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543章 王述当仁不让

作者:叶还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3 09:25:29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东晋那位哀皇帝司马丕的兴宁元年,公元363年,癸亥年!

春天,二月己亥日,东晋搞了个大新闻,大赦天下,顺便把年号也改成了兴宁,要换换风水!

然后嘞,三月壬寅日,琅邪那儿传出了大事儿,就是皇太妃周氏,在她宅子里驾鹤西去了。

癸卯日,哀帝屁颠屁颠地,跑到周氏府邸去哭丧,还下诏让司徒会稽王司马昱,来管朝廷里里外外,那一堆破事儿。

哀帝这孩子还挺有孝心的,想给太妃守孝三年。

可那仆射江虨就说了:“按礼制啊,其实服三个月的缌麻丧,就足够了。”

哀帝琢磨着,还是想多守一年。

江虨就劝他:“您稍微忍一忍,别太伤心,也得尊重祖先的规矩呀。”

于是呢,哀帝就听了劝,换上了缌麻服来守孝。

一转眼到了夏天四月,前燕的宁东将军慕容忠,去打荥阳太守刘远,结果刘远这小子跑到了鲁阳,跑得比兔子还快!

五月里,东晋给征西大将军桓温,加官进爵,一下子让他当了侍中、大司马,还都督中外各项军事、录尚书事,连黄钺都给了他,这待遇可真不低!

桓温也挺会挑人的,找了抚军司马王坦之当长史,这王坦之是王述的儿子,挺有才的。

还找了征西掾郗超当参军,王珣当主簿,啥事儿都跟他们商量。

王府里的人都说:

“长胡子的参军,矮个子的主簿,这俩人真能让桓公,一会儿乐开花,一会儿气得跳脚。”

桓温这人眼光高,没几个人能入他法眼,但他跟郗超聊天时,总说郗超高深莫测,特别敬重他。

郗超呢,也把桓温当亲爹一样供着。

那个王珣啊,是王导的孙子,他和谢玄都是桓温的得力助手,桓温可看重他们了。

桓温还说:“谢玄到四十岁的时候,肯定能当大官,王珣也会成为年轻有为的高官,他们俩都是难得的人才。”

哦对了,谢玄是谢奕的儿子,虎父无犬子!

最后,东晋还委任了西中郎将袁真,去都督司、冀、并三州的军事,北中郎将庾希则去都督青州的军事。

话说啊,有那么一天,癸卯日嘛,前燕的伙计们猛地攻打密城,咔嚓一下就拿下了。

这刘远一看,哎呀妈呀,不对劲儿啊,这形势可咋整?

得嘞,脚底一抹油,滋溜就跑到江陵去了。

一转眼呐,八月秋天到了,哎呦,天象都变脸了,角宿、亢宿之间冒出个异星,老百姓们都嚷嚷着,这天怕是要翻了啊。

这张玄靓的祖母,马老太太驾鹤西去了,他就把庶母郭氏,给尊成了太妃。

这郭氏啊,可不是个善茬儿,瞅着张天锡在朝堂上得瑟,她心里就不爽。

于是呢,她就跟大臣张钦等人嘀咕着,咋把张天锡给弄掉。

可惜呐,消息走漏了,张钦他们觉得没脸见人了,一咬牙一跺脚,全都自我了断了。

张玄靓一看,这事儿闹大了,心里慌得一批,想把王位直接甩给张天锡,可这张天锡还看不上眼儿呢。

这时候,右将军刘肃等人就跳出来了,撺掇张天锡,干脆自己称王得了。

于是乎,在闰八月的时候,张天锡就吩咐刘肃他们,趁着月黑风高,领兵冲进了王宫,把张玄靓给做了。

对外呢,就说他是自己挂了,还给他安了个谥号叫冲公。

然后张天锡就自立为王了,那时候他才十八岁嘛,可谓是年少有为。

他把母亲刘美人尊为太妃,又派了司马纶骞,揣着奏章去建康,找皇帝请诏令,顺便把御史俞归东,也给捎带回建康了。

再后来呢,到了癸亥日,东晋皇帝大手一挥,天下大赦,像是在庆祝啥大喜事儿似的。

冬天十月的时候,前燕的镇南将军慕容尘,对着陈留太守袁披,就是一顿猛攻。

汝南太守朱斌,趁着许昌没人管,偷袭了一把,就把许昌给拿下了。

咱再说说北边的事儿哈,代王拓跋什翼犍去打高车,把他们打得是找不着北啊,抓了一万多人,还抢了马、牛、羊一百多万头,这简直就是大丰收。

东晋皇帝也挺忙活,让征虏将军桓冲当上了江州刺史。

可是呐,到了十一月,姚襄的旧部下张骏,突然反水了,把江州督护赵毗给做了,领着士兵就造反了。

桓冲一听到这消息,立马带兵去收拾他,最后把张骏给砍了。

东晋哀皇帝司马丕兴宁二年的春天,前燕也跟着东晋的步伐,搞了个天下大赦。

二月里,前燕的太傅慕容评,和龙骧将军李洪,就领着军队,去黄河南面溜达了。

三月的时候,东晋搞了个大规模的户口摸底,让大家都在自己住的地方登记户口,以后交税服役都得按照这个来。

这事儿被称为“庚戌制”,老百姓们得乖乖遵守。

说到哀帝这哥们儿,他居然听信了一些神棍的话,不吃药不吃饭,想靠这个长生不老。

侍中高崧就劝他了:“皇上啊,这事儿您可不能瞎搞啊。您要是真这么干了,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可惜啊,哀帝没听进去。结果呢,药性发作,他连朝政都没法儿处理了,只好让褚太后再次出山,帮他摄政。

哎,这皇帝当得,也真是够闹心的啊。

夏季四月甲辰日那天,前燕的李洪这哥们儿,可真是个“狼灭”,猛地就给许昌、汝南来了个突袭。

在悬瓠那地儿,把东晋的军队打得是溃不成军啊。

颍川太守李福这老哥儿们,一个不小心就领了盒饭,汝南太守朱斌吓得,直接闪现到了寿春。

陈郡太守朱辅一看情况不对,也赶紧回城,到彭城去镇守。

大司马桓温一看这架势,立马派了西中郎将袁真等人,去“对线”李洪,他自己则带着水军,在合肥守家,随时准备反打。

结果呢,前燕人一路推塔,攻破了许昌、汝南、陈郡,还抓了一万多户小兵,迁移到幽州、冀州去,又派镇南将军慕容尘,在许昌插眼,这操作,简直是超神啊!

一转眼,五月戊辰日到了,东晋朝廷给扬州刺史王述升了官,让他当上了尚书令。

同时呢,也给大司马桓温加了个扬州牧、录尚书事的头衔,这可是个“大腿”级别的官职啊!

壬申日那天,朝廷又派侍中去叫桓温来开会,可这桓温却推辞不来,也不知道他这大佬在想啥。

这王述啊,可是个实在人,每次接受任命,都是真心实意的,从来不搞那些虚的。

他表示推辞的,就一定不会接受,这可是个有节操的人。

等到他做尚书令的时候,他儿子王坦之就跟他说:

“老爸,按惯例你得推辞一下啊。”

王述就问了:“你觉得你爹我不能胜任吗?”

王坦之说:“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能推辞当然是件好事!”

王述就说了:“既然觉得你爹我可以,那为何要推辞呢?人们都说你比我强,但我看你这次一定比不上我。”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啊,就是说他自己是个有担当的人,不会假惺惺地推辞。

六月里,前秦王苻坚也没闲着,派大鸿胪去给张天锡送温暖,直接任命他为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

到了秋季七月丁卯日,东晋朝廷又发了个诏令,再次召唤大司马桓温来开会。

可这桓温啊,就是不来,也不知道他这老狐狸到底在想啥。

八月的时候,桓温终于到了赭析,朝廷又赶紧发了个诏书,让尚书车灌去拦他,结果呢,桓温就决定在赭圻“安家落户”了,还坚决地推掉了录尚书事的职务,只是在表面上接受了扬州牧一职,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那时候前秦也出了点事儿,汝南公苻腾想搞点事情,密谋造反,可惜啊,被“一锅端”了。

这苻腾啊,是前秦主苻生的弟弟。

那个时候苻生的弟弟们,还剩下晋公苻柳等五人。

王猛这人挺有远见,就跟苻坚说:

“不将这五个人除掉的话呢,他们以后一定会作乱。”

可惜啊苻坚没听进去,后来果真出了乱子。

所以啊这看人呐还得看准点儿,别到时候养虎为患!

话说啊,前燕那边儿,侍中慕舆龙这哥们儿,一拍大腿就跑到了龙城,把祭祖的宗庙啊,还有那些遗留下来的百官,一股脑儿都搬到了邺城。

哎呀,这可真叫一个折腾啊!

前燕的太宰慕容恪呢,这哥们儿脑子活,想着给洛阳来个闪电战。

于是呢,他就先派人去四处拉人,那些小县城啊,一听慕容恪的名号,立马就归顺了。

慕容恪一看,哎呦,这势头不错啊!

就命令司马悦希,在盟津插上大旗,豫州刺史孙兴在成皋摆开阵势,准备大干一场。

咱们再说说另一个牛人,沈充的儿子沈劲。

这沈劲啊,因为他爹造反失败挂了,所以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建个战功,一雪前耻。

可是啊,他都三十好几了,还是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进不了“体制内”。这可把沈劲给急得团团转。

好在啊,吴兴太守王胡之这哥们儿眼睛毒,他当上司州刺史的时候,就大力推荐沈劲,说他有才又有德,请求朝廷别再限制他,让他参与政事。

朝廷呢,也顺水推舟,给了个绿灯。

可惜啊,王胡之突然病倒了,这事儿就黄了。

等到前燕大军逼近洛阳的时候啊,冠军将军陈祐在那儿守着,可是手下不到两千人,这咋玩啊?

沈劲一看,机会终于来了!

他立马写了个请战书,请求到陈祐那儿去助战。

朝廷一看,哎呦,这小子可以啊!

就下令让他当了个冠军长史,还让他自己拉队伍。沈劲也不含糊,一下子就拉起了一千多人的队伍,然后就浩浩荡荡地开往洛阳了。

这沈劲啊,可真是个猛人!

他带着那么点儿人,就敢去怼前燕的大军,还把他们给怼赢了。

可是啊,洛阳城里最后还是没吃的没喝的,没救兵。

陈祐一琢磨,哎呀,这城是守不住了,得想个辙啊!

于是呢,他就打着救援许昌的旗号,在九月给沈劲留下五百人守洛阳,自己带着兵就溜了。

沈劲一看,乐了啊:“哎呀,我就是喜欢这种刺激的感觉,现在终于轮到我大展身手了!”

可惜啊,陈祐得知许昌已经被人占了,只好跑到新城去了。

而前燕的悦希呢,就带着兵去攻打河南各城,全都给打下来了。

咱们再说说前秦王苻坚这边儿的事儿。

他下令啊,让那些公爵封国都设个郎中令、中尉、大农啥的官职,让他们自己找人。

不过啊,郎中令这职位得他亲自挑。

这时候,富商赵掇这些人,虽然穿得跟土豪似的,但是呢,各位公爵还是抢着让他当三卿。

黄门侍郎安定人程宪一看,这不对劲儿啊,就去找苻坚说理。

于是啊,苻坚就下令说:

“我本来想让你们,自己挑些有才的儒生,来当官儿,没想到现在搞得这么乱!

我得查查了。只要是找的人不行的,全都降爵为侯!

以后啊,国家的官儿,都得由吏部尚书来挑。

那些不是朝廷任命的人,别坐车马;在京师附近的工商差役的人,也别穿得太豪华。谁敢不听话,就让他露宿街头!”

这么一来啊,平阳、平昌、九江、陈留、安乐的那五位公爵,全都被降爵为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