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王后的细微举动,以及四镇诸侯之事,妲己并不知情。
如今,她尚未察觉自己的恶名已传遍四方,即便得知,恐怕也会泰然处之,不以为意。
“爱妃,你真欲往女娲宫一行?”帝辛目光闪烁不定,试探着问道。
他心中忐忑,不敢确知妲己是否因得知自己昔日对女娲雕像的痴迷,心生醋意,故欲前往女娲宫一探究竟。
妲己心如明镜,对帝辛的心思了如指掌,却不愿揭穿。
历经时空轮回,她早已洞悉帝辛昔日女娲宫进香之事,乃是法术所惑,非出自本心。
人族圣庙,女娲宫,乃是庄严肃穆之地,怎会轻易起狂风?若真如此,岂不是庙宇之简陋,不堪一击?
否则,寻常之人岂会对一尊雕像心生邪念?
“大王,妾身自入宫以来,尚未有幸前往女娲宫,向女娲娘娘献上香火。今日,妾身心中忽心生有感,欲往女娲宫进香,不知大王可愿陪同妾身一同前往?”妲己恭敬而虔诚地询问。
帝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之色,自妲己入宫以来,女娲娘娘的形象在他心中逐渐淡去,心中所念,唯有妲己一人,再无他人。
但对于女娲宫提诗之事,他仍旧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如今,他亦自觉对一尊石像念念不忘,实乃无稽之谈。
“孤…孤忽感不适,便…便不去了,令黄妃杨妃随你同往,孤再命恶来保护你等。”帝辛目光闪烁,眼里尽是退避之意。
“大王~,恶来乃大王贴身护卫,岂能随我等同往。既然大王不欲同行,妾身等可邀贾夫人同行,并请武成王护卫,大王无需忧虑。”妲己眼波流转,向帝辛抛去一个媚眼,娇声细语,似在安抚。
“大王,妲己妹妹的安危,自有我兄长担待,大王无需挂心。”黄妃柔声附和。
帝辛心中虽感无奈,却也只得点头应允。
……
女娲宫。
此乃人族为感念女娲娘娘的圣德与恩泽,于尘世间所建之庙宇,以示敬仰。
昔日,女娲娘娘以息壤捏造初代人族之形,又赋予人族繁衍生息之天赋,自此,人族始得诞生于世。
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女娲娘娘目睹其子民身陷灾难,心中忧虑重重,遂决意炼石以补天裂,以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于是,女娲娘娘踏遍四海,穿越群山,最终选定东海之外,天台山为炼石之地。
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
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补天石将天补好。
余下一石,遗落于天台山之汤谷峰顶。
这便是女娲娘娘在世间传颂的功德。
不论传闻是否属实,至少妲己明白,女娲娘娘的补天石并非仅存一块。
例如石矶娘娘、千年之后的美猴王孙悟空,皆是由那补天石化身而来。
或许在炼制补天石的岁月里,女娲娘娘早已多炼制了几块,以备不时之需。
或许在补天之后,她心血来潮,又炼制了不少。
妲己轻抚衣襟内五彩石,面露苦色。
女娲娘娘以伟力塑造人族,其兄长伏羲则引领人族走向繁荣。
不仅如此,人族更有三皇五帝,他们曾引领人族缔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然而,如今人族圣母竟欲折断人族的脊梁,迫使人族向神族俯首称臣。
封神之战后,天庭一统三界,人族对神族顶礼膜拜,人王降格为天子,人族失去了自主之权,只可遵循天命行事。
此后,人族便向神族供奉连绵不绝的香火与信仰,其处境,几近于被圈养的人畜。
不知日后女娲娘娘如何面对其长兄伏羲?
念及此处,妲己脸上狡黠一笑,露出一抹嘲弄,眼神透出一分讥讽,两分不屑三分嘲弄五分得意,心内涌起一股莫名快感。
“妲己妹妹,你为何驻足不前?”
杨妃见妲己驻足于女娲宫前,久久未动,心中疑惑,便柔声关切地询问道。
妲己闻言,方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她轻启朱唇,含笑回应:“姐姐,妹妹方才正沉浸在女娲娘娘的丰功伟业之中,一时竟忘了周遭,真是失态了。”
“然也,女娲娘娘之伟大,实乃人族之母也。”贾夫人恭敬地赞叹道。
妲己闻言,唇角微扬,露出一抹不屑的讥讽。
如今,母亲竟欲打断孩儿之膝,只因其中一子吟诗亵渎了她,便不分青红皂白,欲将罪责加诸于所有儿女。
继而,几人齐步踏入女娲宫中。
殿堂华丽,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金童玉女,各自持彩旗,双双仙女,手捧如意。
新月如钩,悬挂于夜空,宝帐轻摇,彩鸾翩翩起舞,向北斗星礼拜。
碧空之下,舞鹤翔鸾,翩翩起舞,沉香宝座,龙凤呈祥,技艺超群。
彩云缭绕,色彩斑斓,非凡俗可比,金炉香雾,缓缓升腾,吉祥之气,紫烟缭绕。
银烛辉煌,照亮整个殿堂。
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其建筑之宏伟,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此等金碧辉煌的女娲宫内,怎会无端起狂风?
妲己抬首仰望,只见前方红纱帐幔轻垂,如同流云般横亘于眼前。
透过红纱,女娲雕像的轮廓若隐若现,仿佛一位高贵的女神,在纱幔的掩映下,更显得神秘莫测。
妲己悄然避开众人视线,寻得一处蒲团,轻步跪下,低声细语:
“启禀女娲娘娘,自九尾狐潜入宫中,便暗中挑拨,致使后宫不和,姜王后孤立无援。
九尾狐终日引诱帝辛沉迷于酒色之中,以图更多享乐时光,竟促使帝辛缩短朝会时间,荒废朝政。
又唆使帝辛拆除太庙,违背祖训,不孝不敬。
更建酒池肉林,劳民伤财,极尽奢华。
如今,朝中大臣怨声载道,君臣之间离心离德。
九尾狐两月余所为,皆在此表,望娘娘明察。”
言罢,妲己深深一拜,待她抬起头时,周遭景象已然大变,只见上首端坐女娲娘娘真身,左右侍立青鸢、彩凤二仙,庄严肃穆。
但见女娲娘娘轻掐指尖,一算之下,天地间大劫已悄然降临,然而天机难测,算不得真切,她隐约窥见大商气运尚存数百年,心中自是烦闷不已。
妲己见状,垂首低眉,不敢直视女娲娘娘,唯恐一时不慎,真相泄露,心中忐忑不安,如同惊弓之鸟。
女娲娘娘再施法术,探得朝歌城中,正巧听闻臣子们对建酒池肉林之事心生不满,埋怨之词不绝于耳。
她又施神通,正巧探得东鲁(东伯侯管辖区域)、南都(南伯侯管辖区域)、西岐等地盛传妲己妖妃流言。
所思妲己所言非虚,遂喜上眉头,面露欣慰之色。
虽模糊探得大商气运尚存数百年,料想妲己入宫不过两月有余,此情此景尚可理解。
实则,女娲娘娘未曾洞悉,妲己欲兴商,实则施行了若干利国利民之善政。
然,此些举措毕竟时日尚浅,尚未见成效,亦未能推广至四镇诸侯之辖地,未能惠及全大商百姓,气运不显。
且妲己亦确实引帝辛沉迷于酒色之中,耽于享乐,致使朝政有所荒废。
此消彼长之下,大商气运未见增长,才使女娲察觉不出有异。
此举乃妲己刻意为之,意在迷惑女娲娘娘,以示她仍在忠诚地执行女娲娘娘所赋予的灭商使命。
女娲娘娘唇角微扬,含笑而道:“九尾,你之功绩,我已悉数洞悉。你等仍需不懈努力,再接再厉。”
妲己闻言,遂放下心来,俯身一拜,恭敬道:“小妖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娘娘所托。”
待妲己抬头,眼前景象已然恢复如初,女娲宫内人声鼎沸,络绎不绝。
妲己轻启朱唇,皎洁一笑,今日之事,成矣!
细数时日,云中子进剑之日已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