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安排事项时听到朱英傻笑,出声问道:“大孙,你傻了?”
“你才傻!哼~”
想明白且坦然接受这个事实的朱英冷哼一声,走到龙椅旁不管朱元璋有什么事务对其驱赶。
“爷爷你起开!这个位置我来坐。”
朱元璋对他挥了挥手,“大孙别闹,咱现在处理政事。”
“快点,起开~~我才有大事!”朱英没好气的再次驱赶。
“呃。”无奈的朱元璋起身站到一旁。
朱英再次踩在龙椅并趴在御案上,侧头对马秀英开口:“奶奶,你先带弟弟妹妹他们下去。”
“好!”马秀英笑了笑招呼一群孩子从侧门出去。
既然知道爷爷是朱元璋,那么几位叔叔就是亲王,待马秀英他们离开,对着大殿高喊:
“来人!把朱樉、朱棡、蓝玉拖到殿外重打五十大板。”
站在前排一脸惊讶的朱樉当即出声反驳:“大侄子这是为何?二叔没做错何事?”
“大侄子你不爱三叔了吗?你还答应封三叔我为闯王。”朱棡满脸疑惑的询问。
蓝玉跟着出声:“殿下,我何错之有?”
不认识蓝玉的朱英见是小棒槌发声,这才知道他是蓝玉。
见没侍卫上前,大喊:“人呢?来人先拖下去各打五十大板再说!”
因刚刚平息‘叛乱’此时逃离的侍卫们还未回来上职,没有人上前押他们。
这时朱元璋对着殿门处呵斥:“你们没听到吗?”
跟着毛镶在门口处等待的锦衣卫们连忙跑进殿内押着三人出来。
蒋瓛偷偷瞄了瞄大殿,对着他们开口:“秦王殿下、晋王殿下、永昌侯,一会就做做样子你们配合即可。”
“甚好甚好,赶紧开始。”朱樉点头赞成并催促。
一会后,殿外传来“啪啪!哎哟~~”打拍子声、叫声。
朱英没说话看着大殿中的大臣们一圈,目光停在李景隆、徐增寿身上,问道:
“老表、表中表,你们叫什么名字?”
李景隆和徐增寿站出来行礼:
“表...呃!回殿下,臣名字,李景隆。”
“臣名字,徐增寿。”
重新认识他们后,朱英点头挥手,“嗯!老表,表中表以后好好干,徐爷爷你呢?”
两人退开,徐达站出来抱拳回答:“回殿下,臣乃徐达。”
朱英对着徐达嘿嘿笑道:“嘿嘿...好好,徐爷爷乃真正的大明战神。”
随后朱英问询跟随自己造反的人名字,汤和、冯胜......等人一一回答。
对熟悉的人问完,朱英没有再对殿中的其他大臣询问。
待朱樉、朱樉、蓝玉三人装模作样一拐一拐的进殿站回原位。
朱英直接放了一个大瓜,侧头对着朱元璋开口:“爷爷,你站下去领罪。”
朱元璋不可置信的指着自己的鼻子,“啥?大孙你要治咱的罪?”
听到这里,徐达等人忍不住“噗呲~~”发出笑声。
朱英眉头一皱,催促道:“爷爷快点,别废话!别以为你是洪武皇帝就没罪?快下去。”
“行!咱就看看你这臭小子要治咱何罪?”
朱元璋气呼呼的走向御阶,站在御阶双手环抱盯着朱英。
朱英同样目光灼灼的盯着朱元璋,爷孙俩对视一会,拿起桌上的镇纸当惊堂木,“啪!”
“爷爷,你认不认罪?”
众大臣们看点这小殿下真敢问罪陛下,都“噗呲~噗呲~”捂嘴笑。
气呼呼的朱元璋哼声道:“哼!咱有何罪?你小子要不说出个一二三来,咱定用鞋底板抽你的屁股!”
朱英白了他一眼,“诸位爱卿,你们都知道我爷爷这个洪武皇帝!”
见众人点头,继续开口:“我爷爷他要过饭当过和尚,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推翻蒙元、重建汉家天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丰功伟绩同时也有很多恶劣的行迹,杀功臣,立酷刑,纵容藩王危害百姓......爷爷你知罪吗?”
听完朱英说了一大段批判自己的事,朱元璋死不认账,大声回答:“咱不知!咱不认!”
“哼!还不知?凤阳你的老家知道到吗?爷爷听过一首民谣没有?”
朱英随即对其念叨:“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唯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四方。”
“......”无语中的众大臣满脸惊讶,皇长孙这是揭陛下老底!
特别是原文官之首李善长双眼贼溜溜的转着,这皇长孙不简单呐~!
见朱元璋还是不说话,朱英拿起镇纸,“啪!爷爷你认不认罪?”
“哼!”朱元璋哼了一声侧过脸,不和朱英对视,走到朱标的位置上坐下。
朱英笑了笑没再刺激朱元璋,要慢慢来,若是把他搞毛就得不偿失,旋即对着朱樉几人喊道:
“二叔朱樉、三叔朱棡、舅姥爷蓝玉,你们知罪吗?”
站出来的三人都一脸不服,齐声道:“不知。”
蹲得脚麻的朱英起身站在龙椅上冷哼:“哼!你们是鸭子死了嘴壳硬。”
随即目光盯着朱樉,“二叔你在府中大兴土木、折磨宫人取乐、滥用私刑、劳民伤财,不从父命......”
“三叔你除了长得帅,一无是处!你鞭挞厨师、荒淫无度、以屠无辜百姓为乐,还饲养恶犬吃人......”
“舅姥爷你做为臣子不尊礼法,嚣张跋扈、胡作非为、居功视鏖、抢夺百姓田地......”
听到朱英所说的实事,三人低头不敢狡辩,也不知如何狡辩,沉默不语。
大殿中的官员们从吃惊变成双眼火热,这皇长孙真勇!把自己等人不敢说的全说出来。
见他们不说话,朱英再次蹲在龙椅上想到‘前世’电视中看到的一段话,稍作回忆便开口:
“我爷爷他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为久安长治之计。这句话就是放屁!”
脸红脖子粗的朱元璋站起身对着朱英咆哮,“放屁!臭小子你才是在放屁!”
朱英正要和他硬钢到底,这时侧门跑进来满脸急切之色的马秀英大声呼喊:“大孙快跟奶奶走。”
爷孙见到马秀英的模样,同时开口询问:
“奶奶怎么啦?”
“妹子发生何事?”
马秀英眼含泪珠的开口:“大孙你爹快不行啦!重八标儿气若游丝!”
“呃!”朱英应了一声跳下龙椅。
朱元璋对着大殿的众人挥手大喊:“退朝退朝~~天德、鼎臣,谋逆之事你们接手。”
随即焦急的牵着朱英、马秀英向侧门跑,“大孙、妹子咱们快去看看标儿。”
“父皇、母后、大侄子等等咱们。”
朱樉、朱棡、朱棣、朱棡四王跟着跑向侧门。
大殿中,徐达、汤和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满脸愁容,蓝玉想跟去被傅友德拉住并对其摇头。
好似在说,储君之事不是你我能掺和的。
这时李善长走到蓝玉面前,“永昌侯,身负重伤的常茂还在诏狱中,老夫也尽力保他的性命。”
蓝玉抱拳道:“多谢韩国公。”旋即拉着毛镶跑出大殿。
徐达看着蓝玉的背影微微摇头,心说,蓝小子,常家小子罪名没有陛下首肯你千万别莽撞将其接出来!
“魏国公?”
听到李善长的唤声,徐达顿了顿看向他,“韩国公何事?”
李善长面带微笑的抱拳道:“老夫前些时日跟随韩林儿得知一处白莲聚众之地。”
徐达抱拳还礼陪笑:“多谢韩国公相助。”
“魏国公客气啦,这乃老夫应做之事。”
待众人都退出大殿,走在最后的户部尚书郭桓内心祈祷希望吕氏不要留下自己的把柄让陛下发现。
......
申时二刻,内五龙桥前。
工部尚书麦至德和一众工部官员围着被士兵看守的坦克一旁指指点点。
“尚书大人,此铁甲车要如何打造?”
“尚书大人,此铁甲车为何能自行行走?”
麦至德无奈的对着众人拱手:“诸位~诸位~,老夫和你们一样都不知其中缘故。”
麦至德走到一名士兵面前拱手,指着坦克炮管问道:“这位小兄弟,铁车上这长嘴铁管乃火炮?”
“是的。”士兵点了点头回答。
旁边的一群官员齐齐惊叫:“嚯~~”
这时,李景隆、徐增寿两人走过来对着麦至德等人介绍坦克。
见他们对五菱神车感兴趣,让麦至德等人坐上神车开了一小段路让他们体验。
随后麦至德做东邀请两人去某酒楼细谈,两人喜滋滋的迈着王八步伐走同一群工部官员走出午门。
麦至德等人走过午门看到原本厚重的几道大门都不翼而飞,齐齐吸了一口冷气。
走出午门。
麦至德快步走到两人身边,笑呵呵的开口:“两位小公爷,这神车能否购买?作价几何?”
“这神车要~~~黄金十万两。”李景隆故意拖长声音回答。
听到报价麦至德脚下一个踉跄,随即惊道:“啊!黄金十万两?”
李景隆与徐增寿对视一眼,随后两人一起对他们忽悠。
“所以你们还是别打神车的注意,不过次神车就便宜很多。”
待李景隆话毕,徐增寿立马接话:“知道次神车吗?比坐轿子好很多,表说的什么来着?”
李景隆白了徐增寿一眼,再次开口:
“诸位大人,次神车,全景天窗,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观察,百公里消耗十斤米,真皮座椅,
改装潜力极大,适合城市、郊区、山地等道路,售价不要九九八,不要三八八,只要一九九。”
麦至德等人听到李景隆说完,迫不及待的问道:“一九九?宝钞?”
徐增寿忍住笑意,回答道:“一百九十九两黄金!不收宝钞、白银。”
“没错!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李景隆想到朱英之前大号三轮车就是这样对自己和徐小子这样说。
一名工部侍郎,笑呵呵的对着李景隆拱了拱手:
“小公爷,一百九十九两黄金,还是很贵!能不能再便宜一些,还有可有实物让我等看看?”
“有实物,价格也可以商量!不过现在本小公爷饿啦。”
“呵呵...小公爷请。”麦至德等人点头哈腰的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