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庄子,原来的庄头,加上汪文言提拔起来的一批人,已经越来越有模有样。
上午。
人们找田地里干两个时辰的活,肚子已经饿得受不了,每处庄子里就开伙了。
今天开始。
原来的稀饭改成了香喷喷的干饭。
桌子不够,人们蹲在地上吃。
庄子里的大米已经不多,还是原来大户人家地窖的储藏积蓄,因为京畿地区是漕运的终点,有大量南方的稻米,所以不像西北地区主要就是面食。
今天吃的是疙瘩汤。
和好的生面用手掐成团块状,下入水烧烤的锅里,煮熟后就是疙瘩汤。
类似唐宋时期的胡饼做法。
“说好的干饭,变成了疙瘩汤。”
“吸溜。”
有人边吃边抱怨。
王本当做没听见,最快的速度吃完,然后去排队,重新吃第二碗。
那人看见王本的动作,气愤的闭嘴,也不再抱怨,埋头只管吃,吃完了也跑去排队,生怕锅里没有了。
今天敞开了吃。
每人都能吃几大碗。
各个吃的肚子圆滚滚的,发出惬意的声音。
肚子好久没有这种沉甸甸的感觉了。
许多人都忘记了吃饱的滋味。
“吃完了赶紧休息,下午好好干活,你们自己数数,你们都吃了多少粮食,不好好干活,对得起吃进肚子的粮食吗。”
王本放下碗,打了个饱嗝。
然后不忘记交代。
“明天还有吗?”
有人期望的盯着王本。
王本点点头,“明天吃面条。”
众人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无论是谁。
此时心里都很高兴。
……
“这一顿下来,那些汉子每个人至少吃了一升面,如此还得了。”
王本吃饱了肚子,休息了片刻。
回过头来就找到汪文言,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仿佛忘记了吃的时候,谁是最积极的。
西平村本地村民有两百五十三口,灾民也有两百多口,光劳力就有近两百号人。
这些人一顿就吃了两百升的口粮,还要其余的妇孺老人小孩,一天下来,哪怕下午吃稀饭,也得需要六七石粮食。
一个月就是一百八九十石。
七个庄子,每个庄子都比西平村大,特别是上马村下马村这几个。
王本算了下账,七个庄子一个月需要两千四百多石粮食。
“要不了多久,有两万石的粮食抵达庄子。”汪文言笑呵呵的说道。
“两万石?”
王本吸了口气,然后询问道,“丁源的儿子去干的那件差事?”
得到确认,王本忍不住感叹。
“少爷真是了不起啊。”
“也只有少爷这能有这样的大手笔,一口气就能弄来两万石粮食。”
王本无法想象两万石的粮食堆积在一起是什么样子。
汪文言也很佩服。
大灾之年,谁也不容易弄到大笔粮食。
哪怕是朝廷都很艰难。
福王有粮食,可谁能让福王拿出粮食来呢。
皇上都不行。
结果杨报国此子做到了。
汪文言大致清楚杨报国的做法,只能说此子的眼光极其的敏锐,竟然能抓住别人看不见的机会。
借助郑贵太妃,既稳定了他祖父在内廷的权势,又能获得两万石的粮食。
明明这么小的年纪,却比许多朝堂老人都要懂得人心算计,连自己都不服不行啊。
此时。
几名工匠正在田埂上摆弄三脚耧车。
“人很难拉动,必须使用牲口。”老匠户双手一摊,看着几位气喘吁吁的徒弟,向身旁的管事说道。
“现在庄子里最缺的耕牛,每头耕牛每日耕三亩地,隔几日一歇。”
管事指了指远处天边的大山。
“那里还在搞梯田,总共才不到三十头耕牛,连耕种都不够,怎么可能拿一头牛来呢。”
“这可怎么办?”
老匠户也没有办法。
这件事最后还是到了汪文言那里,汪文言知道此事的重要性,让王本去处理。
王本和匠户约定了时间,准时的牵了头牛来。
“这牛今天歇息,这里的活不重吧?”王本一脸的担心,这是他能想得到的办法。
只能苦一苦这头耕牛了。
“不重,就试试。”
老匠户说道。
然后他的徒弟们把家伙什放在牛脖子上,琢磨了一会,终于开始。
王本也很好奇这三脚耧车,留下来观看。
“这玩意难不难。”
“不难。”
“不过需要时不时的检查一番,特别是这耧腿,安装的不好,种子漏不下来,播种不均匀,这个耧就废了。”
耧车主要是木头制造,除了划入土地的耧铧部分使用铁料,打造的锋利和坚固,深深的插入泥土中。
年轻徒弟热情的解释。
王本一路跟着。
只见他们把种子放入一个篓子里面,篓子底部有漏口,漏入到三个耧腿,通过耧铧种下。
随着耕牛的拉动,轻轻松松就把种子种下去。
王本蹲下来查看。
种子种的深,不比人干的差。
忍不住大奇。
这玩意速度快,又轻松,哪个神仙弄出来的,怎么没听过呢。
不过王本很快发现了不对。
“诶,这漏种的厉害啊。”王本看到有一条腿,很长的一段没有种下种子。
经过王本的提醒,学徒连忙停了下来。
老匠户推开徒弟,趴在地上找问题,他的几位徒弟老老实实的跟在师傅后面。
“这耧车有问题。”
王本摇头晃脑,“难怪没人用。”
老匠户不开心了。
这耧车是他造出来的,岂不是说自己手艺不行。
老匠户也是臭脾气。
“走走走,都在这里挡住别人干事。”
把人赶走了。
老匠户骂了徒弟们一通,这才专心致志的寻找问题,从上午到下午,还让徒弟们把耧车搬回去,晚上打着灯火。
到了第二天早上。
老匠户得意的找到王本,拉着王本去田地里。
“你这老头,我事情多着呢,哪里有闲工夫陪你。”
老江湖力气大。
还有徒弟们帮忙,王本无可奈何。
田地上,已经准备好了耧车,还是昨天的耕牛,重新开始耕种,王本下田跟了一路,啧啧称奇。
“厉害啊,老师傅。”
“男人得有蛋,看到这玩意没有,昨天没给它装上这蛋蛋,它就装孙子了,今天给他装上,你在看。”
老匠户满脸得意,指着耧车下的一颗圆球。
随着耧车的前进,这颗圆球一晃一晃的,把种子均匀的拨开,保证每个耧腿都能有种子分拨下去。
“耧蛋蛋。”
看着那颗圆球,王本大笑,拍手笑道:“原来这耧车是个爷们,您老人家竟然忘记了跟他装蛋蛋,难怪他发脾气,要是我我也得恼火。”
“哈哈。”
老匠户的徒弟们纷纷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