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
“这朱元璋又是何许人也?竟然从一个乞丐成长为皇帝?”
他有些迷茫的看着四周。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如果将他和朱元璋的位置互换,他不敢保证自己,能比朱元璋做得更好。
想当年反隋起兵之时。
他李家铁骑,那也是少有的军中精锐。
他敢以几千骑兵,和当时的义军碰撞。
可不仅仅是因为他胆子大。
战争除了打的是军队精锐,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装备。
三千具装铁骑,和十万步卒,他打赌肯定是铁骑赢。
无他,来去自由,无人可挡。
就连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也是打心里佩服。
别看当时他们隋末起义之时,显得有多狼狈。
可实际上他们有家有室,也并不是已经到了过不下去的地步。
至少还没沦落为乞丐。
而根据仙人的描述。
这朱元璋曾经都差点饿死,可见当时环境之恶劣,生存之艰难。
而且当时汉族的地位如此低下,又能有几个有识之士,不过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普通人罢了。
而能从这数之不尽的普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帝。
这千古一帝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当然仅仅是打天下,恐怕还没有这么高的评价。
打下天下之后能够依然为民请命,将百姓装在心里,这才是朱元璋最大的值得评价的地方。
而且他的性格嫉恶如仇,杀戮贪官污吏,听着都让人痛快。
这可是得罪,整个大明官僚体系的。
……
唐玄宗李隆基。
“哎,善始善终,我竟还不如一个乞丐。”
“悠悠大唐,败在我的手里,我真是可恶。”
人家一个乞丐都能做千古一帝。
他李隆基虽然算不上是有多么伟大的才干。
可前期能够造就开元盛世,他真就比别人弱吗?
“哼,诸位爱卿都看到了,如此多的千古一帝,竟然没有我李隆基一席之地。”
“今日经仙人提醒,我已幡然醒悟。”
“还请诸位助我,再造大唐。”
李隆基的心里,燃气熊熊火焰。
……
大清康熙帝。
“哼,明朝开国皇帝,不过就是走了狗屎运当上皇位的一个乞丐。”
“真以为自己有多少能耐?”
“本帝开疆拓土,万国来朝,取得的成就,远超乞丐朱元璋,这要是不封我为万古一帝,岂不冤枉?”
……
始皇帝嬴政。
“这朱元璋了不得,乞丐小民,一开始能有什么见识?”
“要么是背后有人支持,要么就是学习能力极强,成长速度极快。”
“如果地位互换,难以想象,谁又能比他做的好呢?”
……
汉高祖刘邦称赞。
“本以为我以亭长之身,坐上皇帝之位,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这朱元璋竟然更加夸张,以乞丐之命,升为皇帝之命,闻所未闻啊!”
“最关键的是,能够在万军之中脱颖而出,得到那么多人才的认可。”
“可见朱元璋的人格魅力有多强。”
“对于他我是心服口服了。”
想到自己当了皇帝之后的所作所为。
他脸上微微发红。
他也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千古一帝。
当了皇帝之后,他便偏于享受,虽然政务不曾落下,可做的真没人家好。
看看人家朱元璋,兴修水利,清查户口,开放科举,做的那些事,对华夏之贡献,远超其他人。
仅仅是这些就已经可以称之为一代明君了。
更别说再加上开国皇帝的功绩。
……
汉武帝刘彻。
“仙人评价朱元璋,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功劳定然不小。”
“整个华夏之地,被塞外蛮夷所占,更别说北宋,南宋多少年混乱。”
“堪称是华夏历史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朱元璋能够拨乱反正,这才是他最重要的贡献吧!”
刘彻眉头紧锁,他好像有些明白,千古一帝的评价标准了。
安邦定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
开疆拓土,可以说做得很好。
可仅仅是,这些还不能被称之为千古一帝。
特殊时期的特殊际遇,才是千古一帝的评价标准。
就如他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一帝。
与他反击匈奴,有着很大的关系。
即便强大如秦始皇,也没有完全清除匈奴之害。
大汉更是积累四世之余荫,才能够在外出征。
如果仅仅是打败匈奴,也没有这么高的评价。
但是加上封狼居胥,使匈奴远遁,一系列的功劳,也就能够摸上千古一帝的边儿了。
而且对国内自己削藩定国,一改之前的无为之治,外儒而内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而朱元璋同样如此。
不仅拨乱反正,驱除蛮夷,恢复中华,更是完成了开疆拓土,内修理政,惩治贪官,恢复民生,所作所为,皆是明君之典范。
即便是有些小瑕疵,也是瑕不掩瑜。
……
光幕继续。
【公元一三八二年,朱元璋结发之妻马皇后去世,逝名孝慈皇后。】
【后世称赞马皇后,躬行节俭,待人仁厚,身体力行,乃是朱元璋得力之人。】
【公元一三九二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
【公元一三九八年,朱元璋驾崩,传为太孙朱允文,史称建文皇帝。】
【朱允文上位之后,大肆削藩,逼杀藩王,天下藩王,无不厌恶。】
【公元一三九九年,朱元璋四子朱棣,装疯卖傻,亦不能幸免,是以府兵八百起兵靖难。】
【史称靖难之役。】
【公元一四零二年,朱棣攻破应天府,建文皇帝朱允文下落不明,朱棣趁势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乐。】
……
汉武帝刘彻,脸色凝重。
朱允文的境遇,竟然和他相差无几。
虽然他不是皇太孙即位。
可他也经历了削藩,差点就酿成大祸。
也幸亏当时自己没有操之过急。
否则的话,指不定会酿成什么样的大祸。
想到这里,他不禁回忆起主父偃。
要是没有他的谋划,自己能不能削藩成功还是两说。
依照自己的脾气,怕是真的会酿成藩王叛乱。
到时候那可真是麻烦。
想到自己父亲时期的七国之乱,他也是感到心有余悸。
……
明太祖朱元璋。
“什么?标儿死了?老四这个混蛋叛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