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硕士
祁局长听完各人的汇报,满意的总结道:大家前期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卓有成效,各方面的进展都很顺利,我在这里对大家的付出表示感谢。超强电池的开发涉及到国计民生,其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我听了大家所讲的工作情况,梳理了一下,已解决了的不去说了,还未解决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这么几个:邹总那里资金的问题,我们已预付了50万元,照现在看来还是不够,这事情好办,为保证这电池厂能迅速投产,我们可以马上追加预付款20万元,填补开厂资金的缺口。实话说,这次上头为生产“超强电池”,在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可谓是下了血本,总共拨付了100万元经费,这可是一笔巨款啊,上次只给你们50万元,一方面是我职权至多每次只能在50万元内;另一方面是担心你们突然得到那么一笔巨款,一下子兴奋过度,去吃喝玩乐造别墅。说到这里,祁局长先哈哈大笑起来。邹沪江和高凌云也尴尬的跟着笑。
邹沪江说:就算是你借给我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的呀,就算是有这个贼心也没这个贼胆,帐目的核对、凭证的审核那么严,堪比是国家审计。祁局长:当然这是说笑了,对你们二人我是放一百个心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看人的眼光不会有错的。再加上严密的规章制度,都是为了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邹总和小高回去要统筹安排一下,原料,包括乱真的假材料,还有真空室,浇铸的残余物等,都必须按最严格的保密标准操作。第二,关于高凌云和其他几位研究生的学位问题,现在高凌云的学位证书已经颁发,其他同学愿意留下来继续做研究的,同样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
说着,祁局长从办公抽屉里取出一本大红的证书,递给高凌云。高凌云打开一看;在学位一栏赫然写着“理科硕士”,下面授予单位落款是“某科技大学”和鲜红的公章。
高凌云小心的把证书捧在手里,心里一阵激动,听祁局长继续说:小高啊,你读的理科,硕士是二年半可毕业的,对吧?这次没让你写毕业论文,也没有让你参加论文答辩,就直接授予你硕士学位了。这是因为基于你在超强电池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经高层领导直接与学校一把手谈话的结果,其实该校也有这样科研任务,只是这么多年来进展不大,你的成绩,远远的走在他们前面,授予你这个学位理所当然。小林虽然只是个一年级的研究生,但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我想可以提请相关院校提前一年授予硕士文凭,以资鼓励。其他的几个研究生的情况,其学位的取得还得走正常的道路,也就是要有论文和论文必须通过答辩,到时我们会请相关的教授作导师进行辅导。另外,我想,他们跟随张教授做研究,对张教授“超强电池”的研究究竟知道多少?
高凌云回答说:张教授在研究时,主要是带我在搞,但他的理论及平时对他们的辅导,应该对他们来说是应该粗略知道“超强电池”的秘密,尽管具体配方不会清楚,但以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迟早也能突破的。
祁局长听了说:嗯,如此说来,这样的人才是不能放出去了。人都可靠吗?
高凌云说:人是绝对可靠没问题。
祁局长:那就好。下面我会讲到以后的发展问题,我想他们既然有如此的基础,让他们继续在现有“超强电池”的基础上,或作更深入的研究,或直接从事生产管理。当然,小韩,你马上准备对他们进行政审,这里也包括小林,如政审能通过,就和他们签署保密协议,正式作为“超强电池”研发人员,同时将列入我们的编制。
韩处长答应马上去办。
祁局长继续说:我要讲的第三个事情,是关于工厂的各个环节的保密问题,我个人觉得小高考虑和安排的是不错,我们同意现在由小高亲自掌管电池材料这一核心机密,以后条件成熟后,再发展那几个研究生共同操控;同意由小林操作“L材料”分装室,对浇铸监督和浇铸剩余、掉落物的收集,请你们回去好好考虑,一定要请绝对可靠的人掌握;人选确定之后,报我们审阅。鉴于产品的重要性,我们将报请上级,对工厂和厂内外涉及的职工等列入保密管理范围,必要时实行封闭或半封闭化管理。
第四,就是按现在设计使用一个反应釜,能达到月产一千套电池,这显然是太少了些。要知道我们手头有多少车辆?少说也有几十万辆小车吧,韩处长,是吧?全部换装就需要多少万套?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卡车和其他更重要的战车呢,需求量更大更迫切。当然,现在产品还在试验当中,用超强电池替换燃油发动机也需要个逐步摸索、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不会一下子全部替换,所以现在的产量是少了点,但也正好适应这一改革过程。但你们要清楚:我可以确定:过个一、二年,随着超强电池的成熟,大规模的改装势必进行。大家一定要有这个前瞻考虑。另外,十吨以上的都是战车,小高,你们的研究任重道远,要尽快突破能驱动五十吨到一百吨车辆的“超级电池”的研发;至于超过一百吨的更大吨位的,也是探索的目标。
高凌云听了,心潮澎湃,自已的研究对国家来说多么重要,他定一定心说: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回去后,邹总负责“超强电池”的生产,我配合,同时抓紧“超级电池”的研发。不过这里是有个问题的,因为目前“超级电池”研究的基础工作是“B物质”的研究,现在是由小方和小李二人在搞。因为他们现在还被列为保密范围之外,所以,张教授研究的理论和实验,并没有对他们全部开放,因此进度较慢。要想加快研究进度,只有二个方法:一是我摆脱所有事务,全力投入研究,但目前这一方法无法实现,“超强电池”生产在即,材料配方和流程要我控制;方法二是让小方和小李全面掌握张教授的理论与实验,这样才可以加快他们的研究进度。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会张教授的理论和实验泄密的风险。
祁局长听了沉吟了半晌,问道:这二人的政治素质和家庭背景怎么样?
高凌云回答:我看过他们的档案,档案上倒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平时工作、研究、生活、外交都也正常。
祁局长转身对韩处长说:你调一下他们的材料,然后进行一个严格的政审,尽快落实,如果没有问题给小高一个答复。等韩处长政审合格后,小高就可以让他们俩全面掌握张教授的知识,以加快“超级电池”的研究步伐,争取早日予以突破。
韩处长和高凌云都答应是。高凌云接着说:听了祁局长刚才的指示,我有个新的想法,就是在原料加入到反应釜到完成真空,从一开始就采用自动化设备,这样就可以减少人为泄密的可能。
祁局长与韩处长简单商量后马上表态说,这样更好啊,你们仔细研究这一方案,我可以让相关自动化设计单位协助你们。另外,先前拨付给你们的50万元和这次补拨的20万元,是作为我们给的研究经费,给你们无偿使用;生产开始后再拨30万元作为向你们采购电池的预付款。这样好不好?可以减少你们资金上的压力了吧?
邹沪江和高凌云听到祁局长这样鼎力支持,真是不胜感激。有了这一百万元资金,心里就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二人回到上海,一脸喜色。邹文丽和张曼早就等着他们。她们二人也是满面春风,因为她们的毕业论文已经完成,只等论文答辩了,学校里也不需要去,每天就等着高凌云他们回来。吃晚饭时,聊起了毕业后的打算,二人表示都愿意跟邹沪江与高凌云创业去,也就是要到电池厂工作,不管是去那里搞研究还是搞管理,甚至云做个普通的工人也愿意。显然这是她们俩早已商量好的。邹沪江对此并没有意见,而高凌云显得有点磨蹭。高凌云自有自已的心事,他很清楚俩女对他都有意思,如果都到电池厂,朝夕相处,今后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情。看她们态度坚决,高凌云倒也不好说什么,更何况邹沪江已经答应了,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高凌云显得有点勉强的也同意她们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