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到了这个地步,林贵生自然知道落入圈套。

反正已经输光,他倒平静下来。当即喝令所有手下停止反抗,放下兵刃,任由蒋四根等人捆绑起来。

“阁下到底是何人?”

林贵生始终有些不甘心。按黄船主所说,这些人不过是京城来的纨绔子弟。

蒋四根笑嘻嘻的走了过来,替徐铮回道:“我们徐老大,前几日在京城绑了两位一品大官,单枪匹马杀光前锋营和大内侍卫,连清廷皇帝也没办法。”

林贵生闻言霎时两眼通红,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林某人真是猪油蒙了心,连反清的大英雄也不认识,实在该死。”

徐铮见他神态坦诚,不似有假,便亲手将他扶起,又解开绳索。

“徐某还不敢妄称英雄,就如林帮主一般,都是被皇帝逼得没了活路,这才下海逃亡。要我说,似林帮主这般在海上纵横逍遥,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林贵生当即面色通红,噗通一声再度跪下,双手抱拳举过头顶。

“徐老大若是不嫌弃,林某和我手下这几十名穷汉子,都愿任您驱使。”

徐铮还有些犹豫,一旁的蒋四根劝道:“徐老大,以您的江湖声望,若是在东南举起义旗,与总舵主互为响应,反清大业可期。”

徐铮再次将林贵生扶起,高声道:“林帮主、诸位兄弟,乾隆带着他的八旗子弟缩在陆地,这海上,就由咱们说了算。”

“徐老大,海盗之王。”蒋四根扯着嗓子吼道。

徐铮正想着,乾隆四十五年,在大清做海盗之王还是有些难度,船上众人已经齐声高呼:

“海盗之王......”

“海盗之王......”

第二日,在林贵生带领下,众人驾船来到潜龙帮的老巢,衢山岛附近一个小岛。

在清廷眼里,这里已属外海,在迁界禁海之后,衢山岛一带的居民大多已迁入陆地,岛上大部分是无人区。现在只有少量渔民居住。

而林贵生落脚的地方在衢山岛附近,名为鼠浪湖岛。这一带暗礁多,官船几乎不至。

徐铮站在船上远远看去,整个岛的外形确实有点像只蜷起来的黄鼠狼。

只是岛上遍地丘陵,淡水匮乏。除了林贵生的潜龙帮,就只有几十户贫苦的渔民在此。

其实林贵生和这帮手下原来也是渔民。乾隆虽然颁下一口通商的命令,那是针对外贸。沿海渔民只要做好登记,出海捕鱼并未受影响。

可扛不住这几年天灾人祸,再加上官绅反复盘剥。一次失手,林贵生犯下杀官之罪,这才拉着同村伙伴一起下海做了海贼。

看着林贵生用树枝、草席搭起来的原始屋舍,徐铮犹如被人从头到脚淋了一桶冰水。

一股透心凉意,直接将澎湃的争霸之火浇熄了。

徐铮沉思片刻,干脆叫林贵生将帮中家眷们全部接上船,然后两艘大船,十几艘快艇,一起南下。

此时,徐铮才知道林贵生的鸟船上,有一半火炮只是装饰,都是从各地搜刮来的残次品,无法使用。剩下一半火炮,其实也没有多少弹药。这十几门火炮纯粹只是吓人。

接下来几日,众人驾船沿着海岸线继续南下。

这日船队渐渐驶入福建海域。在林贵生指引下,在一个叫定海村的地方靠了岸。

从船上看去,岸上竟有一座高大的城门,上写“定海城”,据说是明代为抗倭而建的城堡。

这里也是林贵生与黄船主约定好的地方。当初黄船主将船以高价卖给徐铮后,便派人给林贵生送信,让他在半路杀人劫船。

两人约定,船上货物、钱财尽归林贵生,他只要船。这里就是两人约定好的交船地点。

当下便由林贵生、蒋四根带着一帮手下,悄悄潜上岸。徐铮和林贵生的独子林阿宝,以及一众家眷则留在大船上,静候佳音。

至于黄船主的侄子黄海生,早已被林贵生当作头名状砍了脑袋。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林贵生等人满身鲜血地返回船上。

原来黄船主这次会面并未亲至,而是派了管家和几名伙计过来。

林贵生便这几人全砍了,还将几人停在码头的一艘沙船劫了过来。

三艘大船做完补给,再度上路。这次顺利驶到广州海域。

徐铮估摸着通缉令应该已经到了广州府,便未登岸,只令蒋四根带着几名弟兄上岸联络。

过了两日,蒋四根便带着李文秀、胡斐、袁冠南、杨中慧登上大船,同行的还有一帮飞马镖局的镖师。

话说当日徐铮在京城,觉察到情势不对,便与周威信、李文秀定下计划,一旦情况有变,逃跑的首选之地就是广州。因为萧义已在此地打下根基,如果发生变故,出海也相对容易。

李文秀照着计划,一路南逃,中途还赶到武昌府飞马镖局,通知了马行空等人。随后众人一起来到广州府,正好与归来的胡斐等人碰到面。

周威信却心忧家人,出了京城后,便独自去了陕西,也不知死活如何。

此事事发突然,徐铮虽是百般算计,终究不能面面俱到。对于周威信之事,只能徒唤奈何。

不过想来以他老丈人的声望人脉,保下性命应该不是难事,只是难免要破财了。

“萧大哥可在广州?”

徐铮此次过来,最急切的就是想见见萧义,共商反清大事。

不想萧义半个月前就出海去了。原来萧义听了徐铮的建议,举家逃至广州,便投靠了一位做牙行的朋友。

这位朋友在广州港做着好大的买卖,黑白两道都极吃得开。

萧义安顿下来后,便整日想着驾船出海,学三保太监纵横海上。直至半个月前,才终于找到机会出海,便迫不及待的带着门人弟子上了船。

“可知船是驶向何处?”

徐铮最怕萧义热血上头,学三保太监下西洋,一去几十年,那可是黄花菜都凉了。

“这支船队是去吕宋贸易,两月之内当可返回。”

萧义的行程安排,杨中慧也只知道个大概。

既然如此,徐铮只能另想办法。

广州城中虽有落脚点,不过他并未打算过去。

一来,他是乾隆亲自下令抓捕的重犯,萧义这位朋友未必真能罩得住。二来,他也不想寄人篱下。

想到这里,徐铮目光落入身后的茫茫大海,似在寻找一处栖身之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