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天,刘秀的军队溜达到了一个县城,他就把得力干将冯异给拎了出来,想问问各路军情如何。
冯异这哥们儿也挺实在,直接跟刘秀说:“更始皇帝那儿啊,眼看着就要垮台了,以后这国家大事儿,可都得指望您了。您呐,得好好听听大家的意见,别一意孤行。”
这时候呢,有个书生强华,这哥们儿从关中带来了一本《赤伏符》给刘秀。
这书上都写了啥呢?
我告诉您,上面赫然写着:“刘秀发兵除坏蛋,四面八方好汉来,四七二八汉家立。”
大臣们一看,哎呦喂,这不是天意嘛!
于是都撺掇着刘秀赶紧登基称帝,别再犹豫了。
六月二十二那天,刘秀就在这县城南边儿,一咬牙一跺脚,得了,称帝吧!
于是年号也改了,还天下大赦,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旺旺的!
咱再说说另一边儿,邓禹这小伙子带着军队围攻安邑城,可是啊,好几个月都没能攻下来。
更始的大将军樊参急了,领着数万大军从大阳渡河而来,想给邓禹来个措手不及。
可邓禹这小伙子也不是吃素的,在解县南边儿迎战,手起刀落,就把樊参给砍了。
王匡、成丹、刘均这些人一看,哎呀妈呀,这不行啊,得给樊参报仇啊!
于是他们纠集了十几万人,再次攻打邓禹。
这次邓禹没能顶住,吃了个败仗。
可是第二天,王匡他们一看,当天是六十甲子的最后一天,不宜出战啊,得,关起门来不出去了。
邓禹就趁这个机会重整旗鼓,准备再战。
等到甲子那天,王匡他们觉得不能再拖了,全军出击攻打邓禹。
邓禹可没慌啊,他让军队别轻举妄动,等王匡的军队逼近了,才下令击鼓进军。
结果大败敌军,王匡他们吓得全都跑了。
邓禹就追啊追,最后杀了刘均和河东太守杨宝,把河东给平定了。
王匡他们只好夹着尾巴逃回长安去了。
咱再说说那张这些人啊,在长安城里可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商量着:“赤眉军就快打过来了,咱们得赶紧想办法啊!要不然就抢掠了长安,往东逃回南阳去吧。要是事儿办不成,咱们就去做强盗算了!”
哎呀,这群人可真是没出息啊!于是他们就去找刘玄,想说服他一起逃命。
可是刘玄一听就火了,瞪了他们一眼,啥也没说,转身就走。
这些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刘玄就命令王匡、陈牧、成丹、赵萌去新丰屯兵,又叫宰相李松去城屯兵,准备抵挡赤眉军。
那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这些人呢?
他们还不死心呢,又跟隗嚣勾结在一起,准备在立秋那天杀牲祭祀的时候劫持刘玄,实现他们先前的计划。
可是刘玄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消息,就装病不出门了。
他还把张卬他们叫进宫来准备一网打尽呢!
当时啊就只有隗嚣说病了没去,他召集了一帮宾客和军士自保。
刘玄这边儿又犹豫了,没下手。
张卬他们觉得不对劲儿啊,撒腿就跑,只有申屠建这个倒霉蛋儿还留在宫里,结果就被刘玄给斩了。
邓晔还带着兵去围攻隗嚣的家呢,真是热闹了!
那张、廖湛、胡殷一看大事不妙啊,就带着兵去烧宫门,一路杀进宫里去了。
刘玄这边儿抵挡不住啊,大败而逃,真是狼狈不堪!
隗嚣也冲破了围攻逃回了天水,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第二天早上,刘玄就逃出皇宫,投奔了在新丰屯兵的赵萌去了,他还真是会找靠山啊!
他还怀疑王匡、陈牧、成丹和张卬等人是同谋呢,于是就把他们都叫来问话。
结果陈牧和成丹一到就被斩首了,哎呀,这可真是冤枉啊!
王匡吓得赶紧逃回长安,跟张他们会合去了,这长安城里啊,真是乱成一锅粥了!
话说那赤眉军可是势如破竹,一路风风火火地杀到了华阴地头。
哎,这支队伍里头啊,有那么一个齐地的巫师,整天跳大神似的击鼓狂舞,拜祭那神秘的城阳景王刘章。
这巫师啊,可不是一般的嚣张,口出狂言,声称那景王刘章发飙了,叫嚣着“老子应该当皇帝,咋就成了盗贼呢!”。
谁要是敢嘲笑他,哼,立马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病魔缠身”,这事儿把全军上下吓得一愣一愣的。
这时候,方望的弟弟方阳跳出来了,给樊崇等人出了个馊主意:
“将军啊,您现在手握雄兵百万,西面就是那帝王居住的长安城,可咱们现在还像个游击队似的,没个正儿八经的名分,老是被人嘲笑是盗贼团伙。
这长期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咱们得找个姓刘的宗室子弟来,借他的名义去干大事儿,这样咱们就能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了,看谁还敢不服!”
樊崇一听,哎呦,这主意不错啊!
而那个巫师呢,也是越来越嚣张,整天嚷嚷着要当皇帝。
赤眉军继续一路厮杀,很快就打到了郑县。
大家一合计,觉得现在逼近长安了,鬼神也给了指示,是时候找个姓刘的来当皇帝了。
之前啊,赤眉军在路过式县的时候,顺手就劫持了故式侯刘萌的三个儿子:刘恭、刘茂和刘盆子。
这三个倒霉孩子呢,就跟着赤眉军一起闯荡江湖了。
刘恭小时候还挺有文化,学过《尚书》,后来跟着樊崇在洛阳投降了更始皇帝刘玄,又被封为式侯,在长安混了个侍中的官职。
而刘茂和刘盆子就比较惨了,被留在了军中,归一个叫刘侠卿的右校卒史管,整天就是放牛、喂马、打扫卫生啥的。
等到樊崇他们,想找个景王刘章的后代来当皇帝时,就在军里搜罗了一番,结果找到了七十多个姓刘的。
但其中血统最纯正的,就只有刘茂、刘盆子和前西安侯刘孝了。
樊崇等人就说了:“听说古时候的天子,都是亲自带兵打仗的,那叫上将军。”
于是呢,他们就用木简做了个符,写上“上将军”三个大字,又搞了两片空白的木简,一起放进了竹筒里。
在郑县北面搭了个神坛,拜祭城阳景王刘章,把所有的三老、从事都召集过来了。
刘盆子他们三个人呢,就被请到台中央站着,按年龄大小来抽签。
刘盆子年纪最小,最后一个抽,结果就抽到了那个“上将军”的符。
将领们一看这结果,立马就向他称臣叩拜了。
这刘盆子当时才十五岁啊,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光着脚丫子,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
他一看这么多人跪拜他啊,吓得脸都发紫了、浑身冒冷汗啊,差点儿就哭出声来了。
刘茂就跟他说:“快把符藏起来啊!”
结果呢?这刘盆子直接把木简塞嘴里咬断了,然后给扔了!
接下来呢?
他就任命了徐宣当丞相、樊崇当御史大夫、还有其他的职位也都分好了。
虽然刘盆子当了皇帝啊,但他还得早晚给刘侠卿叩拜呢!
他老想着跑出去跟牧童们玩儿啊,可刘侠卿就是不让啊,一怒之下还训了他一顿!
樊崇他们呢?
也不怎么来问候这位小皇帝了!
这事儿说起来啊、还真是有点儿戏剧性呢!
话说啊,那年秋天,七月初五,汉光武帝刘秀这哥们儿,就派了个使者,拿着那金灿灿的符节,风风火火地去给邓禹封官了。
啥官呢?
大司徒!
哎呦,不仅如此,还给他封了个侯,赏了一万户的食邑。
你想想啊,那时候邓禹才二十四岁,这小伙子可真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
后来呢,刘秀又跟大家伙儿商量,选大司空这档事儿。
他翻了翻那本儿《赤伏符》,上边儿写着“王梁主卫作玄武”,哎呦,这不就是天意嘛!
于是呢,在七月十一那天,就任命了野王县令王梁当大司空。
刘秀还想着按那谶文上的话,让平狄将军孙咸代理大司马,可这主意让大家都不怎么高兴。
最后啊,刘秀一拍大腿,得嘞,还是在七月十六日任命了吴汉为大司马,这事儿才算完。
咱们再说说啊,另一个故事。
起初呢,刘玄让琅邪人伏湛这老兄,去当平原郡太守。
那时候啊,各地都是起兵反乱,可伏湛这老兄就是能安抚百姓,把平原郡守得稳稳当当的。
有人给他出谋划策,说你也起兵吧,可他却把那人给逮起来咔嚓了。
这样一来啊,官民都信赖他,整个平原郡都靠他保全了下来,这可真是个人才啊!
刘秀听说了伏湛的事儿,就征召他来当尚书,让他负责整理那些旧有的典章制度。
后来邓禹率军西征,刘秀又让伏湛当司直,代理大司徒的职务。
每次刘秀亲自出征,都留下伏湛来镇守后方,这伏湛啊,就成了刘秀的得力助手啦!
咱们再说回邓禹这边儿。
这哥们儿从汾阴渡过黄河,一路打进了夏阳。
更始朝的左辅都尉公乘歙,带着十万人马和左冯翊的军队,在衙县跟邓禹干上了。
可邓禹这小伙子厉害啊,再次打败了敌人,公乘歙他们只好逃之夭夭了。
这时候呢,刘氏宗室有个叫刘茂的,在京县和密县聚集了一帮兵众,自称厌新将军,还攻下了颖川、汝南,手下小弟达到了十多万人。
刘秀一听这事儿,立马就派了骠骑大将军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强弩将军陈俊,这几位大将去攻打刘茂。
结果呢,刘茂这货直接就投降了,刘秀还挺大度,封他为中山王,这刘茂啊,也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到了七月二十九日,刘秀来到了怀县,他派遣耿、陈俊在五社津屯兵,防备荥阳以东的变故。
然后,又命令吴汉率领建议大将军朱祜等十一位将军,去包围朱鲔镇守的洛阳,这阵势可真是浩浩荡荡啊!
八月份呢,刘秀又前往了河阳,继续他的征途。
咱们再来说说更始朝那边儿的事儿。
宰相李松这哥们儿,从城里领兵返回,跟着刘玄和赵萌一起去攻打王匡、张卬,在长安打了起来。
这仗一打就打了一个多月,最后王匡他们败逃,刘玄就迁居到了长信宫。
哎呀,这乱世之中啊,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场大戏接着一场大戏啊!
赤眉军这伙子可真不是盖的,一路火花带闪电地打到了高陵。
那王匡、张卬等人一看,哇塞,这赤眉军太燃了,咱们还是赶紧抱大腿,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于是乎,他们屁颠屁颠地迎接赤眉军,还联手攻打长安东都门,这节奏,简直嗨到飞起!
这李松一看情况不妙啊,心想我得挺身而出,挡一挡这赤眉军的猛烈攻势。
可惜啊,他哪是赤眉军的对手啊,最后还是被人生擒活捉了。
李松的弟弟李况在城里当城门校尉,一看哥哥被抓,心里那个慌啊,一不留神,竟然打开了城门,把赤眉军给放了进来,这弟弟可是个不坑哥哥的货啊!
哎呀妈呀,这下长安可就炸开锅了。
九月里,赤眉军大摇大摆地进了长安城,那刘玄一看情况不妙,立马骑着马从厨城门溜了出去。
他之前封的式侯刘恭,因为赤眉军拥立他弟弟刘盆子做了皇帝,就觉得自己没了立足之地,干脆自己把自己绑了,关进了诏狱,这也算是自作孽不可活吧!
后来啊,刘恭听说刘玄兵败逃跑了,这才从监狱里出来,赶紧去见定陶王刘祉。
刘祉一看他这落魄样子,就帮他去掉了身上的刑具,两人一起到了渭水河边,去寻找刘玄的踪迹,这可真是难兄难弟啊!
这时候啊,右辅都尉严本心里那个怕啊,怕刘玄被赤眉军抓住杀害,就干脆把刘玄挟持到了高陵。
他亲自带兵守卫在刘玄身边,实际上就是把刘玄给软禁了起来,真是翻脸不认人!
刘玄手下的文武官员呢,一看老板都自身难保了,纷纷投降了赤眉军,这树倒猢狲散的场景,也是挺让人唏嘘的。
只有那丞相曹竟是个硬骨头,宁死不降,最后手持宝剑跟敌人搏斗而死,算是条汉子!
再说那刘秀啊,他听说了这事儿之后,就下了一道诏书,封刘玄为淮阳王。
诏书上说啊,无论是官吏还是百姓,谁敢杀害刘玄的,都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论处;谁要是能把刘玄安全地送到官府去,那就封为侯爵。
哎呀,这刘秀可真是会做人啊,既给了刘玄一个台阶下,又显示了自己的宽宏大量。
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刘秀这手儿,可真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