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西伯侯姬昌在姜恒楚之劝下,毅然决然地决定与姜恒楚携手并肩,共赴朝歌,以肃清君王身旁之妲己。
四镇诸侯之首姜恒楚率先倡议,而“西方圣人”姬昌亦颔首应允,南伯侯鄂崇禹与北伯侯崇侯虎亦相继附和,纷纷响应此议。
然而,四镇诸侯身份尊贵而微妙,若无帝辛之召,擅自前往朝歌,恐有逼宫之嫌。
是以,四镇诸侯书信频传,共商良策,以图稳妥入朝歌。
快马加鞭,传递消息,费时良久,以致拖延至今,方才启程。
伯邑考、姬发率领众军民,至十里长亭设宴饯别,摆下九龙御席,以示隆重。
姬昌对伯邑考谆谆教诲道:
“西岐之民,若尚无妻室,当以金银相赠,助其成家;若贫苦而婚期延后,亦当以金银相助,使之得嫁;若孤苦无依,则每月供给口粮,勿令其匮乏。待孤七载之后,灾厄尽去,自当荣耀归来,你切莫差人前来迎接,此乃至嘱之言,切莫忘怀!”
伯邑考自是一一应诺,不敢有违。
姬昌沉吟片刻,又道:“我儿,只要你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孤便无后顾之忧。”
姬昌举杯向送别的百官敬了一杯践行酒,缓缓说道:“今日与诸位一别,七载之后,定当再聚。”
饮尽数杯饯行酒,姬昌遂上马,父子君臣泪眼婆娑,依依惜别。
西伯姬昌当日启程,行程七十余里,越过岐山,一路风尘仆仆,夜宿晓行,非止一日。
那一日,姬昌行至燕山之下。
姬昌心生感应,掐指一算,于马背上对左右侍从道:“前方可有村舍茂林?速速查看,必有大雨将至。”
侍从疑惑地抬头,不解地问道:“天朗气清,云翳全无,日辉灿烂,雨从何降?”
话音刚落,忽见雾气骤起。
姬昌心中一惊,急忙呼道:“速速入茂林避雨。”
众人刚踏入茂密林间,便见暴雨如注,犹如天降瀑布,倾泻而下,持续了半个时辰之久。
姬昌嘱咐众人:“小心些,雷来了!”
随从急忙向众人传达:“老爷有令:‘雷来了!’,小心些。”
话音未落,一声震天响,霹雳交加,撼动山河天地,崩倒华岳高山。
众人惊慌失措,纷纷挤作一团。
片刻之后,乌云散去,雨过天晴,阳光洒满大地,众人这才从林间走出。
姬昌骑于马上,衣衫尽湿,叹息道:“云散天晴,将星现世,速速寻觅将星。”
众人不敢有违,只得分头四处搜寻。
众人正四处搜寻之际,忽闻古墓之旁,似有孩童啼哭之声。
这一声啼哭,不仅惊动了姬昌的随从,亦惊动了潜藏于暗处的孔宣。
原来妲己得悉西岐动向,急忙遣人密告孔宣,命其速赴西岐。
孔宣之速,犹如流星赶月,不消多时,便已觅得姬昌之队伍,幸而姬昌尚未抵达燕山。
他暗中跟随,果见姬昌一行抵达燕山之际,天降骤雨,雷声轰鸣,雨过天晴之后,古墓之中传来婴啼之声,与妲己所透露的预言分毫不差,一一应验。
孔宣身法矫健,如疾风骤雨,早一步抵达婴儿所在之地,将预先备好的幼猿安放于婴儿之侧,继而轻柔地将婴儿抱起,纳入怀中。
但见众人循声而至,孔宣方才施展法术,令婴儿沉沉入梦,隐匿身形于暗处,静观其变。
且看云中子是否会现身,那将星之名是否真为雷震子。
众人匆匆而至,果见一幼婴,面貌虽不甚俊美,却也无人多言。
随从将那幼婴抱来,恭敬地呈递给姬昌。
姬昌接过那幼婴,仔细一瞧,见其双目深陷,四肢粗壮,鼻尖扁平,模样颇为丑陋。
心中暗想,此幼儿既为将星,定非凡品,或许幼时貌不惊人,待其长成,定能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姬昌心中欢喜,遂言道:“我本有百子之数,今止得九十九子,此子正合百子之数,实乃吉兆,实乃喜事也。”
姬昌将那幼婴交于侍从之手,吩咐道:“此子须送往前村,由村人抚养,待孤七载归来,再携此子回西岐。”
日后此子福泽深厚。
姬昌策马疾驰,翻山越岭,穿越燕山之境。
策马前行,未及一二十里,忽见一道人,风姿绰约,相貌不凡,道家风范,宽袍大袖,气度非凡。
那道士身姿飘逸,宛若超凡脱俗,他向姬昌马前施礼,道:“君侯,贫道有礼了。”
姬昌急忙下马,回以一礼,言道:“在下姬昌,失礼了!敢问仙长自何方而来?出自何名山?居于何洞府?今日得见在下,有何指教?愿闻其详。”
那道人缓缓开口,声音如清风拂过松涛:“贫道乃终南山玉柱洞之云中子。因闻雷鸣之声,见将星现世,故不辞劳苦,跋涉千里,特来寻觅。今日得见君侯,实乃贫道之幸。”
姬昌听罢,便命左右侍从将那婴孩抱来,交于云中子之手。
云中子接过婴孩,仔细端详,口中喃喃自语:“将星啊,你终于现身了。”
云中子微微颔首,对姬昌道:“贤侯,贫道今日便将此子携往终南山,收为门下弟子。待贤侯归来之日,再归还于贤侯,不知贤侯意下如何?”
姬昌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带去自是无妨,但日后相见,又以何物为凭?”
云中子微微一笑,答道:“电光石火间,雷震天下,待来日重逢,便以‘雷震’为名,彼此相认。”
姬昌微微颔首,道:“在下领教了。”
云中子怀抱雷震子,腾云驾雾返回终南山而去。
孔宣藏身暗处,目睹了全程,心中一惊,发现一切竟与妲己所言丝毫不差。
他至此深信妲己之言,毕竟唯有圣人方能洞悉因果,然而如今天地大劫降临,即便是圣人亦难以预知未来。
孔宣暗自揣测,定是女娲娘娘在劫数降临之前,便已洞察天机,将此事告知妲己,使她能够提前有所准备。
即便他修为已达准圣后期,亦无此等先知先觉之能。
何况乃是有关天道。
孔宣目送姬昌一行人渐行渐远,朝朝歌方向而去,眼中掠过一抹阴鸷之色。
他心中暗想,阐教竟真打算借助姬昌之手,颠覆大商王朝,天降降星,以将星为纽带,一方为师徒,一方为父子,真是好一个将星之局。
鸿钧老祖有令,修士不得轻易对凡尘俗子出手,否则血孽因果缠身,宛如昔日龙凤大战殃及洪荒无数生灵。
阐教若欲颠覆大商,唯有借助凡人之力。
昔日云中子在朝歌司天台所题之诗,帝辛并未下令抹去,依旧镌刻于照壁之上,孔宣自是前往观瞻,心中自有一番思量。
好一个“圣德播扬西土”!
……
夜。
寿仙宫。
妲己凝视着孔宣狸猫换太子所换来的雷震子,脸上流露出复杂难解的神色。
自己尚未有孕,突然冒出一子,此事岂不显得极为荒谬。
孔宣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我力有不逮,难以抚养此子。若你亦束手无策,不如我将他托付于一户农家,让他在乡间长大。”
妲己心中泛起前世的回忆,那孩儿的身影在眼前浮现,她心肠一软,语气柔和地问道:“孔总兵,你可有封印之术?”
“封印之术?”
妲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缓缓开口:“孔总兵,你可有法子将其封印?待我日后假装怀孕,待分娩之时,你便将此子抱来。”
“你意欲亲自抚养此子?”
妲己面露慈爱之色,柔声细语道:“此子乃天降将星,非凡俗之辈,我欲亲自抚育,悉心教导。或许将来,他能成为护商大将。”
孔宣闻言,既是护商,便可代他之责,此举正中他下怀,说不得来日还可蹭得师徒之缘。
遂颔首应允,言道:“既然如此,我便先将此子带回不死火山,施以封印。”
妲己忽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探询:“孔总兵,敢问凤族之中,可有适合人族修炼之功法?”
孔宣眉头微蹙,沉声答道:“凤族之修炼功法,乃是血脉所系,非言语所能传授。”
提及功法,自是触及敏感之事。
妲己听罢,不禁叹息一声,面露失望之色。
她知晓妖法非将星所宜,而自己亦无道法之缘,若想拜入截教,又无良机。
孔宣见妲己神色黯然,便知她心中所想,遂开口道:“我或能替你要适合人族修炼之功法。”
昔日,玄鸟曾自西王母处求得修炼之道,转赐于炎帝。
虽然他心中颇不情愿去求取功法,然而此事他倒是愿意施以援手。
妲己闻此言,顿时眉开眼笑,喜形于色,道:“孔总兵,此事便拜托了。”
孔宣沉声而道:“然而,我有一条件。”
妲己柔声细语,道:“孔总兵,有何条件,尽管吩咐。”
孔宣沉声而道:“我欲收其为徒。”
此子乃天降将星,天资卓绝,谁人不觊觎?
“可。”
妲己闻言,心中欢喜,自是欣然应允。
如此一来,孔宣与妲己之间有此子为纽扣,将其牢牢绑在了她的阵营之中。
就如阐教与姬昌一般。
凤族虽无圣人之尊,然其资源亦颇为丰厚,远胜于她孤身一人抚养之艰难。
孔宣微微颔首,便怀抱着将星,转身离去。
妲己独立于夜色之下,凝望着繁星点点的苍穹,心绪飘渺,早已穿越时空,回到了前世。
那漫天的星辰,仿佛化作了一道少年的身影。
武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