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合坐在会议桌前,神情坚定,目光炯炯地直视着令狐,斩钉截铁地说道:“令狐,你放心,这电厂扩容项目,我就算拼了老命,把牙崩了,也一定会完成承诺!”他的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向令狐传递着他坚定不移的决心。
令狐原本微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眼中的忧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他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张书记,有您这句话,我这心里总算是踏实了。”
确实,若能一年之内修两条高标准公路,也只是达到了平安县当年的水平,对光明区而言,这倒也是个难得的契机,令狐作为区长,也是脸上有光的好事。再者说了,张庆合这次修路是倒着修,先修县界,如果光明区不接招,到时候市委领导会怎么看待光明区。
令狐心里盘算着,只是动员群众并非易事,光明区定位为城市,附带的农村人口本就比其他县少很多,再加上工业开发区划走大片土地,可以动员的群众极为有限。如今,区内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繁荣,大家都忙着做小买卖赚钱,谁还愿意义务为政府出工呢?
令狐是从平安县走出去的干部,之前张庆合一直故意避而不见,只因两县在电厂和公路的事情上分歧巨大,矛盾尖锐。如今,刘乾坤原则上同意修建临光公路,这才让张庆合和令狐有了坐下来好好谈一谈的机会。
令狐毕竟是从临平县出去的,中午的午餐除了县委书记赵东之外,县委常委悉数出席。一方面是为令狐站台撑场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紧沟通两县之间的感情,促进未来的合作的意义所在。
上午的时候,临平县县委副书记赵东接到市委组织部的电话后,便匆匆赶去,没来得及参加中午的接待。从组织部出来,他正好在是市委大院的门口碰到了魏昌全。由于周海英的关系,魏昌全和赵东平日里就十分熟悉,两人寒暄几句后,发现时间也差不多到了饭点,而此时他们又正好在迎宾楼附近,便打算一起去吃个饭。
说来也巧,他们刚走进迎宾楼,就遇见了周海英。三人碰面,都没觉得意外。周海英早已把迎宾楼当成自家食堂,每天中午或晚上基本都在这儿用餐。一来,他在这迎宾楼有股份,来这儿吃饭,顺理成章;二来,平日里迎来送往的朋友,安排在这儿,既能照顾生意,又方便应酬。
周海英一眼瞧见他们,笑着迎上来问道:“哟,就你们俩呀?”
赵东笑着应道:“啊,就我们俩。”
周海英热情地说道:“就你们俩就别单独开桌了,今天正好给你们介绍个朋友,大家一起吃顿饭,热闹热闹!”
周海英在东原党政机关人脉极广,只要是有点头脸的人物,就算没和他一起吃过饭,也都听闻过他的大名。赵东和魏昌全听闻,便欣然答应了下来。
赵东一脸好奇地问道:“大周哥,今天是和哪位贵吃饭啊?还劳您亲自在楼下等着?”
周海英神秘一笑,说道:“今天来的,你们肯定认识,就是工业开发区的主任胡晓云。”
听到“胡晓云”三个字,赵东和魏昌全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胡晓云在东原官场那可是出了名的人物,年轻漂亮,工作起来泼辣大胆,在招商方面更是能力出众,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