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皇城发生什么大事件发生戒来呢?原来,薄老太后在皇城搞了个生日pqtty,想借此机会,在自己的风烛残年,见一下各诸侯国的孝子贤孙们,让整个皇家大族都来长安欢聚一堂,叙叙家常,享受一下儿孙承欢膝下的幸福感。

汉文帝作为孝子,对老母亲的寿涎心愿极力促成。

薄老太后对汉文帝的孝心点了一个大大的赞:“老身70寿涎,熬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图个儿孙满堂,凑个热闹吗?哎!见一面少一面喽,哪天我成仙了,再想找机会聚在一起就难了。你是皇帝,要多团结弟兄子侄们,不要让外人看了热闹。亲情嘛,要常走才会香,若不走动亲情就断了。”

这薄老太后是当时刘氏宗亲中辈分最高、地位最尊贵的女性。在以孝道治天下的西汉王朝,太后一言九鼎,连一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也都挤破脑袋想巴结,更不用说同宗同族的兄弟子侄了。

但汉文帝一直不是很想让诸侯王来朝,按照祖制,诸侯王到了年纪必须待在自己的封地,没有天子诏令是不允许回京的,就算应天子诏也不会大老远带着儿子回来。

因为诸侯王奉诏回京只有三个原因:要么受罚,要么参礼,要么尽孝。能够获得皇太后宣诏入宫,看看皇城的的繁华,跟皇亲国戚拉拉关系,那是一种机会,其实,也是祖制也是不想让诸侯们与朝中的皇族串在一起搞八卦,制造流言蜚语,影响朝政。

皇太后下诏约刘氏皇族聚餐,看起来是一件家常事,但对于政治人物来说可是大事。普通家庭,老人过寿诞都非常隆重,更不用说皇家的老祖宗了。

哪个如果不当作一件政治大事来看待,那肯定是这个皇亲的脑子有病。

既然涉及政治、身份和地位,必然引发争风吃醋。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里,处处充满着算计、流言和欺骗,要想在其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演技。学会演戏,不管你现实是个什么样的人,但该演的还得演,台词、化妆、道具、导演、剪辑等哪一样都不能少,演的好你就能获得老太太赏识,给予充分认可,获得政治资源;演的不好你就可能丢掉饭碗,甚至丢掉脑袋。

一向心思缜密的吴王刘濞不能不细细合计,特别要求儿子为奶奶过寿涎这件事情上,那是百倍重视。毕竟各个诸侯国的儿孙们齐聚一堂,现场表现那可是一个很大的得分项,表现成绩不佳,被人比下去,不仅他这个诸侯太子丢人,连吴王的脸都不知要往哪儿搁呢!

当初汉文帝刚登基时,各诸侯国都以为汉文帝是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权都掌握在薄老太后手里,因此诸皇家兄弟们都不怎么看好这个新皇帝。

没想到在不断的权力博弈中,文皇帝先从太后手里掌握了朝廷禁卫军的管理权和任免权,然后又踢走了权臣周勃和张苍,启用了申屠嘉任丞相,重用太中大夫邓通为他开矿造钱,慢慢的把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一握,很快就扭转了被人左右的局势,直到把梁魏势力给打压了下去。

从此,汉文帝的手段让人刮目相看,政绩自然也是非常可观,朝局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出现汉朝建朝以来没有过的大好局面。

面对复杂的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关系,刘濞不能不谨慎,不能不讲政治,不能不在这个皇弟面前表现好一些。以免鸡飞蛋打,受人诟病,被这个皇弟边缘化。

穿小鞋、剥夺封地是小事,让子孙后代坐不稳吴国的位置才是捅天的大事。

吴国作为当时最富裕的地方,刘濞专程带着儿子在吴地为薄老太后订制了华贵的衣裘、精制的鞋帽、东海的珍珠、名贵的马匹和豪华的车辆,特别是官家开的皮鞋厂,纯用手工打造的兽皮靴,在众诸侯所献的礼物之中那可是独他一份儿。为此没少博到太后的高度赞赏,直夸他用心用情,孝顺有加,值得诸儿孙们学习效仿。

朝廷上上下下张灯结彩,迎来送往,欢天喜地,大排筵宴自不必细说。就说薄老太后生日盛会结束后发生的大事件吧,各地封王以属地工作忙、责任大、任务重为由,要相继返回自己的封地去开展工作。刘濞也一样,带着儿子刘贤向太后辞别,准备返回封地。

偏偏汉文帝的嫡长子——皇太子刘启有棋瘾,听说吴王太子刘贤下棋十分了得,年轻人有好胜心切,非要挽留刘贤在皇城多住些日子,让他好好陪奶奶多玩几天,顺便哥俩儿多下几盘棋,好好切磋一下。

刘濞拗不过皇太子刘启的一再邀约,只好留丞相袁盎陪同儿子在皇城和太子下棋,自己先回属地,待太子玩够了就马上陪儿子返回。

由于刘贤天性傲慢,仗着自己下棋技高一筹,目空一切,言语上冒犯,行动上鲁莽,情绪上冲动,对皇太子刘启的棋路一有不对劲的地方,就嘲讽挖苦,乖张刻薄,他的这种无礼行为令刘启颜面扫地,憋着一肚子火。

这天,两人又在太子的长乐宫中下棋下得起劲,不料二人因为吃子一事引发争执,刘启想耍赖皮悔棋,刘贤就坚决不让,而且还一边下棋一边吹牛逼,对刘启的棋局指指点点,什么做局水平低,吃相难看之类的话,句句戳心窝子,像知了般聒噪到让刘启怀疑人生。

刘启心理上承受不了,干脆就把棋一推埋怨:“他奶奶的,不来了,不来了,真令人扫兴。”

刘贤冷着脸也不甘示弱,针锋对麦芒,毫不相让:“你他奶奶的,说你臭你就是臭,下棋水平差就是差,这是明摆着的,难道还不让别人说了吗?”

他觉得说这些话无所谓,反正大家都是太子,都是太后的孝子贤孙,你能拿我怎么样?结果争着争着,引起刘启暴怒。刘启趁刘贤不备,下了狠手,使了阴招,拿起棋盘就朝刘贤的头部砸去。

刘贤毫无防备,正趾高气扬地瞎摆乎呢,被刘启砸中了头部要害,一下子就瘫软在地上,头一歪,身一挺,死了。

宦官们见事情闹大了,赶忙去找来太医,太医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有抢救过来。从此世间少了一害,刘贤心心念念的娡美人和蛇珠从此就再与他无缘了。

我听了这件事后,心里特别的舒服,看来今后的安全问题是有保障了。

刘贤的死震惊朝野。

汉文帝听说太子把吴王的儿子刘贤给砸死了,气得怒发冲冠,马上命人把刘启关了起来,责令他闭门思过。

薄老太后知道这个事后,也是非常难过,整天唉声叹气:“我三番五次强调团结,强调家庭和气,结果这个不争气的孙子又给我整了这么个事儿,这让我老太的脸往哪儿搁啊!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干嘛搞这么个寿宴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