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194章 盘古云

作者:东人 分类:女生 更新时间:2025-02-20 09:53:0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听到徐良雄心壮志的一番话,王建也深受感染,豪气顿生。

不过他没有着急答应,他还想看看徐良对另外两个云计算层级的布局,于是他非常直接的问道:

“徐总,我想听听盘古云对PaaS和SaaS的布局?”

“aS提供硬件,PaaS提供开发平台。

在盘古云的PaaS开发规划中,鸿蒙游戏、企鹅、新浪、嘉华都都会参与进来,与盘古云一起推出游戏云平台,简化游戏开发流程,让游戏创业变得更简单。

此外,盘古云还会结合昆仑工业、火炬集团、京东方、中芯国际等兄弟公司,以及比亚蒂、中化等徐氏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提供的资源,推出工业云平台。

打造一套工业大数据系统,为工业应用开发者提供开发工具。

同时,还会把设备、生产线、员工、工厂、仓库、供应商、产品和户紧密地连接起来,共享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

使其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鸿蒙很早就提出了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需求,只是眼下的技术远远无法完成这项艰巨的研发任务。

我敢断定,未来能够提供这样强大平台的公司。

一般只有两种,要么是工业制造能力很强的公司,如西门子、GE;

要么是信息技术能力很强的公司,如鸿蒙、微软。

如果我们能集工业与信息技术两家之长,那么我们的工业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一定很有竞争力!”

王建听得连连点头,随即他询问道:“工业互联网,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好像全世界还没谁提出来吧?”

徐良笑了笑,“是的,它由鸿蒙和昆仑工业首创,因为我们最近正在研发物联网技术,有所感悟。

只有物联网技术从中扮演粘合剂,两大行业才能真正的有机结合起来。”

沈向阳反应很敏锐,一下子就觉察到了两大产业融合的威力,他说道:“这个方向很了不得,可能相当于一次工业革命。”

徐良很淡定的说道:“工业1.0,是蒸汽时代;工业2.0,是电气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时代。

那么工业4.0,一定是“硬 软”,即制造业 互联网。

我们国家制造业的体量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越来越高,但颇为遗憾的是,制造业规模巨大、门类齐全,水平却参差不齐,一些刚刚完成机械化,一些则正在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由于消费人口基数大,消费互联网的发达程度仅次于美国。

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的一次崛起契机,能不能把美国人看不上的落后产业变成先进产业、高端制造,密码就在于华夏制造202……”

徐良差点泄露天机,赶忙改口道:“就在于未来十至二十年时间,能不能完成产业升级了。

鸿蒙作为世界级的互联网和高科技公司。

昆仑工业集团作为国内技术领先,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竞争力的工业企业。

我们的企业使命就是以复兴华夏高科技和工业为己任,把家国情怀融入个人事业的不懈奋斗中。

国家一直在号召企业走出去,鸿蒙已经成功了,昆仑工业集团也具备走出去的基础条件。

我们也希望走出一条“以科技驱动实业、改变华夏落后制造面貌”的成功道路,为国内有理想、敢于出海亮剑的同行趟出一条道来。”

徐良觉得有些卑鄙。

为了说服两人加入鸿蒙,他毫不犹豫的利用了华夏人浓烈的爱国情怀。

好在自己出发点是好的。

盘古云和工业互联网真能发展起来,也确实能推动华夏经济和工业的发展。

沈向阳感觉很振奋,对方画出来的宏伟蓝图,特别是工业互联网,让他有一种恨不得立马投身其中的冲动。

男人,尤其是有能力的男人,谁不希望干出一番让人刮目相看,甚至青史留名的大事业!

徐良的一番话正好搔到他的痒处。

“我研究的人工智能方向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很重要?”沈向阳下意识问道。

“这是肯定的,大量工业数据的抽取、处理、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都需要人工智能的参与。”

沈向阳语带兴奋的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在美国呆了那么多年,获得了高薪厚禄,沈向阳却一直没加入美籍,他骨子里还是很有家国情怀的。

硅谷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华夏人担任大公司副总裁就到顶了,资深副总裁及以上职级必须是美籍。

微软为了擢升沈向阳,特地为他破了一次例。

当然了,由沈向阳领导开发的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也为微软在前沿科技技术领域插了一杆旗,对得起微软的这份厚爱。

徐良看着王建,继续介绍道:“SaaS领域,即面向企业及个人的软件服务。

我们只会尝试开放几套办公软件,其他的留给生态合作伙伴来开拓。

一家企业人力终究有限,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就打造繁荣的SaaS应用生态。”

王建微笑说道:“您是对的,开放共赢才能有未来。”

徐良笑了笑,端起桌上的茶壶给两人续了一杯。

各自抿了一口后。

沈向阳突然道:“陆奇说您想搞个语音助手?”

“对,我们想尽快把语音助手开发出来搭载到昆仑手机上面。

早点开启对人工智能的培养,这东西没有数据喂养,长不大。”

徐良满脸笑意的看着沈向阳,后者跟陆奇是同门师兄弟,都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博士。

前世陆奇离开雅虎加入微软,就是沈向阳引荐的。

这一世,彻底反过来了,陆奇帮徐良挖沈向阳。

现在自身也有些实力了,所以徐良觉得不能再让这些华人顶级人才流落在外了,要尽快收拢到自己旗下,加快鸿蒙、昆仑及其他产业板块的发展。

当然了,要招募这些顶级人才,就得给人家提供研发资金、前沿项目、研发环境等等。

徐良自认这些条件还是能提供的,而且他现在也算是华人科技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了,他振臂一呼,对于华人科技人才还是有些号召力的。

沈向阳点点头,“除了语音助手,还有其他对人工智能的探索方向吗?”

“火炬集团一直在开发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项目,昆仑手机想开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项目,昆仑物联网想开启智能家居项目,优酷(YouTube)想开启智能视频识别……”

沈向阳都听笑了,“这些项目的确都是人工智能的探索方向,可每一个项目都需要砸下海量资金,您……?”

“这些年我在资本市场赚了点小钱,向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个几百亿美元还是没什么压力的。”

两人嘴角一扯。

用十几年后的话来形容就是太TM凡尔赛了。

不过,想到对方在金融行业的成就,以及汉华多年来暴露出来的业绩。

几百亿美元的惊人数字,反而觉得不是没有可能。

“……研发资金的事,不需要操心,我会处理好的。你们只需要专注技术研发就行了。”

沈向阳连忙道:“徐先生,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可能短期内都看不到什么回报。”

“我懂,长期主义嘛,连半导体产业我都敢下重注,更何况是互联网IT老本行了。”

看他这么有信心,沈向阳彻底抛掉了心中最后一丝犹豫。

迅速站起身,伸出自己的右手。

“徐先生的盛情邀请让沈某铭感五内。以后的日子里,希望能跟您一起共事,为盘古公司,为鸿蒙,也为中国科技崛起做点事情。”

握住他的右手,徐良满脸笑容。

“更确切的说,是一起开启华夏科技时代新篇章!”

既然理想主义更容易打动人,那他就多来点。

这会,一旁的王建都看的愣了一下,沈向阳这么痛快就同意加入了?

在他的印象里,这个朋友一向是谋定而后动,做任何决定都会非常谨慎。

他不知道的是,陆奇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沟通工作,今天见面只是徐良的临门一脚而已。

“王博士,华夏非常需要自己强大的云计算平台。

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优势,盘古云不止在国内,同时也在国外拥有大量用户,我们很诚挚的希望你也能一起共襄盛举,把盘古云的先发优势变成绝对的领先优势,建立起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听到这,看看已经加入的沈向阳,王建也不再犹豫。

起身伸出右手。

“徐先生,既然您这么信任我,那我再磨磨蹭蹭就不像话了。

很荣幸加入鸿蒙!”

徐良满面笑容的跟他握了握手,然后又看了眼旁边的沈向阳,心中非常满意。

有了这对卧龙、凤雏加盟,那么鸿蒙的科研实力肯定能更上一个台阶,很多研发项目也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接着,徐良又与两人聊了聊正式的入职时间。

因为是企业高管,所以入职不可能像普通职员那么随便,特别是两人还与微软签署有协议的情况下。

好消息是,两人的合同都快到期了,递交辞呈后,交接完手头上的工作,最迟明年年初就能加入鸿蒙。

“能不能带点人过来?

现在鸿蒙很缺乏高级工程师,听说微软亚洲研究院人才济济,多带点人过来,也能加快我们的研发进度。”

沈向阳和王建对视了一眼,感觉有些为难。

把他俩正副院长挖了也就算了,徐总还想把微软亚洲研究院给一锅端了。

听说徐总跟盖茨还是好朋友,对朋友有这么狠的吗?

徐良看出了两人眼中的迟疑,没有为难他们。

“你们能带多少人就带多少吧,不强求。

等明年我派人去硅谷招募,工资开高点,应该还是会有人愿意回国的。”

两人笑了笑,只要不叫他们把微软亚洲研究院改名叫鸿蒙亚洲研究院就好,不然的话,微软方面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容易增加变数。

其实,徐良还真有过一锅端这种危险的想法。

他都打听好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有足足1700号人,聚集了国内的精英人才,全部弄过来的话,他还真不嫌多,养得起。

不过毕竟跟盖茨是好朋友嘛,要讲点武德,事情还是不能做那么绝,不然美国产业会受到很大影响。

邀请两人吃过午饭后,徐良亲自把他们送走了。

回到锦园书房,李金玲递过来一份资料。

“徐总,这是嘉华提交的年度报告。”

“放下吧。”

“嗯。”

“李姐,你打电话问问,确定一下安德鲁到这里的时间。”

“好的。”

看他没有其它吩咐,李金玲就离开了。

拿起嘉华集团07年度报告,内容比去年又极大的丰富了。

现在的嘉华,即便放到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泛娱乐产业的小巨头了。

旗下业务内容多样。

影视剧、音乐、动漫、游戏、综艺、院线、周边,还有在徐良要求下成立的线上票务网站‘猫眼’。

整个07年,嘉华总共出品了5部电影,自制两部《调音师》、《爱情呼叫转移》。

前者是徐良给的剧本。

故事剧情发生在香江。

成本1500万,凭借着徐氏在全球泛娱乐产业强大的影响力和全面的发行渠道,国内票房过亿,全球票房过三亿。

而且还被环球、维旺迪、万代等兄弟公司买去了改编权。

《爱情呼叫转移》完全是自己找上门的业务。

联合出品三部,《投名状》、《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色·戒》。

前两部占了30%的份额,后一部占了20%,并且拿到了发行权。

整个07年,嘉华电影全球总票房总计13.9亿华夏币。

另外还出品了4部电视剧。

全部门整体营收15.7亿华夏币,净利润4.2亿华夏币。

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动漫可以说是整个嘉华娱乐集团收入最好的部门。

一部《黑猫警长/疯狂动物城》,投入了近1亿美元的研发经费,还拉着兄弟公司‘梦工厂动画’做后期。

耗费了三年时间,被徐良要求修改不下百次,终于在今年上映。

虽然主角由兔子变成了猫。

但作为狗之外人类最喜欢的宠物。

全球养猫的人可太多了。

更大的基数意味着更多的受众和更多的票房。

半年的时间里,《黑猫警长》在全球轰下了10.6亿美元的票房,轰动全球。

连续两部动画长片大卖,也瞬间让嘉华动画被越来越多人认可。

尤其在国内更是成了英雄般的存在。

随着嘉华动漫发展的越来越好,动漫部门已经分成了三大工作室。

一个是位于京城的熊猫工作室,负责开发‘动物’主题的动画长片,比如《功夫熊猫》和《黑猫警长》。

一个是位于魔都的‘魔影工作室’,负责开发上影美旗下的人物类经典IP,比如《阿凡提的故事》、《葫芦娃》。

最新成立的是‘神话工作室’,负责各类神话故事动画长片制作,比如刚刚立项不久的《姜子牙》。

比起动漫领域的强势,在音乐领域,嘉华就显得弱了一些。

不过接手了环球音乐集团大中华区业务,再加上鸿蒙音乐原本的积累。

现在嘉华旗下有两大音乐厂牌,一个就是嘉华音乐,一个是宝丽金。

前者是普通歌手,后者是天皇巨星。

作为国内一线综艺《超女》、《超男》的幕后制作方,每年都能签下十几个优秀青年歌手。

几年下来更是积累了各种类型的歌手近四十。

宝丽金就是另一个极端。

从鸿蒙收购环球音乐的02年到现在,六年下来真正签约的也不过谭校长、张雪有、郭富成、陈慧琳、卢冠廷、蔡琴、刀郎、陈亦迅、孙言姿、田震、刘焕、零点乐队12个。

徐良拿出手机给嘉华音乐总监隋芳敏打了过去。

电话响了一挥便通了。

“徐总?”

“隋总监,元旦快乐。”

隋芳敏受宠若惊的回了一句‘元旦快乐’后,“前段时间我从公司的月度报告里面看到,你们一直在跟周杰轮接触,现在怎么样了?

他能签约宝丽金吗?”

作为华夏新世纪后唯一的天皇巨星级别的音乐人物。

如果能把‘周董’签下来,能极大的提升嘉华娱乐,尤其是‘宝丽金’厂牌的知名度。

当然钱也不少赚。

但他能看到好处,别的公司也能看到。

尤其是华纳、索尼这些竞争对手。

“徐总,他……拒绝了。”

“拒绝了?为什么?我们提供的参加好莱坞电影拍摄机会也没打动他?”

“他说想成立自己的音乐公司。”

隋芳敏也知道自己办事不力,连忙道:“徐总,虽然我们没能拿下周杰轮,但王妃已经答应在跟索尼新力的合同到期后,签入宝丽金旗下。”

徐良笑道:“你怎么说服她的?”

作为华夏知名度最高的女歌手,王妃可是所有音乐公司都盯着的香饽饽。

“主要是他老公李亚朋,我们提供的合同里有一条,可以获得汉华旗下各支基金不超过1亿华夏币的投资份额。

他大概听过太平洋基金和青龙基金,问了很多关于两支基金的问题。

看得出他非常感兴趣。

然后第二天,王妃就打电话同意签我们。”

徐良点了点头,他对李亚朋的印象很深刻,不是因为他那不多的影视经历和欠款‘四千万’的商业天赋。

而是游戏花丛的真本事。

看看人家的女友团。

富家女柯兰,国内顶尖名模瞿影,影后周迅,天后王妃,五十多,都快成老赖了还能找小自己19岁的90后模特。

这能力,放眼整个娱乐圈也就‘汪半壁’更跟他一较长短。

压下多余的念头后。

“你私下找李亚朋谈谈,给他多一点份额,让他帮帮忙,把王妃的合同期限尽可能签的长一点。”

“是。”

又交代了两句后,徐良挂断了电话。

拿起资料继续往后看。

眉头不由得皱了皱。

虽然嘉华音乐发展的很不错,但盈利却不尽如人意。

尤其是在线上音乐的冲击下,光盘越来越难卖。

偏偏华夏现在的音乐版权市场偷盗成风,除了彩铃,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嘉华音乐全凭商演和周边撑着。

07年全年才收获了14.9亿华夏币的总收入。

仅比去年增长了5.4%。

这还是得益于华夏迅速发展的经济,增加了无数商演的机会。

如果是换成海外,最好也是环球音乐的局面,在经历一波下跌后堪堪能稳住营收,增长是别想了。

比起音乐业务,这两年嘉华下降最快的其实是综艺。

从04年开始到现在,《超男超女》肉眼可见的收视率下降。

一度从05年,收视率达到11.65%的巅峰,到07年不足7%。

几乎下降了一半。

如果不是嘉华《超女》《超男》轮着来,而不是单炒一样,给观众一点回味的空间,收视率下降的还会更快。

《昆仑决》限于受众,虽然这两年营收也一直不断增长,但收视率始终徘徊在2%左右。

长期难以突破。

虽然每年收视率增加的不多,但收视却很稳定,也算是难得的安慰了。

另外,嘉华在范小胖的主持下,还跟优酷(YouTube)联合办了一个名叫《人物》的访谈类节目。

主要邀请商业、科技精英为主。

不上电视台,主要放在优酷网站上播放。

借助优酷网的全球渠道,配上英语配音。

每次视频都有三百万以上的播放量。

还算不错。

三款节目07年给嘉华带来了5.75亿华夏币的营收,以及1.37亿的净利润。

徐良拿起电话给嘉华负责综艺业务的李志宁打了过去。

大老板亲自打电话,让加入嘉华已经四年的李志宁心里也很忐忑,尤其是今年综艺部门表现不好,他更担心自己会绢布改卷滚蛋。

“徐总?”

异常恭敬的声音让徐良愣了一下后,也猜到了他的心思。

“今年综艺部门的表现有点糟糕,你打算怎么解决?”

李志宁心中一震,连忙道:“徐总,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点。

第一,推陈出新,用优秀的创意,增加老节目吸引力。

第二,增加新的综艺节目。”

(本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