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九间殿。
“大王,时下正值春耕时节,此事耗资巨大,且需动员大量人力,实在不宜进行啊!”商容跪下,言辞恳切地劝谏道。
“还请大王三思。”
众臣亦纷纷下跪,同声劝谏。
方才,帝辛于殿上提出兴修水利工程之事,却遭到群臣的强烈反对。
“相父,此工程虽劳民伤财,然其罪在当下,其利在千秋。”妲己嘴角露出一抹狡笑。
这一世,妲己既要兴商,当下也要留下一些恶名,以此稳住女娲娘娘之心,证明自己确实在执行任务,没有违背女娲娘娘之意。
此前,妲己还在权衡是否应当建造摘星楼。
毕竟,摘星楼工程浩大,却无实质用途,确为劳民伤财之举。
商容、比干等众臣亦知此工程利于子孙后代,然而以大商现今之国力,百姓食不果腹,实难承受此等大举。
“娘娘此言有理。然今年大旱,粮食短缺,时下正值播种之季,实应休养生息。若强行土木,必将民怨沸腾,国破家亡。微臣请大王收回成命。”商容忠心耿耿,跪下力谏。
比干突然想起姜王后之前所言,心中不禁生出疑惑,莫非苏妲己真意欲毁灭大商朝?
想到此处,比干直言不讳地劝谏:“大王,东海沿岸地区均为东伯侯与北伯侯的领地。此举恐怕会激起两位诸侯的反心,届时大商将陷入战乱之中。”
妲己听罢,眉头紧蹙。
前世,北伯侯崇侯虎对帝辛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反叛之心。
东伯侯姜桓楚,因妲己害死其女姜王后,为绝后患,妲己将其炮烙致死,导致其子姜文焕举兵反叛,成为大商诸侯中首位起兵之人。东伯侯一族之反,实为妲己所逼。
南伯侯鄂崇禹因救姜桓楚,直言进谏,帝辛大怒,下令将其斩首,成为四位诸侯中最无辜之死。其子鄂顺,继姜文焕之后,成为第二位举兵反商的诸侯。
西伯侯姬昌,早有反心。凤鸣岐山,天命归西,其反意已显。甚至刻意营造“圣人”形象,功高盖主。
念及此处,妲己心中充满愤恨。
前世,妲己竭尽全力执行女娲娘娘的命令,逼反诸侯,陷害忠良,残害百姓,使大商陷入混乱之中。
女娲娘娘未赐予妲己任何护身法宝,使得妲己差点命丧云中子之手。
最终,女娲娘娘亲自出手擒拿她,交付姜子牙,言“不可残害众生”,断然与她所为划清界限。
若妲己之行为不合女娲娘娘之意,为何娘娘不早早制止,而偏要在大商气运丧尽,国家覆灭之时,才出手擒拿她?
若论因果,女娲娘娘岂能无因无果?
六百年气运,毁至二十八年!
六百年!二十八年!
妲己心中反复念叨这七个字,满腔怨气沸腾,眼中布满血丝,几近入魔。
妲己的识海不断震动,纯净的识海开始衍生黑气,惊动了在识海内歇息的苏护之女——苏妲己的魂魄。
苏妲己焦急喊道:[姐姐,姐姐,你怎么了!]
妲己顿时恢复清醒,暗自庆幸,若非及时觉醒,恐怕将堕入魔道,难以完成今生大事。
如今,以罗睺为首的魔族已被道祖鸿钧逼入魔界,三界内对魔族极为敏感。
她若是入魔,即使在东皇钟庇护下得以存活,但当她修炼至渡劫期巅峰,面对天劫时,必定会在劫雷之下化为飞灰。
妲己暗自心惊,幸有苏妲己之魂在识海,救其于危难。
妲己:[我几乎堕入魔道,幸得妹妹及时提醒。日后若有异状,还请妹妹不吝告知。]
苏妲己:[方才姐姐念叨六百年,二十八年是何意?]
此次妲己被苏妲己所救,心中颇为感激,倒也乐于为苏妲己解答疑惑。
妲己:[大商气运尚有六百年。]
识海中的苏妲己闻言,不禁思量,狐妖妲己或许是为了大商气运,才潜入宫中。
然而,不知她是否企图毁灭大商。
苏妲己又问:[二十八年又是何意?]
妲己未回应苏妲己此问。
二十八年,乃是前世,而非今生!
“王后娘娘乃东伯侯之女,若东伯侯不愿见姜王后遭遇不测,定然不会反叛。再者,北伯侯对大王忠心耿耿,亦不会违抗大王之命。王叔大可不必为此忧虑。”妲己微笑着反驳道。
比干闻言,心中一凛,忆及姜王后之言,便反驳道:“娘娘怎敢断定东伯侯与北伯侯不会反?”
妲己眉头一蹙,以冷眼凝视比干:“王叔怎知他们会反?莫非……”
妲己未言之后话,其意不言而喻。
众人闻言,皆紧紧盯着比干,使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其实比干只是知晓姜王后有针对妲己之意,然而不排除姜王后会动用东伯侯之力。
然而,经妲己这般诱导,比干如同知晓东伯侯与北伯侯有反意。
若这罪名成立,比干便成了反贼,即使事实并非如此,也会被视为知情不报。
“臣……臣只是认为此事不可过于主观臆断。毕竟,人心难测,需谨慎防备。”比干颤声说道。
帝辛点了点头,他亦不相信比干会谋反:“孤自然信任王叔。”
帝辛此前一直未发言,只是听妲己陈述,毕竟,对于兴修水利之事,他亦无甚良策,主要还是依赖妲己。
此时,尤浑适时出列,向帝辛奏道:“大王,丞相、亚相及苏妃娘娘之言皆有道理。臣以为,如今正值春耕,人力紧张。若能成功兴修水利,自是功在千秋。然而,此工程非短期内可成,可能需要数年之功。因此,臣认为,此事需逐步进行,量力而行,但不可完全搁置。”
帝辛听罢,深感尤浑深得己意,朝中正需要如此圆滑之臣。
然而,帝辛转念一想,尤浑家资尚未上缴,顿时心生一计,便开口问道:“尤爱卿所言极是,众卿家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朝中众臣面面相觑。
比干疑惑,上前质问尤浑:“尤浑,你乃何意?”
尤浑解释道:“如今正值农忙时节,可待农忙过后,再投入奴隶兴修水利。水利工程需时多年,每年可于闲暇之时投入,忙碌时则释放奴隶。”
箕子闻言,焦急地上前劝谏:“大王,如今太庙重建工作尚无进展,人力已然不足,怎能再抽调奴隶去兴修水利?”
在箕子看来,宗庙之事,自然重于一切。
箕子与微子启等人,皆是皇族贵胄,他们并不关心百姓疾苦,只在意自己是否过得安逸。
“太庙之修,何需众多奴隶?且至今,你等未呈孤一明确方案。孤尚未问责你等,你等却先向孤索要奴隶。”帝辛怒曰。
箕子见帝辛发怒,心生恐惧,立即跪下求饶。
其实,此事本不怪箕子,主要负责之人乃比干,箕子只需关注工程进度即可。
然而,如今正值春耕时节,比干忙于农事,推广新式农具曲辕犁,无暇顾及太庙重建之事。
况且帝辛亦未催促,故而工程才拖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