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城头上的守军们,明明连对方的眉眼都能看得清楚,却偏偏没一个人胆敢放箭暗杀。
就连那坚持抵抗的守将,此刻也不过是强弩之末。
马超觉得,若不是他有一颗忠心,加上自认为防线牢固,可能他早就已经吓得屁滚尿流了。
另一边,巴陵。
虽说外界已经是大兵压境,可城中百姓的生活,却好像丝毫没被影响。
梁国眼下最大的酒楼,月明楼中,此刻正聚集着数百名百姓,围在酒楼正中央的高台前,听着教书先生,点评时势、英雄。
因为月明楼的背后,有不少梁国大员做靠山,所以这台上的先生,无论是说了什么,显然都不会受到惩处。
久而久之,一些渴望成名的文人,也都开始来此碰运气,想要借着在台上高谈阔论一番,博得某位大人物的赏识。
不过到了近几个月,随着时局动荡,以及龙国越发强盛等因素影响,这月明楼中,竟是找不出什么靠谱的文人,所以掌柜的无奈,只能请了教书先生,来此点评。
这先生也是个好事之辈,得了机会,立刻卖弄起自己的见识。
前几天,他才讲了杨广为何征伐高丽,又为何落得身死国灭。
这家伙,因为学过几天道门的东西,所以但凡有事,尽数都将之与命理玄学上靠,几乎每隔一段,就一定会扯出命数,引一群大老粗忍不住高声惊叹。
当然,这有人相信,就必然有人怀疑;不过怀疑的人,在提出几个论点后,却都被教书先生反证推倒。
不明就里的,还当是先生见多识广,可那些心知肚明的,却都知道,这家伙是在玩白马非马的把戏,于是渐渐的,这几天里,竟是没人接他的话茬了。
今天,也不知教书先生是怎么想的,竟然说起了龙国的事务。
一众看客,心中本就对龙国好奇,因而听得的是加倍认真。
二楼雅间里,赵风一边吃着酒席,一边听着那教书先生点评龙国的两位宰辅大臣,心里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比起这教书先生,他觉得最好笑的,却是萧铣这个君主。
连着两场征伐,梁国的国力都已经受到了动摇,可这位呢?他竟然动起了称帝的脑筋。
赵风此行,原本是因为收到龙卫密报,得知伏骞王子不知为何,突然来了巴陵。
可一到城门口,他就瞧见那极为显眼的告示,上面赫然写着萧铣自称天子,准备于两日后举行登基大典。
也不知是想炫耀,还是别的什么,这家伙的登基大典,也没有遵从法礼,而是选择了城中最繁华的寺庙,想当着神佛的面,宣告登基。
出于好奇,赵风这才下令马超暂缓行动,顺带着,自己也好留出空当,好好寻找伏骞。
在赵风眼里,这位原本该是虬髯客的世子,也许会是他日后攻略西域的助力;同时他也很想知道,伏骞其人究竟有多少本事,竟能在高手辈出的年月,留名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