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李白的使职没变,仍是掌书记,但官职却变成了检校尚书工部(司)员外郎。当然,他也和李倓一样,不需要跑到工部打卡上班,但享受的待遇却是工部下属工部司员外郎的待遇。
若是以后李白能够在仕途上再进一步,那么这份待遇将不再只是发工资的凭证,而是能真正作为其做官的新起点
反正就李倓的观察,不到一年的时间,从卷入永王谋反案到再度入仕,李白看起来很是满足。
总之,就封赏来看,淮南军的将官们都还是满意的。
而对于普通的士卒,且李倓也尽可能地调集了钱粮和充分利用缴获,在不考虑后来的五万淮南新兵的前提下,原本的三万多大军的赏赐称得上是差强人意。
其实李倓还是取了巧,钱粮终究不足。他的做法也很简单,趁着勋官还没有在淮南泛滥,那就给立功的士卒们多转一两级勋官,少给些钱粮。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赏赐虽有些虚,但到底落实了,军心还是可用的。
“可惜没能见贺兰……君最后一面。”李倓还是有些遗憾的。
高适听后忍不住腹诽,以他对李倓的了解,知道李倓只怕是遗憾于没有再坑贺兰进明一次。
倒是邓景山想到了李巨在凤翔对李倓的称赞,适时说道:“贺兰司马倘若知道大王依旧挂念着他,想必也会十分感怀吧。”
高适心中更是腹诽,贺兰进明在被李倓当众羞辱过后,连门都不敢出了,感怀建宁王的大恩大德吗?
不过近些日来,高适对这位新上任的河南节度使也有些了解,对方处理政事还算勤勉公正,但唯独对军事不够了解,而且还有看轻武将的倾向。
“大夫此前说配合我,今襄阳危机,我需随时做好出兵援助的准备。不然就算襄阳还在,一旦被围,也会影响漕运。”李倓的感怀并未持续太久,他的三万余主力还主要分布在鲁郡和东平郡,现在彭城只有一个高适在,但当着邓景山的面,却也足以商议起军事了。
邓景山却有些迟疑:“大王,朝廷还未有诏令下达,贸然动兵,似有不妥……”
高适闻言又在心中给邓景山增添了一个评价——还有些刻板固执。
他旋即向邓景山解释道:“江夏防线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顺便会导致江淮租赋转运断绝。而且现在并非要直接出兵,只是先在河南道内部调动,以作准备罢了。”
最后,高适更是强调道:“邓大夫也不想看到江夏生灵涂炭吧?”
只此话一说出口,高适就忽然意识到,尽管与建宁王结识不过一年,他还是被建宁王深深地影响了。
李倓配合道:“而今河南、淮南两道是最适合支援淮西的,倘若之后朝廷诏令送达,却不能立刻出兵,到时候朝廷追责……我也是为了大夫好啊!”
邓景山一时有些发愣。
他自觉也算是久经官场了,但见李倓和高适三言两语间就把可能的罪名扣在了他身上,偏偏就连高适的官职都与他平级。
最终,他也只能同意两人的建议。
于是乎,当着邓景山的面,李倓又与高适商议起了救援的道路。
南阳盆地的地形很特殊。此地被一众山脉环抱,山脉的空缺留出了六道入南阳之路。
来瑱被困的淮安郡便在南阳盆地的东侧。
“好教节帅知道,淮水自淮安郡中桐柏山发源,与其北的嵖岈山共同作为南阳西边的屏障,若要前往淮安郡,有东北和东南两条道。”
“东南的道路乃是顺着大江而行,并不可取,是以只能取东北的方城道。”
“方城道不同于其他入南阳的道路,乃是一大片的缺口,利于兵马同行。不过现在方城道有一个问题,那便是淮安郡方城县以及靠近方城县的颍川郡都已经被贼人所攻占,我军所能倚仗者,唯独此前被来大夫所守住的汝南郡。”
高适提前做了准备,有条不紊地向李倓介绍着具体情况:“总之,大军通行,不宜翻山越岭,而方城道本身就很宽阔,其中还有众多小山土丘。是以,最好还是打通方城道……此处,或可成为决战之地。”
“只要能控制方城道,即便叛军还掌握北面的伊阙道,但行军终究不如方城,大局便掌握在节帅之手了!”高适斩钉截铁地说。
显然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做无用功。
李倓听后,很轻易地理解了高适的意思,他起初的确考虑过翻山去救援来瑱,但唯独粮道供给的问题让他打消了这一主意。
他转而问邓景山道:“高大夫之军略,邓大夫以为如何?”
邓景山:……
其实他还稍微有些不解,为什么要救困守比阳的来瑱,非要在方城打一仗,还可能是决战……
但他看了看对此军略似乎持肯定态度的李倓,还是决定先不提出自己的疑虑了,复又问了一个跟军略无关的问题:“汝南郡虽属河南道,却是淮西来大夫所治。在朝廷诏令下达之前,还是不宜领兵前往吧?”
李倓见他旧事重提,一副怕事的模样,心中微微叹息,只恨张巡的资历不够,也没在皇帝面前刷过存在感,不然若是张巡当上了河南节度,他哪还需要跟哄小孩似的哄人?
哪怕是已经丧了胆的贺兰进明都行啊。
怀念贺兰进明的第一天。
他最终说道:“那便这样,我先自鲁郡、东平调动淮南军先去汝南,邓大夫则先调兵至汝南东侧的淮阳郡,此郡为大夫治下,总没问题了吧?”
邓景山思虑之后,觉得河南战事还是绕不开李倓,而他自跟随房琯战败后,确实没有在军略层面赢过屡战屡胜的李倓的把握,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这边搞定了邓景山,李倓又匆匆去见了张娘子一面,让她代为转告对便宜岳父张均的谢意,然后他又急匆匆地往东平郡去了,张巡正在东平郡。
八月底,李倓与张巡共同抵达了睢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