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中转:我的500年轮回 第10章 乱世的抉择

作者:半部俗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8 21:04:03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江水如练,风卷波光。建业城外的江畔小亭里,孟炎静坐,注视着月光下的江面。他的双手垂在膝上,指间紧扣,似要把满腹的犹豫与挣扎都攥成一团。

他的心绪沉沉,脑海中盘旋着白日里听到的一切。曹操的言辞如流星般掠过,又似锤击在心田。三分天下,真的能给百姓带来安宁吗?抑或只是将战火和苦难延续至下一个世代?

远处江面上,一抹黑影隐约浮现。那是一列船队,灯火微明,悄然穿梭于波涛之上。隐隐的战鼓声随江风传来,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如同大山深处的回响,敲在孟炎心头。孟炎眼神一凛,眉头微微皱起,但他并未转头,依然看着远方。

风中夹带着潮湿的咸气,也吹散了些许烦闷的思绪。就在他沉思之际,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沉稳而轻缓。他知道是谁,眼也不抬,只听那脚步踏入小亭,停在身旁。

“在想什么?”熟悉的声音从肩后传来,轻如风过江面。诸葛亮立于他身旁,微微欠身坐下,羽扇轻摇。

孟炎的目光缓缓从江面移向诸葛亮,神情间带着一丝复杂的探究:“诸葛兄,真能在这乱世之中,谋得一线安生之所吗?”

诸葛亮轻叹一声,目光顺着孟炎的视线望向远方:“天下未定,谁能料得后果如何?但既然已经起势,便不能后退。”

孟炎抬眼瞥了他一眼,脸上带着些许苦涩的笑意:“先生一向算无遗策,如今却说这般模糊的话,怕是连你也心中未定。”

“未定与否,并不重要。”诸葛亮合起折扇,放在膝上,神情中透出几分笃定,“大势当前,纵然成败未卜,也需尽力而为。若连这一点都无法接受,那我等岂不失了应有的担当?”

孟炎低下头,指间稍稍松开,轻声道:“可你心中真的没有疑虑?这三分之局,是福是祸,能否止战安民,是否会给天下带来更深的祸端?”

诸葛亮沉默片刻,目光深邃如夜空:“疑虑自然有,但天下之事,从未有十全十美之策。三分天下,虽非善策,已是无可奈何的上策。曹操一统则以铁血治天下,民怨虽减,百姓却无喘息之机。若能分而制衡,虽乱中有序,却终有一线生机。”

孟炎沉思片刻,低声反问:“生机?还是拖延?是否只是在轮回不止的乱局中,再延续一段挣扎罢了?”

“或许是。”诸葛亮的声音平和而坚定,“但即便如此,若无人愿意为此一搏,未来又如何有出路?”

两人陷入一阵静默,只有江风夹带着些许凉意拂过耳际。孟炎看向诸葛亮,隐隐感觉到他话语背后深藏的责任感,也为自己内心的动摇感到几分不安。他站起身,语气略显低沉:“先生说得对。我虽心有疑虑,但该做的,终究还是要去做。”

孟炎微微颔首,目送他走出小亭。诸葛亮的身影隐没在江畔的雾霭中,带着未尽的决心与思索,踏入了即将燃起的战火之中。

江风微寒,诸葛亮刚踏入营帐,便见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围在地图前,神色各异。

张飞第一个抬头,粗声问道:“军师,你可算来了!水上交战咱们没啥经验,这阵子都眼巴巴等着你的安排呢!”他的语气中带着急切和不耐烦,拳头用力握紧,“俺们兄弟等这一天等太久了!这次若能胜了曹贼,俺定要杀个痛快!”

刘备抬手示意张飞稍安勿躁,面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他看向诸葛亮,言辞恳切:“孔明,赤壁一战关系重大,若能大败曹操,天下或许能稍得安宁。到那时,我也许能在蜀地落脚,守一方黎民,终能替百姓谋些安生日子。”

关羽站在一旁,抚须沉吟,眉宇间却透出一抹隐忧。

刘备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诸葛亮:“军师,你的看法呢?”

诸葛亮合起羽扇,目光悠远:“赤壁一役,不止在于胜败,更在于为后续布局。我自有安排。”

“什么安排?”张飞急了,粗声问道,“军师你快说清楚!”

诸葛亮淡然一笑,视线落在关羽身上:“三弟,你精于骑射,守护后路正是最佳选择。若曹操战败北逃,必经华容道。到时,由你驻守。”

关羽愣了一下,目光微微一闪,低声回道:“诺。”

关羽目光复杂地看了诸葛亮一眼,仿佛在思索着什么,但并未多言。

营帐内,气氛依旧凝重,但在诸葛亮的布置下,三兄弟逐渐定下心来,各自分头准备。江风吹过帐帘,带来远处水师操练的号子声,战局似已隐隐露出端倪。

营帐外,月光洒下,映在诸葛亮的身影上。他站在临时搭建的观察台上,静静注视远处的江面,羽扇轻摇,目光若有所思。

“军师。”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诸葛亮没有回头,只轻轻颔首:“云长,你来了。”

关羽走近两步,站在诸葛亮身旁,目光追随他的视线望向前方:“主公已经下定决心,赤壁一战后,必收蜀地,以图三分之势。这一战若成,曹操便无力东顾。”

诸葛亮合上手中的羽扇,轻轻点头:“不错。”

关羽沉默片刻,低声道:“可曹操若败,北方必生变乱。此人虽奸雄,终究能稳住一方民心。若我们此番全力击杀,恐怕会带来更多的动乱。”

诸葛亮终于转头,目光沉稳地望着关羽:“你是想说,是否真的需要除去曹操?”

关羽点了点头:“若是他北退逃生,我们是否有必要全力追杀,还是该留一线余地?”

诸葛亮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关羽沉吟道:“他若北逃,主公能安蜀地;曹操若亡,北方群雄必起争端,百姓会受战火之苦。或许,我们该放他一马,让他退回北方维持局势。”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投向江面:“你说得没错。正因如此,我才让你守华容道。”

关羽神色一动,眉头微皱:“军师的意思是……”

“若曹操败退北逃,你便放他一条生路。”诸葛亮语气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定下的计划。

关羽目光深沉,轻声问:“可是主公与三弟都不知晓这安排。若日后有人质疑我姑息敌寇……”

“这就是我让你来守的原因。”诸葛亮目光转向关羽,语气透着一丝难得的温和,“云长,北方需要曹操,天下也需要有人制衡他。这不是姑息,而是全局的考虑。”

关羽沉默片刻,最终轻声回道:“诺。”

江风再次掠过,拍打着远处的水面,仿佛述说着一场即将开始的变局。关羽立于诸葛亮身旁,目光深邃,内心的挣扎逐渐平息,只余下一片宁静。他已准备好肩负起这复杂的使命,尽力守护全局,哪怕一时被误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