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封元年五月二十二日,蓬莱宫发布诏书称,许敬宗弹劾刘祥道一事案情重大,不经朝议难以公正裁决。由于高宗身体有恙,特由皇后代行朝议之事,定于五月二十四日在太极殿召集群臣共商国是。此诏书一出,京城朝野震动。武后一党自然欢欣鼓舞,其他大臣则是又惊又忧,私下里认为此举不妥的人不在少数,但无人敢公然上书反对。尤其是太子进蓬莱宫求见高宗被拒后,大臣们都沉默了,整个京城气氛诡异,暗潮涌动,一场朝堂风暴即将来临。
乾封元年五月二十四日,卯时三刻,天气阴沉,乌云密布,云层极低,电光在云中闪烁,隐隐有雷声滚过,大雨将至,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李显即使卷起了半截车帘,仍觉得气闷,手中的折扇摇得飞快,却丝毫不能消减心头的燥热,反而更添几分烦躁。
不可控因素太多,李显虽已尽力准备,但对朝局走向仍难以把握。即便一切按他所设想的最佳情况发展,结果也不会太好,因为武后临朝听政的先例一开,后患无穷。李显认为,懦弱的高宗、满怀怨气的太子、羽翼未丰的李贤、群臣以及他自己都无力阻挡武后干政的野心。想到这里,李显的心情愈发沉重。
实力才是根本,李显深知要有所作为必须依靠实力,但实力不是短时间能拥有的。他现在处于蛰伏期,想拥有强大的实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他弃文习武后,想公开拉拢人才都很困难,更别说拉拢重臣了。从司农韦夕机和骆宾王的态度就能明显看出,这些有志向的能臣都不想与无意争夺皇位的李显有过多牵扯。李显早有心理准备,但也无可奈何,因为他知道武后的狠毒,武后杀起儿子来毫不手软,越是有野心争夺皇位的儿子死得越快。李显只有摆出无意皇位的姿态,才能保住性命。即使他在朝中有些任性的举动,凭借这个“不想上位”的幌子,或许能暂时避免杀身之祸,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无法实现他心中的大计,有些计划或许该实施了。
“殿下,殿下。”
李显正思潮起伏时,高邈小心翼翼的呼唤声将他从沉思中唤醒。他侧头从卷起的车帘往外看,发现马车已停在承天门前的小广场边。
“嗯。”李显简单回应,挥了下手,侍从赶忙卷起车帘,李显弯腰在高邈的服侍下下了马车。只见广场上站满了朝臣,却没有往日朝会前轻松的谈笑声,只有压抑的气氛在弥漫。
“殿下,早。”
“殿下,您来了。”
……
李显看到早到的李贤正在和戴至德等老宰相认真地交流意见,暗自轻笑一声,便缓步走向李贤。一路上群臣纷纷施礼问安,李显也笑着回礼。
“七弟,早啊。”
听到动静,李贤回头看到李显,笑着招手让他站过来。
“六哥,诸公,小王来迟了,还请海涵。”
李显笑容满面地向李贤和戴至德等老宰相行礼打招呼,然后站到李贤身边,不再说话,只是含笑听着李贤和宰相们谈论科举事宜。在李显看来,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话,不过是李贤在炫耀罢了,他也懒得细听。眼珠一转,环视周围情况时,突然和阎立本的目光相遇。
呵呵,老阎同志看来有些撑不住了!李显一接触到阎立本的眼神,就明白了其中的请求之意,心中暗笑,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微微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阎立本见状,像是松了口气,微笑着点头,然后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
“上朝,上朝……”
李显来晚了,刚和阎立本交换眼神,宫门处就传来宦官的喊朝声。朝臣们不敢怠慢,按品阶排好队,以李贤兄弟俩为首,快步走进承天门,沿着宫中大道直奔太极殿。不多时进入大殿,看到大殿中央龙床边并列着一张稍小的雕凤床榻,群臣们大惊失色,纷纷骚动起来。大臣们接到旨意时以为武后只是垂帘听政,没想到是公开听政,而且座位还与龙床并列,这不仅逾制,简直是公然谋逆。
“哼,七弟,你看这……”
李贤显然没想到武后如此胆大妄为,震惊之余,心中起火,冷哼一声,就要当庭发作。
有什么好奇怪的,那女人本就是野心勃勃之人,没有她不敢做的事!李显历经前世磨难,早已见怪不怪。在他看来,别看群臣现在议论纷纷,等武后驾临,都会变成缩头乌龟,该拜的还得拜,不会有一句异议。毕竟武后手握高宗旨意,谁要是出头,肯定没有好下场。
“六哥,没事,等着吧,太子哥哥快到了。”
李显不想让李贤在此处吃亏,见他要发火,赶忙笑着岔开话题,意思是太子都不急,你急什么。
“哼!”
李贤虽有个性,但不傻,听得出李显话里的意思,只是心中不甘,冷哼一声,黑着脸不再说话。
“皇后娘娘驾到!”
朝臣们正乱哄哄地议论时,司礼宦官高和胜尖锐的呼喝声从后殿传来。随后,身着盛装朝服的武后在一群宦官宫女的簇拥下,昂首从后殿走出,一脸晦气的太子低着头跟在后面。原本议论纷纷的朝臣们立刻安静下来,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武后直接走上前墀,优雅地坐在龙床边的榻上。
“臣等叩见皇后娘娘!”
不等大臣们反应过来,许敬宗为首的武后党羽已经跪地行礼,其他大臣见状也不敢怠慢,纷纷跟着跪下,但行礼的声音十分杂乱,前面的人礼毕了,后面的官员才出声,嘈杂不堪,完全没有早朝应有的肃穆,倒像是菜市场。
沉默,依旧是沉默。朝臣们陆续行礼完毕,却一直没听到武后让他们起身的声音,大臣们心里都打起鼓来,没人敢直视武后,都低着头跪着,不敢稍有动作,大殿里的气氛像凝固了一样,压抑得让人窒息。
厉害,好一个心理战。这么一个下马威,恐怕没人敢质疑她的权威了。嘿,接下来的朝议怕是要完了!李显清楚武后这一手的目的,但他在这种形势下无力破解,只能默默跪着,大脑高速运转,思考朝议时的应对之策。
武后静静地坐着,神情肃穆,毫无表情,一双凤眼锐利地扫视着下面的朝臣,强大的气场压迫得大臣们心跳加速。
“平身!”
过了许久,朝臣们跪得腿脚发麻时,武后毫无感情的声音终于传来。
“臣等谢皇后娘娘隆恩。”
听到起身的命令,朝臣们如释重负,纷纷叩谢,声音比之前行礼整齐了许多。很明显,朝臣们的气势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已被击垮,朝议的主动权也悄然转移到了武后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