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文豪从马尔克斯开始 第120章 回到平顶山

作者:两只苹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0:25:27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什么请求?”陈实问道。

一听到对方突然这么说,他本能性的就感觉到这个所谓的请求难度有可能不低,毕竟此人都这么说,搞不好还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

“对你来说不难,你前段时间不是有一个小说的设定吗?”

“我也不要其他东西,我只想赶紧看到小说,听说你写字速度还挺快的,写小说每天都能写好几千跟打字机似的。”

“说实话我看你那设定缠了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过这么令我满意的小说设定,我只要你能快点把那本小说写出来,我就能给你推荐。”

“可以我现在手里面还有一部打算当成剧本来写的小说,等那一部小说写完以后,我就能着手写《三体》,正好现在能有一些时间给《三体》这部小说构思。”

“那行,我期待你的作品能够问世。”

陈实和这位编导讨论完了,怎么参加电影节的方式。

以后写下了关于《盲井》的相关信息做成的表格和这位编导的推荐信放在一起,并由这位编导到时候通过邮局发给柏林电影节的相关人员。

等陈实走出台球俱乐部的时候,这才松了一口气。

虚惊一场!

柏林电影节的事情总算是有惊无险。

不就是写小说吗?

《赌王》写完了就能写《三体》,正好《三体》这样的超大长篇是他一直都没有涉及过的区域,他现在最长的也就只有十几万字。

当然他也没必要写这么长篇的,写《三体》绕不开《球状闪电》这一步前作可以先把前传写出来,然后再进行长篇的部署。

现在柏林电影节的剧情告一段落,最近两天就可以准备着回华国的事情,对于有一些人来说,这美利坚的月亮圆的,可是对于陈实活到2024的。

还是自己的祖国更加实在。

在科技这一块后世的华国不比现在的美利坚差多少,西湖市的六小龙可不是盖的脑机接口,AI,机器狗,机器人,还有游戏领域,云设计软件。

不过在这边玩玩,看看风景倒是可以。

……

三天后。

陈实坐着飞机,经过几班转班以后回到了平顶山。

刚一来到平顶山酒店,就看到制片人张爱国在外面坐着,他的嘴里面还叼着一支烟,见到陈实走过来赶忙迎了上来。

张爱国招了招手,下意识想申请口袋里面拿烟,最后掏了掏,从背包里面拿出来一瓶可口可乐,“陈实同志欢迎回到剧组,电影节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

“搞定了我把我们电影节的一些资料给电影节的负责人,到时候我们需要带着电影节的内容到他们的举办场地去应该会通知。”

“电影节的事情能够顺利解决就好,这一段时间大家都牵肠挂肚的,生怕到时候报名不了电影节能够顺利报名就好!”

陈实点了点头,《盲井》的剧组都很努力,《盲井》的剧情也非常好,这样下来只要运气不是太差,在电影节上面拿个银雄奖不是问题。

张爱国把可乐的盖子拧开,就把可乐递给陈实,开口问道:“可乐喝不喝?”

“喝!”陈实接过瓶子喝了一小口,让碳酸饮料的泡沫在舌尖翻滚了一会儿,紧接着就把可乐瓶子放到了一张桌上。

“谢晋导演他现在在哪里,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人家是导演,肯定得在第一线奋斗,在剧组那边监督着呢,这段时间也拍了不少的好镜头,估计能够电影节的时候就把电影拍好。”

张爱国举起左手看了一眼手表,“这会儿还没有到饭点,等一会儿到饭点了以后估计就会过来。”

现在是中午十点,吃饭的时间是十一点半,还有一个半小时左右,陈实和张爱国并没有交谈多久,他就带着自己的蓝色大包裹回房间。

他去美国有好几天时间,之前的那个房间自然不会给他预留,所以这回就换了一个新的房间,恰好是在走廊的尽头。

这一回的风光没有上一回的好,上一回一掀开就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平顶山。

这一回却只能看到附近的居民房,但这居民房当中升起的缕缕炊烟也没有那么无趣,偶尔能够看到一些不错的画面。

陈实从包裹里面取出一台相机,这一台相机是他在旅游的时候买来的,是宝利来品牌的相机,这款相机没有富士尼康他们出名。

但是他在相机界也做出了几个里程碑的成就,1947年发明世界上第一种即时成相系统。

1948年推出一次成相相机和专用胶卷,1972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直接“吐出自印相片”的拍立得相机sx-70。

虽然相机画质比不上后世的一些顶尖相机,但是拍照出来的成像也没到很差的境地。

陈实把相机的镜头对准肯定在房屋上面的麻雀,伴随着快门的按下附近的小城风光就被保存在了胶卷里面。

拍下照片后,陈实便把相机往旁边一放,在床上稍作休息。

几分钟后,房门边上传来三声敲门声,外面传来了一道男声,陈实拉开木门,敲门之人是这里酒店的一位前台,手中还捏着一份信件。

“陈实同志听说你回来了?这里有你的一封信件,好像是什么《收获》杂志的,没想到你这一回竟然又换了一个杂志社。”

“我这个人嘛,就是喜欢多尝试多换换风格,那个时候突然去了一回魔都,脑中突然有了灵感,就写出了这一部小说,这是一部主要以讲魔都风光为主的。”

“你要是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看看,把信件给我吧,我看看巴金同志给这一本的批示是什么?这本书还有没有过稿都不一定呢。”

在去北平之前,陈实就专门去了一趟《收获》杂志是以匿名的身份把稿件放在了那里,既然顺路要去上影厂他没有不投稿的道理。

当然这一本书能不能顺利,过道也不一定,《收获》是属于上海,肯定会稍微偏向一点写魔都题材的,大体风格还是和《收获》有着一点差距。

《收获》这个杂志收的抗战题材数量在总体数量当中不算很多,他依稀记得《收获》那边比较出名的好像也就麦家《风声》一本小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