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间殿。
自“三省六部制”施行以来,朝堂之上秩序井然,各司其职,奏折亦分门别类,处理得宜。
奏折先依其类别,呈递六部,再依其轻重,分为三甲,依次审阅。
第三甲之奏折,各部自行裁决,皆属琐碎之事,皆在六部职权之内,可自行决断。
第二甲之奏折,须由三省共同审阅。
第一甲之奏折,当由亚相比干、丞相商容亲审。
若亚相比干、丞相商容对奏折有所疑惑,难以决断,则须将奏折呈递于帝辛,由帝辛亲自审阅。
以至于,帝辛案前奏折日渐稀少,不复昔日堆积如山之状,帝辛见此,笑逐颜开,心旷神怡。
帝辛得意洋洋,朗声宣布:“有事出班,无事退朝。”
良久,朝堂之上,寂然无声,竟无一人出班奏事。
众人彼此对视,眼中满是疑惑,纷纷投以探询的目光。
帝辛再次发问:“怎的?今日竟无一事?”
商容面露苦涩之色,以往众臣怀抱奏折上殿,奏折堆积如山,今日却无一人奏事,实乃罕见之奇事。
面对此情此景,商容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该喜出望外,还是该忧心忡忡。
帝辛见状,挥手示意:“退朝。”
帝辛言罢,便欲起身,欲往寿仙宫而去。
帝辛虽日日沉醉于酒池肉林,纵情声色,然亦须先往寿仙宫,将妃子们一一召至酒池肉林。
念及此处,他便心中郁闷,自酒池肉林兴起,妲己便不许他于寿仙宫中纵情声色,言及不愿日后被世人传为“寿仙宫乃淫乐之地”,故此,他须得多行一程,方能如愿以偿。
帝辛方欲起身,忽见妲己自殿后款款而来,令他一时愣住。
妲己非是日日随帝辛上朝,若非有要事,绝不轻易至此。
妲己未登阶而上,行至殿下,对帝辛一拜,启唇道:“大王,臣妾有事禀奏。”
帝辛见妲己如此,心生好奇,兴致勃勃,今日无奏折,无大臣絮絮叨叨,他竟有些不习惯,且听听妲己有何事要奏。
帝辛端坐于宝座之上,神色庄重,对妲己道:“苏贵妃,有何要事,速速奏上。”
殿下群臣见状,彼此交换眼神,心中疑惑,不知今日苏贵妃又将施展何种手段。
妲己见帝辛故作姿态,唇角微扬,含笑启唇:“臣妾昨日赴昭仪宫,与王后娘娘深谈,王后娘娘已将往昔送王子出朝歌之事,其间隐秘,尽数告知臣妾,特来向大王禀明。”
群臣闻言,皆是面色一变,惊疑不定。
尽管当日龙德殿中仅有数人,但两位王子失踪之事终究难以遮掩,帝辛亦未下令封口,故满朝文武皆知当日之事。
众人闻言,皆对真相心生好奇,面露期待之色,纷纷侧耳倾听,静待妲己细说。
帝辛闻此,眉宇间掠过一抹期待之色,他心中早已对姜王后心生不满,欲寻机废之,今闻妲己之言,他暗自期盼,或许今日便是他成就心愿之时。
帝辛急切地追问:“爱妃,速速告知,东伯侯是否真有反叛之心?”
帝辛闻得殷郊、殷洪被姜文焕暗中带离朝歌,心中一震,立刻怀疑姜恒楚心怀不轨,意图先安排家人安全,再图谋起兵作乱。
此言一出,群臣面色皆变,皆未料到帝辛竟如此急切欲将姜家定罪。
妲己唇角微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轻掩双目,泣声哀诉:“王后娘娘实乃用心良苦,大商得王后娘娘,实乃国之福祉。……臣妾不忍见王后娘娘含冤受屈,故特来禀明大王,王后娘娘之隐秘。”
妲己语带哽咽,将昨日与姜王后所对之托词,缓缓道出,言辞间流露出哀怨与无奈,引得在场众人无不心生感慨。
未料姜王后竟早已洞悉阐教之图谋,布局深远,为保守机密,不惜忍受委屈。
商容闻此言,急忙迈步上前,恳切进言:“王后无罪,恳请大王饶恕王后娘娘。”
比干见状,亦步亦趋,紧随其后,肃然进言:“王后无罪,恳请大王饶恕王后娘娘。”
众人见状,亦纷纷附和。
帝辛目睹此情,面露不悦之色,厉声吩咐:“速速传姜王后前来,让她亲口陈述。”
并非她不信妲己,实乃不愿接受这等结果。
太监领命,急忙向昭仪宫疾步而去。
帝辛忽忆起一人,遂又下令:“传姜文焕进殿对质。”
又有太监领旨,匆匆出宫,前往传旨。
未几,姜王后款步而入,步入九间殿。
妲己急忙趋前,跪于姜王后之前,面露哀戚之色,泣声哀求:“王后娘娘,妾身罪该万死,实不忍见娘娘蒙受不白之冤,故冒死揭露娘娘隐秘之事,妾身有罪。”
姜王后见状,哪敢受妲己此等大礼,急忙伸手扶起,却见妲己抬首,目光相接,对她频频眨眼示意。
姜王后心中一动,忆起昨日妲己所言,顿时会意,便顺着妲己之意,柔声回应:“妹妹何罪之有,罪责在我。”
帝辛面露不悦,语气中透着几分不耐烦,沉声问道:“王后,你且说说,为何暗中将郊儿、洪儿送往东鲁?”
姜王后步履轻盈至殿前,俯身跪下,启唇缓缓道:
“昔日,臣妾闻听妲己妹妹言及,有仙人预言,郊儿洪儿将拜入阐教门下。臣妾深知大王膝下仅存二子,若皆离去,大商将后继无人,阐教此举,实乃心怀叵测。
然而,仙人神通广大,凡人难以抗衡,臣妾以为,唯有顺从,方能保全孩儿。……待来日,殷儿洪儿学成归来,必能助大王一臂之力,更能重挫阐教之野心。
臣妾料想仙人手段通天,唯恐消息泄露,被阐教之人察觉,致使孩儿受苦,故而闭口不谈。臣妾私自做主,未能与大王提前告知,自知罪责深重。”
姜王后缓缓将妲己昨日所言,一字一句,娓娓道来,其言辞哀婉,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她一心为国,为保子嗣安全,不得不隐忍秘密,含冤受屈,其模样令人心生怜悯。
众人听罢,心生同情,纷纷进言,力证姜王后清白,恳请免其罪责。
帝辛心中烦躁,沉默不语,只待姜文焕前来,以便当面对质。
如今之势,还能如何,若他开口,必将为姜王后洗清冤屈,他自是不愿。
不久之后,当驾官传:“姜文焕觐见。”
姜王后闻此言,心中一紧,面上难掩忧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