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对于桥蕤和大小乔(桥)的关系,无明文记载,笔者根据仅有史料推论,将其设定为父女关系。
桥蕤是大小乔(桥)的父亲,也就是未来孙策和周瑜的岳父。但历史上桥蕤于两年后(197年)战死于豫州陈国。等到199年,孙策周瑜克庐江皖城,才得娶大小乔(桥)为妻。
袁术一听,这个名字倒有些眼熟。
“可是助孙郎胜曲阿之战的周郎乎?”
“正是。”
“此人亦是左司马之日思夜想的郎婿也!”阎象说道。
桥蕤哂笑不语。
袁术也早有耳闻,之前就笑谈桥蕤早已为二女选好乘龙快婿,突然一个可怕的想法一闪而过。
“云明欲尽揽扬州英雄于己手乎?”袁术故作轻松地说道。
桥蕤忙跪拜叩首,“末将不敢,长女与孙郎之婚约,乃是当时仆等与孙文台又战场之谊,遂指腹为婚;庐江周氏与仆俱是庐江人士,桥周两家早有通婚之谊,仆与周郎之父周异更有同窗之谊,因爱惜公瑾才貌,故而许婚。绝无他意啊!”桥蕤汗流浃背,心道此事袁术早已知晓,今日为何如此。
其实其中道理很简单,当年提及婚约之事时,孙策周瑜均尚未成年,孙策也无今日之威名。
“起来吧,云明自雒阳求学便随我周旋,我岂会怀疑?”袁术起身扶起桥蕤。
“其人现在何处?”
“在寿春城外赋闲。”
“周瑜其才比孙郎如何?”
桥蕤遭袁术前问,知道自己犯了忌讳,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云明既已推荐,直说便是!”
“诺!”桥蕤答道,“周公瑾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有出众人之表,其才之高,匹于孙郎。”
袁术默然良久。
“其人素无军职,委以如此重任,恐难服众吧?”有点不太情愿。
“糜芳亦不过徐州一登徒子,刘备尚能违众拔擢,明公难道都不如刘备了吗?”杨弘反驳道。
袁术脸色白里透黑,恼怒杨弘不知自己深意。
“周郎年岁几何?”
“与伯符同岁,正值弱冠之年。”
“未免太过年幼,可知兵事?”
“糜芳亦弱冠之年!”杨弘咄咄逼人,怎么不知道袁术所担忧,但如今的境地,远比未来可能的孙策周瑜难制危险。
袁术没话讲了,只能妥协。
“云明可言明吾意,君与俱来。”
桥蕤又拜谢正色道,“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一来,可显将军下节折士,二来彰显器重尊荣,使诸将畏服。”
“让堂堂左将军亲自去拜见一个二十岁的黄毛小子?未免太过!”纪灵嗤之以鼻。
袁术也觉得可笑,但不能发作。
杨弘见袁术脸色难看,便不再说话。
“寿春危急,城中见吾离城,岂不人心大乱?云明携我书信,言吾爱才之心,召之明日前来。”
桥蕤无奈拜谢,“诺!”
桥蕤拜退,乐就跑了进来。
“将军,淮水战船一应准备齐全,何时出击?”
袁术冷哼一声,“陈纪呢?”
“陈将军自知有罪,已在兵船上备战,以期戴罪立功!”
“哼,戴了罪才知道要立功了!”袁术沉着脸。“等我军令吧。”
“诺!”
杨弘上前,“明公,人言周公瑾雅致,不如设宴以待之?”
袁术瞥了杨弘一眼,点了点头。
“烦劳杨长史了!”
“诺。”杨弘拜谢而去。
月下,淮水上,一扁舟,两人穿粗布常服,泛舟碧波之上,未举火把。
船头站立者正是糜芳。
糜芳远远地看见前方一火把明——灭——明,心中一喜,对乘船的李援说“那边!”
小舟往火把漂去。
“主公!”糜芳小声喊道。
刘备亦是喜不自胜。“子方!”
陈群和一头盔别两个白色的鸟羽兽毛壮士将军立于身旁。
糜芳登时想起,这应该是白毦兵首领陈到了,在徐州许久居然不曾相见。
当即凝神看数据,果然能看见,就是陈到。
统率:75/76
武力:88/72
智力:65/65
政治:42/50
魅力:70/67
特性:金刚、练兵、护卫
最终特性:金刚、练兵
亲爱:刘备、陈群、赵云
厌恶:孙坚、袁术
糜芳一看见金色属性金刚,脑子里便知道了它的属性,不容易受伤,愈战愈勇,还了包括骑术、各类兵器精湛运用。糜芳觉得新奇,以前是不能知道的,想必是自己智力提升带来的好处。
这个陈到历史上与名气仅次于赵云武将,似乎是被赵子龙抢走了一些名气和历史评价。
厌恶:孙坚、袁术
大概率是因为袁术曾对对豫州横征暴敛吧。
糜芳临岸,刘备亲自拉绳靠岸迎糜芳靠岸。
糜芳跪拜:“芳有负主公重托,反使主公入险地!”
刘备笑着扶起糜芳,“哈哈,战局变幻无方,袁术诸将亦非庸才,子方相机应变,三战三捷,已经是旷世奇功了!”
糜芳站起来,陈群神情也尽是仰慕钦佩。
“也多是长文(陈群字)在汝南经营得当,补给不断,不然糜芳哪有今日这般从容。”
“子方过奖了”陈群笑逐颜开,指着陈到说,“这是族弟陈到陈叔至。”
“久仰!”糜芳与陈到相互拜礼。“在徐州为何不曾相见?”
“我之前驻扎小沛时,与长文(陈群字)叔至(陈到字)相识,后我命他返汝南招募兵勇,长文听子方的意思返回汝南招募黄巾流民,也多仰赖叔至。”刘备向糜芳介绍陈到。
“府君过奖了!”陈到不苟言笑。
糜芳才知道,原来刘备在自己穿越之前就已经开始偷偷布局豫州汝南了,难怪陈群在汝南的行动那么顺利,陈群也比历史上记载的更尽心于刘备,而自己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缺失并不知情,还一顿瞎指挥,刘备却没有揭穿,心下更是感激。
糜芳和刘备沿着河岸,穿过光秃秃的树林。
“袁术可会以孙策为将?”
糜芳摇摇头,“就算袁术敢召孙策前来,孙策也必不会来!”
刘备停下来笑着看着糜芳,“强如孙伯符也脱不开子方的妙计!”
糜芳笑着摇头,“非也,主公试想,若是有人以此计离间关张二人与主公,可能成功?”
“必是不能。”
“但要是离间主公与那曹豹...”
陈群点点头,“是啊,袁术与孙策本就有隙,子方所散播流言虽有夸大,却是确有其事。”
刘备点了点头。
“将来袁术与孙策二人之间,大有文章可作!”
“不光如此,袁术与扬州公族士人之间,亦可大作文章!”糜芳笑道。
四人又折返回走。
“子方以为,袁术当何时与我决战?”
“如今庐江、安丰和丹阳郡等人兵马已经陆续到达,寿春城下已经有步骑两万多。以芳推测,待弋阳郡兵马前来,袁术必与我决战!”
“之前,袁术意图断绝淮水以穷困我,后见主公与曹操分定豫州,必然不敢迁延。但我推断,袁术意图必是全歼我军,生擒在下。”
糜芳忍俊不禁。
“因此,他必会先令水军与我交战,先控制淮水,断我去路,然后再大军齐攻。”
刘备面露忧色,颔首思忖着。“既如此,子方不如先退至淮北,我居淮南指挥,待袁术攻来,子方再引军渡河相救。”
糜芳忙摆手,“主公莫要少年意气,芳一人牵连的不过是三千部曲,主公之安危,可不光是事关这数万兵马士气,还关系着徐州百万百姓的身家性命!”
刘备听糜芳这样,也不再反驳,“既如此,我先遣一千兵力渡河,拨归子方统辖,与你共同御阵!”
“主公不可!我阵越示弱,袁术便越沉不住气。越会急着与我等决战!”
“况且,我于淮水南登岸多时,袁术必已探得我兵马数量,若贸然增兵,袁术必有防备。主公只需按计划行事即可!”
刘备沉吟不语,糜芳总是喜欢让他自己身犯险地,真是奇男子,但依旧不放心,“中郎将此前多番交战,近卫死伤过半,就由叔至率白毦亲卫两百护中郎将周全。”
“诺!”
临别,糜芳拜别先行。陈到率兵稍后渡河。
“子方,保重!”
“主公保重,长文保重!”
“子方勉之!”陈群说道。“这白毦亲卫乃府君近卫,百里挑一而得,止有两百人耳。”
糜芳站在船上,几乎要感动涕零了。这该死的大汉魅魔,怎么能不得人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