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魏忠贤,人们称我小千岁 第26章 金山闪闪

作者:键盘战斗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9 05:58:2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文华殿。

本仁殿的阁房里。

“汪文言没有放出来。”刘一燝告诉王安。

王安短短的半个月,憔悴了许多。

“连刘阁老出面,也无法让锦衣卫放人?”

“刘侨告诉老夫,最多半个月,他定然找到机会释放汪文言,王大珰不必要揪心。”

听到刘一燝的解释,王安没有开怀,仍然长叹一声。

“汪文言在诏狱并没有遇到麻烦。”

刘一燝宽慰道。

王安又叹了一声。

“以前杨涟在京城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放过魏忠贤,绝对不会眼看着魏忠贤胡来。”

刘一燝不爽。

什么意思?

自己堂堂内阁首辅,还不如一名御史?

王安仿佛不知道,自言自语的说道,“自从杨涟他们被驱逐出京,皇城的确平静了一些,想必刘阁老也认为应该如此。”

刘一燝没有说话。

“可是你们都小瞧了魏忠贤啊,始终心里认为此人只是小患,眼里只有国家大事。”

“刘阁老昨日逼迫皇上,让皇上答应从内帑拿出一百万两,补发边军的军饷,却没有想过,刘阁老此举,让皇上很不开心。”

“那边呢,魏忠贤想方设法的讨皇上开心,两相比较下来,只怕皇上越来越信任魏忠贤。”

王安最后的努力。

希望能叫醒眼前的刘阁老。

到底只是太监。

刘一燝虽然看不起,不过也不想让盟友灰心,于是给出了解释。

“皇上没读过书,不懂国家大义,也不懂为君之道,年纪还小,所以吾等为皇上找了贤明的皇后辅佐他。”

“皇后是一宫之主,自然能管住宫里的事情,等皇后进宫,你就有了靠山。”

“外头的事情呢,关乎亿万生民,老夫既然身为内阁首辅,如何能不顾天下安危,只盯着内廷的一亩三分地呢?”

“各地的灾情,老夫收到的求救文书,堆满了一屋子。”

“辽东的军情,更是危急。”

“遍观天下,唯有内帑还能拿得出钱来,老夫逼迫皇上索要内帑的钱银,不是为了老夫的私利,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哪怕皇上不满,老夫也需要承担起来,这才是老夫应该要做的事情。”

“那魏忠贤贪腐恶劣,地方上百姓深受其苦,老夫看在眼里,等平定辽东之事,自然要收拾他。”

“王公公,事情需分轻重急缓,相比较个人利益得失,我等读圣贤书,如何能为小利而损公义。”

“辽东之事不平,恐怕成为国家大患,不但对不起黎民百姓,更对不起朝廷大义。”

“身为内阁首辅,担负社稷之责,万事都需谨慎,必有先后紧急,王公公理应理解,也不要心急。”

刘一燝讲完了大道理。

王安一个字没听进去。

刘一燝认为安排了一个皇后,就能解决掉客氏的问题,然后自己就能解决掉魏忠贤。

看起来没错。

皇后嘛。

一宫之主,还解决不了一个乳母?

自古没有这样的道理。

可是王安久在宫中,真不认为是能轻易办到的。

更加过分的是,刘一燝上个月才让内帑掏了五十万两真金白银,一个月不到,又逼迫内帑掏出一百万两内帑。

合着外廷的亏空,竟然让内廷来弥补。

做得好,是你们的成绩。

做的不好,让内廷拿钱出来填补亏空。

还要天天被你们骂阉人。

弥补也就算了。

这是要把内帑一网打尽的架势。

别说皇上不满,多少太监也不满。

内廷没了钱。

皇上说话还有人听吗?

他们大太监没了钱,下面还有人卖命办事吗?

王安指望不上刘一燝,只能自己回去想办法,刘一燝也不再理会王安。

太监没一个好东西。

内帑的银子哪里来的?还不是从地方上搜刮。

内帑几百万两银子,那太监们从地方搜刮了多少?几千万两都不止。

国家形势沦为如此地步。

就是这些太监们导致的。

包括辽东之患,也是万历朝时,太监们在辽东收税,逼得当地百姓军户们逃亡,破坏了辽东的经济。

否则辽东数百万军民,如何压不住一个小小的建州女真。

刘一燝天天补锅。

补的心烦意乱。

这口锅太难补了。

心里多少有些恨这些败事的宦官们。

……

“娘。”

“娘。”

昌平州城外的乱葬岗。

坟头遍地。

一名小孩,大概三四岁的年龄,寒冷的天气,身上只有一件单薄的粗布衣裳。

冻得鼻涕直流,脸色发白。

小孩趴在坟头外,一声又一声的喊着。

他冷啊。

又饿。

前日,他的娘被埋在了这里。

娘不理自己了。

他想娘了。

“娘。”

小孩以为娘听不见,所以凑到地面上,一直的喊。

始终没人搭理他。

小孩很伤心。

他好想娘。

娘以前抱着他睡,现在没人抱他睡,他又怕,又想娘。

“娘。”

小孩大声的喊。

路过的灾民,有些人停下来,眼神闪烁。

“滚。”

突然。

一名汉子举着木头,驱赶了几名不怀好意的灾民,拉着自己的儿子离开。

一家子就剩下父子二人。

汉子也很年轻。

才二十出头。

以前家里是老爹做主,什么事都听老爹的,老爹不吃饭,把口粮让给他们吃。

媳妇死了,老爹也死了。

汉子成长了起来。

“走。”

“爹,去哪里,娘还在呢,她不理我。”

小孩憋着嘴。

声音哽咽。

年轻汉子眼神通红,他忍着泪水,带上了自己的孩子。

他打听到一个消息。

汤山那里有活路。

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眼里唯一的生路。

去东方。

顺着东方走。

太阳在东方升起。

红霞漫天。

年轻人拄着拐杖,抱着饿晕过去的儿子,一步一步的行走,步履蹒跚。

昌平州管辖有怀柔、密云、顺义三县。

汤山在顺义县。

走啊走啊。

终于看见了大山。

这一天。

年轻人看到了山头上挂着的太阳,阳光照耀下的汤山,仿佛成为了一座金山似的。

就像一个漩涡。

悄无声息的吸引一切。

许多奄奄一息的灾民走到了此处。

这里。

竟然真的在收留灾民。

这不是汤山。

这是金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