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既然要修路,不如把大唐各个主干道上的水泥路也修一修,这样也省得每年为了修路而争吵不休。”
长孙无忌也站了出来,补充说道。
大唐皇家钱庄,其实就是李想弄出来的东西。
这条水泥路是大唐皇家钱庄借来的,所以他觉得,如果能借到更多的钱,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到底,吃亏的还是钱庄。
……
贞观十二年二月初一,大朝会在一片喧嚣中结束,大唐大地上,开始了一场浩大的道路建设。
这让长安城里的权贵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了作坊的建设之中。
碎石作坊,曾经被很多人看不起,但现在看来,却是前途无量。
水泥作坊必须扩大产能,否则市场就会被别人抢走。
所有的铁匠铺,都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各种工具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
连带着宝马马车行里,四轮马车的销量也是节节攀升。
贞观十二年可谓是大唐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
建设局负责修建长安城和定襄之间的水泥路,自然就成了长安城和洛阳之间的水泥供应商。
对于大唐来说,这条水泥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户部要求建设局在半年之内完工。
好在洛阳与长安城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建设局有自己的工匠,也有吐谷浑的俘虏,还有捕奴队提供的奴隶,加起来足有七八万人,分成十几条路,同时施工,倒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
不过,这也意味着,暂时没有其他的精力。
长安城里,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开始出现了工人短缺的情况。
“师父,我们新招的工匠,每个月都涨了三十文,但是人手还是不够啊。”
去年冬天,金太铁匠铺成功的搬到了燕王府旗下新城,成为了燕王府之外的第一个铁匠铺。
至于建设局,想要修建一条水泥路,就需要大量的工具,所以这件事情就交给了金太铁匠铺去做。
金太心中一喜,这一次搬家,总算是没有白费功夫。
地皮便宜不说,连作坊都是建设局帮他盖的,据说是以成本价买的。
不过,订单实在是太多了。
真是痛并快乐着。
“听说人市里有高句丽、倭国的奴隶,如果人手不够的话,可以去人市购买一些奴隶。”
金太并不希望自己的铁匠铺里有外国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交给奴隶们去做。
既然是奴隶,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好吧。买个奴隶要几贯钱,最多也就是两年的工钱,比请工匠还便宜。”
既然是奴隶,那就别想着工钱了,有饭吃就行了。
因此,金太一想,也觉得自家弟子说得有道理。
……
李想带着李兰,正在燕都城的一处花园中散步。
李治,李明达则是紧随其后,一副求抱抱的样子。
尤其是李明达,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小玉米,还不叫姨姨。”
然而,回应她的却是“嗯嗯”。
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婴儿,怎么可能会说话?
“二哥,你怎么给兰兰取了这么古怪的外号?”
李治笑道。
“有什么好奇怪的?
当然,李想并没有向李治解释玉米到底是什么,等以后有了孩子,就可以叫它“小土豆”,“小辣椒”,“小番茄”,等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到大唐之后,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给这些东西起名字了。
段嫣然站在后面,看着李想等人有说有笑的样子,心里也是暖暖的。
“王爷,我听管事说过几次,说西市的胡椒和桂皮价格大涨,长安城里很多王公贵族都在囤货,让我们府里也备点。”
李想对燕王府的事情,并不是很上心。
不过,像这种花大价钱买香料的事情,就算是管事和段嫣然,也不敢擅自做主。
“呵呵,不就是一些香料吗,不用在意。”
李想当然也听说了长安城里发生的事情。
刘谨还特意去查过西市的贾赛尔,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李想。
“可咱们府上每天的开销太大了,香料的价格又涨了,再不囤点,岂不是亏大了?”
段嫣然眼睁睁地看着香料的价格节节攀升,现在已经涨了一倍有余。
“放心吧。长安城里的人,没有香料也能活下去,只不过是有人在炒作罢了。”
说到香料,李想不由地想起张猛、房遗爱等人,他们已经下南洋了。
这都一年多过去了,按理说,应该已经回来了才对。
按照他的推算,去年冬天的时候,船队就应该已经回来了。
如果不是对飞剪船很有信心,李想甚至会怀疑,这支船队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尤其是房家、张家的人,时不时地跑来问他有没有发现船队的消息,这让他的压力很大。
就像是心有灵犀一般,刚刚沿着大运河来到洛阳的张猛,突然打了个喷嚏。
谁在想我?
站在船头的张猛,不禁喃喃自语。
“张大哥,不在洛阳休息一下吗?反正我们也快到长安了,兄弟们在海上漂泊了这么长时间,也有些坐不住了,不如进城休息一下?”
虽然天气还有些寒冷,但房遗爱穿着短衫,丝毫不惧寒冷。
“少来,又想去青楼了吧?到了广州,你们说弟兄们在海上漂泊了那么长时间,想进城歇一歇,我就答应了。当我们到达泉州时,我也同意了。可这一路走来,这是第几次了?早点回长安城,你就可以休息了。难不成,你这次回去,房夫人会阻止你再出海?”
张猛鄙夷地看了房遗爱一眼。
这家伙,还不如留在国外呢。
“张大哥,你这是什么话,停下来就停下来。这一次出去一年多,回去之后怕是要被训斥一顿。”
房遗爱不知羞耻为何物,嘟嘟囔囔地钻进船舱。
船队继续前进。
好在船队在杭州时,已经换上了平底船,可以在内河行驶,否则早就搁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