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给同学发了个微信。
都已经是2014年九月份了,微信是2011年就出来的。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该版本支持通过QQ号来导入现有的联系人资料,但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
截至2011年4月底,腾讯微信获得了四五百万注册用户。
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户达到1500万。
到2011年底,微信用户已超过5000万。
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
2012年9月17日,腾讯微信团队发布消息称,微信注册用户已破2亿。
2013年1月15日深夜,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上宣布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
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超过一个亿。
此时,微信的威力已经展现出来,它控制着全国六亿多的用户,而且这还不算海外用户上亿人。
“来吧,我们在808房间。”
八开头的属于大包,六开头的属于中包,二开头的属于小包。
反正全都是系统给的,李昆也不差钱,直接就大包房间。
这也是今天没有买裤衩,要不裤衩都得买最大号的。
很快,也就十分钟左右,六个女孩走了进来,都是青春洋溢的大学生。
说是大学生,其实和高三女生没有什么区别,两个月以前,大家还都是苦逼的高三狗。
“不好意思啊,打扰了,打扰了。”来的这几个同学也都脸熟,毕竟上辈子一块经历过了四年的大学。
为首的叫段泽璇,是师范学校播音主持专业。
嗯也确实像猴子所说的那样,长得很漂亮长。
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看上去挺有校花风范。
但是在未来大学期间,男朋友换了七八个,平均每半年就会换一次。
而这之时,她在大学期间的毕业以后,在社会上,包括大学之前,在高中时期,究竟有多少没有人说的出来。
这私生活都不能叫有点乱,那叫糜烂。
其他几个女生都是段泽璇宿舍里的妹子,质量不太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都是女大学生,而且十八九岁的样子,再加上上了大学也都可以光明正大的化妆了,反正看上去还不错。
李昆把音响关闭,然后表示欢迎。“欢迎各位美女,我是李昆,软件工程6班的。”
“我叫段泽璇,播音主持2班。”
大家都各自介绍着,没有什么公司都是专业和班级。
都是大学生,又都在一个学校,又不是小学生,初中生很快就都熟络起来。
加微信的,加微信。
女人不喝醉,男人没机会,更何况男人都愿意在女人面前表现自己。
李昆是今天的主人,更不会放货这种机会?“来来来,欢迎咱们新到的女同学,大家一块喝一杯。”
“来来来。”
虽然中午喝了酒,可是这会都傍晚了。
再加上KTV的啤酒,比凉水劲大一点,喝多少也只是尿多点。
不止李昆三人,段泽璇,还有其他几个女人也都喝了一杯。
李昆和段泽璇坐在一起,一边唱歌,一边聊天。
其实大学特别混乱,光李昆自己知道的,在大学期间就有大二大三的学姐在学校外边卖肉。
甚至还有人刚上了大一,没有多长时间就被社会上的一些小老板给包了。
像是段泽轩这种,只不过是换一些男朋友,把男朋友当做饭票还算是挺正常的。
李昆当年还由于没有女朋友,在学校里面约过一个学姐。
一声学姐给你便宜一点,外人七百自己人只要五百。
对于段泽璇,李昆没有意见,也没有偏见。
笑贫不笑娼,更何况人家也不是没有复出。
那大白腿你白抗了?那粉色海鲜你白吃了?
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而且也就是大学,要是出了学校到了社会,你花的这点钱还真不够天天这么玩一个校花级别的女大学生。
虽然坐在一块,也是大家公认的。
毕竟一个出钱,一个漂亮,金童玉女啊。
这实际上李昆一点都没有把她放在心里,当然了,要是让他玩的话也能下得去屌。
这种女人,李昆当年没少恨铁不成钢,特别是花了自己那么多钱。
普通的女大学生700,因为她毕竟年轻水嫩。
像是段泽璇这种的,最起码也得1000,当然了,1500的话就可以一天,因为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地级市。
你要的再多的能够花得起的,要么是他,要么是冤大头。
由于又进来了六个人,刚才的一箱啤酒和两个果盘肯定是不够。
反正自己手上还有一万多,再加上美女面前,那必须得展示。“服务员。”
“哥,你有什么需要?”服务生就站在楼道里面,随时恭候。
李昆非常绅士,先是询问了一下段泽璇。“你们还有什么需要的吗?”
“再来个果盘吧。”女人嘛,毕竟喜欢吃水果,比如香蕉。
其他几个女人,分别要了冰激凌,还有瓜子零食之类的。
毕竟是女人,除了那种特别豪放的,很少有和男人要酒喝。
李昆大手一挥。“那就再来一箱啤酒,三瓶香槟。”
“好的,哥。”
服务生立刻拿出刷卡器,在娱乐场所都是先消费先花钱。
主要是怕你喝多了以后不认账,虽然开KTV酒吧的都有势力,但谁也不愿意弄那么多事。
给了钱以后,服务生立刻安排人去送东西。
当三瓶香槟,一箱啤酒,各种果盘零食全都摆在茶几上,段泽璇看李昆的眼神,那都不一样了。
一个三线地级市,它下面农村的学生能有多少钱?
真正有钱的,要么出国留学,要么身边也是一群女生包围。
段泽璇长的不错,可是富二代都吃过见过。