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刀,朱元璋的亲卫队长,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
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陈友谅军中的猛将张定边,开着一艘战船就直直的朝着朱元璋的旗舰杀来。
张定边作为顶级狠人,一路斩将夺旗,所向披靡,根本没有废多大力气,就冲到了朱元璋面前。
张定边拎着一把大砍刀,朝着朱元璋就砍了过来。
危急关头,是马三刀拼死拦住了张定边,才争取到常遇春徐达回援的时间。
而马三刀则是身中三刀,昏迷不醒。
马三刀的两个儿子见状,纷纷嚷嚷着要替父报仇。
朱元璋决定使用火攻打败陈友谅,但是需要敢死队驾驶火船,靠近陈友谅的舰队。
而马三刀的两个儿子全都报名参加了敢死队。
最终陈友谅被打败,而马三刀的两个儿子只回来了两件破碎的衣衫,尸骨无存。
朱元璋后来开国建朝,马三刀侥幸未死,朱元璋就赏赐了一个免死金牌给他,还让他做了一个工部的官员。
每月能领取十石俸禄,也算是吃喝不愁,衣食无忧。
可就在前几天,马三刀竟然被查出贪污了三千两白银,气得朱元璋当场就要砍了他。
不过朱元璋念着旧情,就把这件事交给杨宪去办了。
朱元璋的本意是马三刀有着免死铁券,杨宪也杀不了他。
到时候自己再出面,剥夺马三刀的一切官职,让他回家养老,也算是给百官一个交代。
结果马三刀因为俸禄全都给了战死弟兄的遗孀们,自己没钱喝酒,就把家里的免死铁券拿去当了换酒了。
本来马三刀希望杨宪能再缓一个时辰再行刑,他相信自己的兄弟朋友会把免死铁券给赎回来的。
不过杨宪早就准备踩着淮西武将来上位,所以对于马三刀的请求根本毫不理睬,直接就把马三刀给砍了。
等到马三刀人头落地后,马三刀的朋友才拿着他的免死铁券姗姗来迟。
可以说,马三刀的死全是因为杨宪一手造成的。
朱元璋完全没有料到这种结果,对于马三刀也是心怀愧疚。
李进之所以今天能活下来,大部分原因就是朱元璋对于马三刀的愧疚,李进才能侥幸捡回一条狗命。
...
上书房。
李进离开后,朱元璋招呼众人,继续阅卷。
“诸位,科举名次今日就要定下来。”
“咱们还是抓紧时间,继续批阅试卷吧。”
李善长和宋濂赶忙躬身拜倒:
“遵旨。”
四人接下来开始继续阅卷,却没有刚才那种融洽的氛围,屋内更是只有哗啦啦的翻卷子的声音。
经过宋濂和李善长的推举,朱元璋的首肯,终于在几百份卷子中,确定了三十一位名额,就差最后一个。
可就是这最后一个,三人左挑右选却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卷子,总感觉差点意思。
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后,仍旧是没有结果。
朱标在旁边插话道:
“最后一个不如就点李进吧。”
“从刚才的表现来看,这李进也是有才华的人,就点他为新科进士吧。”
此话一出,李善长和宋濂纷纷看向朱元璋,想看看朱元璋的态度。
朱元璋扫了一眼桌子上那些铁画银钩的字体,微一沉吟,说道:
“看在马三刀的面子上,咱就给他一个进士当当。”
就这样,李进莫名其妙考上了新科进士,虽然名次是倒数第一。
科举名单确定之后,李善长和宋濂就躬身告辞了,二人接下来就要制定榜单,明日放榜。
二人离开之后,朱标终于是迫不及待的朝着朱元璋问道:
“父皇,难道李进刚才的说法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你没有同意他的建议呢?”
朱元璋看着不解的朱标,开始语重心长的教导这个最看重的儿子:
“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如今并不适用。”
“李进虽然稍有才情,却不懂得审时度势。”
“前几日咱刚刚封完藩王,如果现在就对藩王进行一系列的削减,会对朝臣释放出错误的信号。”
“他们会觉得咱做错了,陈怀义咱也杀错了,到了那个时候,这些大臣们就会得寸进尺,上书逼迫咱认错。”
“可咱是天子!是皇上!咱怎么能有错?”
“标儿,你要记住,作为皇上,绝不能认错。”
“要不然大臣会认为你软弱,会觉得你可欺,你要时刻保证自己的威严,这样才能成为一名说一不二的圣君!”
朱元璋的谆谆教导,让朱标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对于现在的朱标,在政治上还太稚嫩,只有经历过政治场上你死我活的争斗,才能慢慢的成长起来。
”那到了什么时候,李进的这个方法才是最恰当的时机呢?“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
“等到你的几个弟弟前去就藩,等到封王戍边之策已经稳定,到了那时,大臣们不仅不会反对封王戍边。”
“他们还会认为咱有远见,还会来称赞咱英明神武。”
“这就是时机的重要性,再好的政策只有因时制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朱标这次是听懂了,但是这种毒辣的眼光,朱标还需要慢慢的磨练。
“咱看你好像对这个李进颇为看重,不知为何?”
朱标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
“儿臣觉得李进才思敏捷,为人纯孝仁义,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元璋却是微微一笑,道:
“日久见人心,要想看清一个人,不能只看他说什么,还得看他做什么?”
“此事不急,等日后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过两日殿试,咱打算招此次科举状元为驸马,为你那个妹妹找个好郎君。”
“你意下如何啊?”
“好啊,太好了。”
朱标闻言十分高兴,他那个妹妹朱宁儿调皮任性,早就该找个人好好管教管教她了。
如今她的年纪也不小了,如果能够招本次科举状元为驸马,那也是一桩良缘。
“小妹年纪也不小了,早就到了嫁人的年纪,父皇此举大善。”
朱元璋抚须微笑,他也觉得该给朱宁儿找一个好夫家,如今科举正是时候。
…………分割线……………
小扑街求一波鲜花,评价。
大大们也不说话,小扑街有些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