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霍樽所说的地址,唐承志赶了过来,一下车便看到入目处皆是古董商铺和摊位。
唐承志很好奇,霍樽为什么会把见面地点约在古玩市场。
随意扫了一眼,正看到霍樽站在一个摊位前,拿着一个瓷瓶端详,长发飘飘,纸扇轻摇,倒是与周围的场景很是融洽。
唐承志走了两步来到霍樽身边,倒是没打扰他,而是看着霍樽手里的瓶子。
霍樽感觉到自己身边有人,回头一看,发现唐承志在端详他手里的瓶子,连忙把瓶子放下笑道:“把你约在这个地方,没有给你造成什么不便吧?”
在霍樽心里,除了学这个科目的学生,或者是古玩世家的子弟,像他这个年龄的年轻人,除了某些附庸风雅的暴发户以外,还真的很少有人对古玩字画感兴趣。
“没有,说实话要不是樽哥,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个好地方。”唐承志礼貌的回答道。
“我倒是忘了,你的一笔瘦金体,写的出神入化,必然对字画有所了解,倒是班门弄斧了,既然感兴趣,咱们就一起逛逛?”霍樽邀请道。
“好啊!如果不麻烦的话。”对于这个比自己年龄大不了几岁,又对华夏文化有些研究的音乐人,唐承志很有好感,今天也没什么事儿,倒是不介意陪他逛逛。
见唐承志没有意见,霍樽再次拿起刚刚放下的瓷瓶,端详了起来。
“胎画珐琅彩瓷瓶,倒是个好东西。”唐承志在一旁评价道。
“哦?你对瓷器也懂?”听到唐承志的评价,霍樽不由瞪大了眼睛。
“懂不敢说,只是没事儿的时候喜欢看看。”这句话唐承志倒是没有瞎说,自从接到了系统任务以后,没事儿的时候他总是喜欢钻研一些古文化的东西,而珐琅彩正是他这几天在看书的时候看到的,所以一眼才认了出来。
“看来我们以后可以交流的方向,不只是音乐了,既然有所涉猎,还请不吝赐教。”霍樽不但长相穿着有些古风古韵,就连说话和礼节,也和现代人有些区别。
“赐教不敢当,既然樽哥希望我说两句,那我就随便胡说,还望不要取笑。”不知道是不是被霍樽带的,唐承志也学着说话有些半文不白起来。
“直说便是,这又不是学术交流,但说无妨。”霍樽对于唐承志的客气,还是很受用的,内心对他的评价加分不少。
“珐琅彩是从康熙年间开始流行,早期的珐琅彩用料比较简单,造型多以西方珐琅彩为参考,绘画也是比较单一。
直到雍正年间,珐琅彩开始大肆盛行,不少华夏元素,字画也融入其中,很多景德镇的工匠也加入了创作之中。
看这个瓷瓶的做工简单,胎体透薄,很像是雍正年间之物
…………”
随着唐承志的滔滔不绝,霍樽的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就连摊主的脸色也充满了惊讶。
不过在两人看不见的地方,摊主脸上的笑意已经快要抑制不住了。
做这一行的,不喜欢血外行、也不喜欢纯内行,就喜欢那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假内行,这种人最容易打眼,也最好骗。
听着唐承志的评价,摊主就把他当真这类人,只看了几眼书籍,见过几件藏品,便喜欢四处卖弄知识的了。
霍樽虽然也喜欢这些东西,但是因为精力有限,所以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过,所以在拿起这件珐琅彩的时候,也是拿不定主意,再加上被摊主忽悠了半天,更是犹豫了。
听到唐承志的评价,他就快要下定决心拿下这件珐琅彩了。
“只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唐承志突然来了一个神转折。
“不过什么?”霍樽好奇的问道。
“我仔细看了一下做工,装饰还是略多了一些,加上做工有些粗糙,我一开始以为是民窑的东西,但仔细看了看又不像。”唐承志认真的评价道。
“赝品?”霍樽听了这个评价,不由看了摊主一眼。
“你不懂别瞎说,我们做买卖的还要声誉呢!这不可能是赝品。”摊主听到唐承志的话有些急眼了。
“赝品倒不至于,他要价多少?”唐承志开口询问道。
“五万。”霍樽直接回答道。
唐承志看了一眼摊主冷笑道:“你还真敢要价啊!”
“我只是看走眼了,把民窑的当官窑的怎么了?这要真是官窑的,你们就占了大便宜了,就算民窑的,怎么也值两万块钱啊!”摊主极力辩解道。
“两万?我看也就值两千吧!撑死了就是一个民国的仿制品,手艺还不怎么样,说实话,要不是因为是民国的,一点儿收藏价值都没有。”唐承志不屑的说道。
到最后,霍樽以一千五的价格拿下了这个民国仿制的珐琅彩,毕竟是民国的东西,多少都有些收藏价值,比起那些现代仿品或者流水线产品强多了。
“唐承志,没想到你歌写的好,字写的好,对古玩也这么有研究,实在佩服。”霍樽有些崇拜的说道。
“樽哥,你这真有些抬举我了,对于古玩我还真是最近看了几本书,恰巧里面就有记载珐琅彩的,我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要是别的东西,我还真拿不准。”唐承志笑着说道。
“只看了几本书就有这水平?我对古玩也是研究了好几年了,连你的一半水平都没有,你要是不懂,那我只能算是个文盲了。”霍樽苦笑道。
古玩市场,十件东西有九件半是假的,即便是真东西,也是以民国的多,霍樽能分辨出百分之九十的假东西,但是对于那些做工可以以假乱真的空子,他就没这眼力了。
当然他也不是以收藏为主,这只是个爱好,霍樽很有自知之明的不会碰那些很贵的赝品,都是选些看起来很真的小玩意儿而已,即便打眼,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看,倒还真淘到了几件小玩意儿,当然也没花多少钱,至于是真是假,也不在意。
像那些店面里标价几十上百万的唐三彩,钧瓷,一看就是假货,傻子才会上这个当呢!
走着走着,在一个小胡同里,看到有个衣着破旧的中年男人,坐在台阶上,前面摆个破木板,上面摆着几件东西,上面的泥土都快把物品本身给遮盖了。
“哥们儿?你这是搬山倒斗,刚取出来的冥器吗?”看着他这一身打扮,唐承志不由的调侃道。
霍樽多少也看过那些盗墓流的记载和小说,听到唐承志的话,不由一笑。
“这位小兄弟,你也不用这么取笑我,要不是因为家里有难,我也不会翻箱倒柜,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卖。”中年男人听到唐承志的话,不由一阵苦笑。
唐承志对于他的话也没有太在意,卖东西的,一分卖的是东西,三分卖的是眼力,还有六分卖的是故事。
哪个卖古玩的人,不能给你讲述个悲惨的故事呢?
真听他们讲故事,那里面的凄惨程度,可比那些卖惨选秀还要精彩百倍,以他们编造故事的能力,就连故事会都会自叹不如。
“老兄,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玩这一套,怎么不来个卖身葬父,插标卖首呢?你该不会是穿越过来的吧?”一个路过的小青年,听到他这话,在一旁不由的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