着二老来还有段时间,我觉得我得努力点。现在天越来越冷,上山也不好找猎物,万一浪费时间白忙活了。不过我能摸鱼,只要我勤快点……

摸鱼好,不那么危险,我跟你去!黎小芸眼睛一亮。

这哪行,李向阳连连摆手,这天寒地冻的,河里的水冰凉,我觉得你还是别去了,放心,我技术好......

咋的?看不起人啊?你要觉得水凉,我就帮着你打下手,不碰行了吧?黎小芸不依不饶,再说了,这不也是为了咱们的将来么。

李向阳看着眼前执著的姑娘,心头一暖。

这年头找对象,谁不讲究门当户对。

可黎小芸倒好,不仅不嫌弃他穷,还要跟着他吃苦。

行,李向阳点点头,不过得把活计分清楚。你就在岸上帮忙看着,千万别碰水。

知道啦!黎小芸欢快地应道。

回去的路上,寒风呼啸,却吹不散两个年轻人心头的暖意。

两人一路说笑着回到李向阳家。

还没进院子,就听见玄猫喵呜一声,从房顶上一跃而下。

这猫,李向阳笑道,见谁都这么神气。

正说着,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李母探出头来:回来啦?小芸也来了?快进来暖暖。

黎小芸冲李母笑了笑:婶子。

这一声叫得李母心花怒放。

婶子,黎小芸脸微微发红,我今天给家里写信了,让我爹娘来一趟。

写信了?李母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好好!。

她拉着黎小芸的手,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婶子,黎小芸接着说道,我想跟向阳去河边摸鱼。

这天儿这么冷......李母有些担心。

我就在岸上帮着看着,黎小芸忙解释,下水的活儿向阳干。

李向阳一边往厢房走一边说:娘,您别担心,我有分寸。

他很快拿了工具出来,手里还多了两根长竹竿。

这是他前些日子专门找来的,用来捞冰下的鱼。

等等,李母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去柜子里翻找,我这儿还存着两斤白面,给你们蒸点包子带着。这摸鱼可是个受冻的活计,得吃点热乎的。

太金贵了......黎小芸想要推辞。

有什么金贵的,李母手脚麻利地和面,你们年轻人干活,不就指望着这口吃的么。

趁着李母蒸包子的功夫,李向阳带着黎小芸整理工具。

他仔细检查着竹竿,确保每一根都结实可靠。

向阳,黎小芸突然说,等我爹娘来了,咱们就能定下来了。

李向阳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他看着眼前这个愿意和他一起吃苦的姑娘,觉得自己何其有幸。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包子就出笼了。

李母将包子小心地用粗布包好,又找出一个暖水壶,倒满了热水。

快去吧,李母把东西递给黎小芸,天黑前记得回来。

看着两个年轻人肩并肩走出院子,李母的眼眶有些湿润。

自打李向阳他爹走后,她就一直担心儿子的终身大事。

这些日子,看着儿子和黎小芸处对象,她这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黎小芸不嫌他们家穷,不嫌他们是农村人,还愿意跟着儿子吃苦。

就是知青点来了这么多姑娘,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好闺女。

这孩子,李母抹了抹眼角,自言自语道,这是遇到贵人了。

她转身回屋,想起黎小芸刚才说要给家里写信的事,心里更是高兴。

这要是能定下来,她的心愿也就了了。

想着想着,她又忍不住笑了:这孩子,跟他爹一样,有福气。

说完这话,李母看了眼堂屋正中那张已经发黄的照片,仿佛在跟那个天上的人分享这份喜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