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刚刚回到家,就见几名衙役骑着高头大马,穿着整齐的制服,手持红榜,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林府。
“林凡老爷,高中江南省乡试解元,恭喜恭喜!”衙役们齐声高呼,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街区。
香菱听到声音,赶紧迎了上去,激动地说道:“多谢,多谢各位大人!请进,请进!”
林凡这时也赶了出来,对衙役们说道:“多谢各位前来报喜,请坐下喝杯茶,稍作休息。”
衙役们也不客气,纷纷落座。林凡吩咐家中的丫鬟香菱:“香菱,去拿些赏钱来,赏给各位大哥。”
香菱听后,立刻转身去取银子。她心里也充满了喜悦,因为林凡中举不仅是林家的荣耀,也意味着她这个丫鬟的日子会更好。
香菱很快拿来了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交给了林凡。林凡将钱袋递给了领头的衙役,说道:“各位大哥辛苦了,这些请收下喝茶。”
领头的衙役接过钱袋,脸上露出了笑容:“多谢林老爷,林老爷真是大才之人,日后定会前途无量!”
林凡谦逊地笑了笑:“各位过奖了,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衙役们喝了茶,休息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林府上下沉浸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中,林家上下忙得不亦乐乎。
不久,林凡的好友们也纷纷前来祝贺,其中包括顾之山、闻铭、许丹青和冯渊。他们都是林凡在乡试中结识的朋友,这次乡试,他们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几人见到香菱,开出一般人难以拒绝的条件,想换走香菱,都被林凡拒绝了。冯渊虽然心里还是没有完全忘记香菱,但他也知道自己与林凡的差距,心里也熄灭了讨回香菱的念头。
……
林凡走在通往薛家府邸的青石小道上,心情沉重而坚定。他来此有一个重要的使命,一个关系到无数百姓生计的计划。刚刚他在跟冯渊他们聊天时,听到一个传闻,据说山东那边大旱,饿死了很多人。而他知道,在吕宋有几种神奇的作物,能极大改善百姓的粮食问题。为此,他决定亲自拜访薛家二爷,寻求支持。
林凡站在薛府大门前,心中充满了忐忑。薛家在江南一带名声显赫,薛家二爷薛永年更是以其智慧与果断闻名。今天,他必须说服这位权倾一时的人物,答应他一个看似荒诞的请求:去海外寻找马铃薯、土豆和玉米的种子。
薛府的门房见林凡衣着士子长袍,气度轩昂,不敢怠慢。他恭敬地请示后,很快带着林凡穿过庭院,来到一间幽静的书房前。
“二爷,这位是林凡公子,特来拜访。”门房恭声道。
书房内走出一个中年男子,正是薛二爷:“贤侄快请进!”
林凡微微拱手,语气恭敬,“拜见世叔,晚辈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薛二爷微笑着看着林凡道,“贤侄说的哪里话,平时请都请不来的贵客,现在金陵谁人不知林解元”
林凡谦虚的一笑道:“世叔谬赞了,今天来拜访世叔,是有一份天大的机缘想跟世叔合作”
林凡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讲述了马铃薯、土豆和玉米这三种作物如何在海外广泛种植,且产量高、营养丰富。林凡详细说明了引进这些作物的可能性及其对国计民生的深远影响。
薛二爷静静地听着,未发一言。等林凡说完,他沉思片刻,才缓缓开口,“贤侄的提议确实很好。不过,这件事并非易事,风险甚大。”
“晚辈也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但正因如此,才需要像世叔这样的人物来推动。若能成功,必将造福万民。”林凡语气坚定,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薛二爷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不过,我需要贤侄帮我准备一份详尽的计划书,说明如何实施此事。”
“多谢世叔,晚辈一定尽快准备。”林凡心中大喜,连忙致谢。
林凡离开薛家府邸前,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个人——薛宝琴。
一个多月前,薛宝琴曾向林凡表白,她那清丽的面容和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他。尽管林凡当时心中有志于天下,未敢轻易承诺,但她的表白却在他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林凡知道,薛宝琴不仅是个美丽的女子,更是一个勇敢无畏的人。林凡决定去看望一下她。
薛家府邸,薛宝琴正坐在花园中的凉亭里,手捧一本书,眉头轻蹙。她虽身在书中,但心思却早已飘向远方,思念着那个让她心动的人。忽然,她听到侍女的通报,林凡前来拜访。
“林大哥来了?”薛宝琴心中一阵悸动,放下书,整理了一下衣裙,快步迎了出去。
林凡见到薛宝琴,心中也是一阵激动。他微微一笑,行礼道:“宝琴妹妹,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薛宝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轻声道:“多谢林大哥挂念,宝琴一切安好。林大哥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林凡点了点头,将自己请她父亲帮忙出海寻找马铃薯、土豆和玉米种子的计划详细说了一遍。薛宝琴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钦佩。
“林大哥志在天下,宝琴深感佩服。”薛宝琴一脸崇拜的道。
林凡笑着说道:“我也就是提出想法,具体的还得辛苦薛二叔了”
薛宝琴点了点头,“父亲能帮林大哥完成这项伟业,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还得多谢林大哥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父亲呢。”
林凡心中十分满意,对薛宝琴说道,“宝琴妹妹如此深明大义,我还真是佩服呢。”
薛宝琴羞涩的一笑:“林大哥谬赞了”
之后二人又聊了一会家常,林凡就以要回去做计划书为由离开了。
林凡离开薛府后,立刻开始筹备计划书。他靠着想想,画出了亚洲的地图,然后把马铃薯、土豆和玉米的形状,可能的音译名称等都写了出来,还写了南亚的一些风俗习惯等,马铃薯、土豆和玉米种子的保存方法等。
数日后,林凡再次拜访薛府,将厚厚的一叠计划书递交给薛二爷。薛永年仔细翻阅,脸上不时露出赞许的神色。
“贤侄,你的计划书写得很详细,也很有说服力。”薛二爷合上计划书,抬头说道,“不过,这还不够。要想此行成功,我们还需要一个熟悉吕宋的人”
林凡愣了一下,问道,“不知二爷所指何人?”
薛永年微微一笑,“我有一位好友,名叫陈振龙,他不仅是个学识渊博的人,更是长期往来于吕宋等地。如果他能帮忙,这件事便成功了一半。”
林凡心中一动,“那如何才能见到陈先生?”
“我会为你引荐,不过见到他之后,能否说服他,就看你的本事了。”薛二爷说道。
几天后,林凡在薛二爷的引荐下,见到了传说中的陈振龙。
“林公子,我已听薛二爷提起过你。听说你有一个宏伟的计划。”陈振龙开门见山地说道。
林凡恭敬地向陈振龙行了一礼,将自己的计划再次详述一遍。陈振龙边听边点头,似乎对林凡的想法颇感兴趣。
“林公子,你的计划很有前瞻性,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你是否考虑过其中的风险?”陈振龙问道。
“陈先生,我明白其中的风险,但我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况且,这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为了百姓的福祉。”林凡坚定地回答。
陈振龙微笑着点了点头,“好,既然你如此有决心,我便助你一臂之力。”
在陈振龙的帮助下,林凡的计划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薛家动用了庞大的资源,组建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水手和探险家组成的船队,准备出海寻找马铃薯、土豆和玉米的种子。
出发的日子终于到来,林凡站在码头上,看着眼前的船只,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