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蛊 第五十回 花园密论

作者:噗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23 18:31:27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此话当真。”话音刚落,黄廷相和荀章下意识的抬头齐问。

刘福懋狠狠的瞪了二人一眼,这下连黄廷相都不能站立,跪下面朝皇宫方向一拜。

“爱民如斯,陛下真尧舜之君,臣惭愧。”

“哼,再说丞相府自本月上旬接陛下旨意,十数日以来汇集户部、工部联络受灾各地,落实灾情,校点仓库,查验结余,商议救灾条陈,百官各司其职,何来‘群臣皆饱食餍观,视路人之事而不救’之说?台谏仅以京师粮价沸腾及臆断群臣餍观,这还是我大岚朝的兰台?风闻奏事可曾走出京师?可曾身入灾区?简直岂有此理。”

黄廷相和荀章越听越心惊,此刻黄廷相有点后悔留在这里旁听了,这没道理的事,怎么骂都是应该的,御史台官微而群臣惧畏就在于始终站在道理这一边,如果真是这么个说法,那没有道理,简直是啪啪打脸,好在王鲋不在场,谢阁裘刚才躲在一边并未出来,不然御史台今天的脸都丢尽了,不禁对着荀章怒目尔视。

荀章也是有苦自知,之前的奏章虽然是抄的别人的,但是事情确实是自己打听真切的,也没有听到什么皇帝要用南征柱,但刘工部乃是二品大员,又是代皇帝申斥,哪里敢胡说,那自己岂不是诽谤,还带着整个台谏丢了道理,趴在地上不敢面对黄廷相的怒目,也不敢面对刘福懋的申斥,已然是通体大汗。

哪知此时达到目的的刘福懋,看着两个规矩的刺头,还有四周窥探的视线收回不少,这才朝着皇宫方向拱拱手,施施然道。

“荀御史有句话说得对,陛下是要至尧舜的,当时气愤难当,但是稍一静思,也只说了一句这个御史不通实务不明世情,未知施政之难,即便刚而犯上,也是应与其说清楚,不能寒了其忠君爱民之心,尔可解陛下之意,回护之情否。”

荀章抬头,只见其泪流满面,嘴角颤颤。

“呜呜呜……微末小臣得陛下如此恩护……呜呜呜……虽万死驱前亦不敢稍有回头,……呜呜呜……呼……臣未据实情,妄匪君父,实大不敬,有罪,臣当自上请罪条陈。”

“黄中丞、荀御史,陛下申斥已毕,想来二位也能听出陛下虽然生气,但是还为尔等开脱,毕竟不可寒了忠君护民敢言之心。但望今后涉及君父还应有实据方可,似这般听风落雨,诽谤陛下,简直让人心寒,不可再有。老夫近侍陛下凡三十年,忝居御史台十四年,陛下绝不是什么漠视黎民之君,下次再敢胡乱攀言,老夫作为潜邸旧臣,却是要好好与之说道说道。哼,告辞。”

“是是是,陛下宽宏,尚书大人息怒,下官……欸,尚书……尚……”

黄廷相起身想给刘福懋解释一番,谁知人家气得甩脸子就走了,也是,一进来就被当贼防着,又被打断几回话,唉。转身看着荀章,此时失魂落魄,怕是也说不明,听不进什么。

“尔好好反省,下值前至本官公廨分说。哼。”丢下一句,甩袖而去,忙着去跟谢阁裘商议,还要请人立即将王大夫请回来,出大事了,这回御史台谁都别想好过。

刘福懋满面怒容的走出御史台,理都没有理之前搭话的门吏,上了,马车门帘一关,刘福懋默默的望着御史台大门方向,暗吐了一口长气,一拍车框,车夫驾着马车直接回府。

此事不过一个时辰就已经传遍京师官场。

……

丞相府后花园,花园正中建有小亭,上面写着:晾花亭,晏梧栾坐在花亭的石凳上赏花品茶,在听到消息后,皱着眉不解道。

“这老家伙什么意思?奉旨申斥,用得着这么用力,把御史中丞都给呵斥了?”

“丞相,这刘工部高啊。”身后一个中年男人说道。

“高?我怎么看不出来高在哪里?台谏那群乌鸦,虽然讨厌,但是一般人也都不想招惹,你说他去捅这个马蜂窝所为何来?”

“丞相不可小看这些个潜邸出身的老臣,当年陛下还是宋王时,这些人都是肱骨信众,情分一直都在的。您没有看到吗?当初废太子那么大阵仗,废皇后、二王,就说当初恒王、光王、梁王均是以废太子一党为由被关起来,同样风头时三王的舅舅们为自己外甥辩解,您看恒王、光王为其说项的氏族出身的大臣都翻身落马,您再看看这位,梁王可是他亲外甥,也是上书辩解,嘿,陛下可是连个申斥都没有,不管不问的,还给升了一级做了工部尚书,梁王呢,两年后又直接送到南苑宫圈禁,也是一直没个说法,要知道恒王、光王可是跟着废太子一起‘咔’。”

说着比划了一下手势。

“那不是明升暗降嘛,梁王年纪最小,什么都不懂,也是情有可原嘛。”

“明升暗降不假,但您能知道陛下怎么想的?这难道不是一种保护吗?您看自从做了工部尚书,朝堂之上存在感极低,但那可是一部尚书,正二品的紫衣大员,大朝时也是排在最前头的那么几位,结果您看,嘿,这么多年,愣是让人把这位给忘了,你想想呢?”

“那照先生这么说,他费尽心力的避开大家的关注,这会冒出来所为何来呢?”

那人不出声,晏梧栾也不催促,显然是有默契,等对方想一下,自己只是站起来,拿着茶盏微笑的赏着花。

“依在下想来,无非有三,这一是不甘寂寞,沉寂久了想站出来,二嘛应该还是为了救梁王于囚笼,刘贤妃不在了,只有他这个舅舅还记得他,三嘛,此次御史台来势汹汹,却又有些蹊跷,在下始终觉得有人在背后操纵,但是目的是什么目的,信息不够,在下实难猜透啊。”

“先生只是说了御史台来势汹汹,却与老家伙何干?”

“呵,丞相岂不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好似在下与丞相,在下之志全耐丞相信任,若此时有人戕害丞相,那说不得在下也只能站出来,为丞相挡刀,为丞相担祸。”

“我与邬先生相识,引为知己,只要我能得到的,先生但取无妨……”晏梧栾想了一阵,转过来,面色真诚的说道。

“嗯,先生是说,有人在暗算……”突然一惊,醒过来邬先生不是为了表忠心,是意有所指。

“这……这只是在下的一种猜测,或有可能,丞相万不可小觑,亦不可轻易得罪这些潜邸老臣,他们都是身系陛下于一身的人,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丞相也莫让陛下为难,须知有时候他们一句话的事情,一个动作的事情,陛下尽知,而丞相与陛下的默契还相差甚远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